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邹旭诊室故事 | 无厌于日,三伏天晒太阳出汗十大好处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 邹旭教授
寓在温振阳气之中,晒太阳养阳与出汗,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为什么选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冬病夏治”大家很熟悉,今天要介绍的是和三伏天有关的——晒太阳,可别小看这个动作,晒对了对健康作用巨大。
邹教授曾接诊一位高尿酸血症患者,反复痛风发作,服用降尿酸的药物后,尿酸可降至正常,即使控制饮食,一停药也还是会反弹,很是苦恼。邹教授建议他除了控制饮食,还需要适当多晒一晒太阳出出汗,一段时间后患者反馈,不服药的情况下,痛风基本没有发作了,尿酸已经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汗法位于中医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首,能开泄腠理,逐邪外出,《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的作用也择三伏天晒太阳出汗?民谚曰:“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今年头伏7月11日、中伏7月21日、末日8月10日,这三天都属庚日,庚日为金,金主肃降,与肺、大肠相应。上午9点至下午3点,对应巳午未时,三会南方火。选择这三个庚日的巳午未时进行晒背及四肢,阳气最旺盛,达到同气相求效果。
三伏天晒太阳的适宜人群: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高、腹部肥胖、体力活动少、压力大等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年老体寒、胃肠功能不好、关节酸痛、过敏性咳嗽、鼻炎、痛经、妇科慢性炎症等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其中舌胖或有齿痕、舌苔厚腻,提示体质为阳虚、湿气重的,尤其需要多晒太阳。

三伏天晒太阳的要点: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10天: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20天:7月21日-8月9日

末伏10天:8月10日-8月20日

最佳体验日期为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三伏的其他日子次选。

每次晒多久?可先晒20-30分钟,看情况加到1小时,了解自己的耐受程度。裸露背部及四肢,直接与太阳光接触,男士可脱去上衣,女士可以选择小背心小肚兜。

什么时间晒?9点~11点是巳时,中午11点~1点是午时,1点~3点是未时,都可以晒。小孩、老人、体虚的人最好是晒9~11点的太阳。少阳之火,可以生“气”。

注意事项: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建议打伞或者用帽子遮挡头部。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中需及时补充水分。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最好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孕期身体情况比较特殊,建议不要随意扰动气血。

三伏天晒太阳十大好处:

1.免费可及,人人享有:对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是“未病先防、已病放变”的治未病疾病预防观的最简单、有效的具体运用。

2.开鬼门:鬼门即指体表的汗毛孔,在晒太阳养阳、出汗的过程中,宣发了肺气,腠理开泄,毛孔张开,为体内伏邪打开了一条外散的通路,使伏毒从汗而出。

3.洁净府:晒太阳可以通利小便,祛湿化浊,毒从膀胱而泄。尤其是后背有寒气、经络瘀堵、皮肤有粉刺疙瘩的人,晒太阳能打通督脉,加快身体的代谢,皮肤变得光滑细腻,不再晦暗。

4.去菀陈莝:三伏天晒太阳补充脾胃阳气,促进胃肠功能,通腑泻浊,为中医通利之法,以通利大便的方式,去除久已积滞于体内的糟粕物质,痰湿、瘀血、浊毒从下而排。

5.活血通络:阳虚、湿气重人群经络容易发生淤堵,阳气受到围困,人体就会出现“故障”,出现腰背疼痛,腿疼腿凉抽筋等,晒太阳可以补阳气、通经络,促进全身液循环。

6.冬病夏治:“春夏养阳”、“长夏胜冬”,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正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

7.延年益寿:国医大师邓铁涛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每天晒太阳运动出汗,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衰老虽是自然规律,但是通过三伏天晒太阳可以补阳气,增长人之精神气血,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赋予我们寿命的极限。

8.驱寒保暖: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相当于艾灸,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阳虚、寒湿体质导致的女性手脚冰冷、痛经、鼻炎、腹痛、拉肚子等寒症都有改善。

9.更耐寒热:三伏天晒太阳出汗可以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与自律神经,很多人都有反馈越晒太阳反而越不怕热,很多人都放弃了空调风扇,冬天也不怕冷了。

10.缓解抑郁:晒太阳,亲近太阳,吸取太阳的能量,其实就是吸取积极向上的能量,阳气主动,主向上,主光明。阳气代表着生命活力,亲近太阳的人,整个人的精神和情绪都更积极,更有进取心,有朝气。

