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颐和园记 | 29 德和园和听鹂馆的戏楼

听鹂馆庭院

清代的皇室非常喜欢看戏,所以无论是紫禁城还是圆明园、避暑山庄等御苑,都专门建造了大型戏楼,以满足日常娱乐。

乾隆时期的清漪园中也建了一个小戏园,名叫听鹂馆,意思是欣赏黄鹂般歌喉的地方,位于万寿山的南麓偏西位置,传说当年乾隆帝曾经在此客串演过戏。

听鹂馆剖面图

(引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颐和园》)

这是一个四合院,光绪时期重建后把戏台设在南面,北面建了五间正房作为看戏殿,正好对着戏台。慈禧太后经常在这里看看小戏,有时候还即兴作画,很是悠闲自在。

不过听鹂馆毕竟空间太小,无法表演《西游记》之类的大型神话剧。因此酷爱看热闹戏的慈禧早就下令在宫廷区的东北面原怡春堂的基址上扩建一座德和园大戏楼。这组新建筑包含四进院子,规模完全可以与紫禁城畅音阁、圆明园同乐园和避暑山庄清音阁这三大戏楼并驾齐驱而毫不逊色。

德和园大戏楼

位于核心位置的大戏楼共有三层,总高度达到22米,上、中、下各层分别叫福台、寿台、禄台,名称很吉祥。

德和园大戏楼匾额

每一层都挂了一块匾额,从下到上分别写着驩胪荣曝承平豫泰庆演昌辰驩胪也经常写成胪欢,就是歌舞欢腾的意思,另外两块的含义是体现太平盛世的春意在繁荣的时刻表演,都在鼓吹一片祥和安乐的气氛。

德和园大戏楼楼板天井

楼板中央设有天井,当演出神话大戏的时候,演员扮的天兵天将可以从天而降,还可以通过机关布景喷水、喷火、洒雪花、制造特殊音响,体现逼真的特技效果,非常热闹。戏楼的背面设有两层的扮戏楼,演员在此化妆、准备、退场。

颐乐殿

大戏楼正对面的颐乐殿是看戏殿,共有七间,台基比戏楼的底层台基要高出22厘米,这样可以保证三层戏台全部尽收眼底。太后的宝座就设在当中一间,颐乐殿的后面还有五间后照殿,皇室成员看戏看累了,可以过来更衣、休息。颐乐殿的东西两厢的廊子是王公大臣们陪同看戏的地方,位置明显差一些,不过也能看得很清楚。

德龄在《清宫二年记》中详细记载了有一次在德和园看戏的经历。当天演的第一出是蟠桃会,穿着黄袍和红袈裟的天使从天而降,戏台的中央和四角各有一座宝塔升起,从里面走出来五位菩萨。随后台上又升起一朵巨大的莲花,观音菩萨坐在花上,旁边站着一对童男童女。接着王母娘娘出场,许多仙人陪侍,齐天大圣孙悟空最后登台,大闹酒宴。华丽的布景和壮观的场面让刚刚从国外回国的德龄十分惊叹。

清宫专门设有戏曲管理机构升平署,光绪时期每逢节日或者重要庆典都要在