三伏天晒太阳的起源

清朝道光年间天休子著的《修昆仑证验µ晒说》中记录:“凡男妇头风、脑漏、牙疼、耳肿、脚气、臁疮、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软等症,于三伏日巳午未时,赤身于烈日中晒之,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即妇女月事,亦可晒,通天地化育神工,难以殚述……统而论之,增长人之精神气血者,晒也。”三伏这几天做足日光浴,不但能祛男男女女的陈年痼疾,也可医新病,效果甚好。

三伏天晒太阳的原理在于太阳光加出汗

《易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哉乾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内经》云:“无厌于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中医讲天人相应,晒太阳是流通气血、令阴阳相和的良方,具有调动人体抗病能力、改善人体代谢等多重功效。而三伏天的太阳光是扶阳排邪的最好时机。岭南地域土卑地薄,炎热潮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通过三个伏天晒背及四肢,像艾灸一样的持续温煦感,阳气向外透散的过程可以顺便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

开合有度的毛孔,是身体健康的标准,也是活力的象征。古人把毛孔称为玄府、汗空、鬼门,释家称人身有八万四千毛孔。所谓玄府者,毛孔只是它狭义的解释,金代名医刘完素,给它赋予了更为精微的阐述: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升降出入运行之道路门户也。玄府不仅泛指毛孔、孔窍,还包括肉眼不可见的各个孔窍之间纵横交错的渠道(微循环)。如果玄府闭塞,气机无法正常通行(升降浮沉),营养没法进去,代谢的垃圾无法排出,人就容易得病。按中医取类比象思维,出汗有如下雨,下雨是天地阴阳趋向和谐的反应,出汗也是机体阴阳和谐的反应。三伏天合理地出汗,则可以有效地疏通玄府,排出伏邪,达到病去身安的效果。

据德国体育医学龙头艾伦斯特(音译)博士研究发现:所有运动员当中,唯有马拉松选手没有罹患癌症的病例。接着他收集了每天跑步30公里以上的马拉松选手的汗水,分析他们汗水的成份后发现:这些汗水中含有较多的镉、铅、铜、镍等重金属成份。因而他大胆推论,要想健康长寿,就要一天一次大量排汗。出汗可以排除体内有害物质,能够排除使人体疲劳以及对人体有害的毒,还能调节我们人体的体温,强化现代最缺乏的体温调节功能和自律神经,消耗热量提升代谢能力,减少脂肪,有助于减肥等好处。通常,我们人体将废物排出体内的途径有三条,即通过大便、小便以及汗液,然而以尿液和汗水这两种主要排除液体废物的途径进行比较发现:出汗排出的某些废物的效果比尿液远远要好得多

从人体经络来说,阳经多行于背部,后背正中的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膀胱经是一条从头到脚、贯穿全身的经脉。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晒背有助于生发督脉、膀胱经的阳气,提高人体气化能力,阳气足了,自然有能力排出各种外邪,让病气从此而出。追溯到人力耕种的时代,农民们成天都是面向黄土背朝天地劳动。尤其是耕种季节,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工作。现在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上班早出晚归,只有路上可以见到些微阳光;进了办公室,还得让冷嗖嗖的空调顶着吹……

《内经》:“四肢者,诸阳之本”,四肢是人的第二心脏。人体脏腑受水谷之气而藏之,五脏之精的生成又与四肢末端的阳气相关。脏腑之血气,通过十二经脉、十五大络出于脉外,应合了地气上为云,是从阴出阳的过程。阳气又从四肢末端的井穴经过经俞回流入脉中,入于五脏,是从阳入阴的过程。如果没有四肢,人也有阳气,但只能出自皮下,回旋的余地太有限了。四肢的阳气回流类似于天气下为雨,天气越高越广,天气就越盛,回流的阳气也就越强。

所以,三伏天就是上天赐予我们回归传统的好机会,和太阳光来个亲密接触,用晒背和四肢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出一出汗,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都可以排掉。

执行编辑:何明坤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天晒背,一年扶阳散寒的黄金时间,这样做效果翻倍,把阳气补透透
冬病夏治,三伏天这样晒太阳
“晒背”可以养生是真的!排汗有助扶阳祛邪,三伏天如何正确晒太阳?
三伏天晒背—“强力驱寒”的天灸法,晒对了健康一整年!
湿寒重,很难瘦!三伏当令,祛湿排寒正当时
太阳是一味药!三伏天晒背,不花1分钱,晒对了健康一整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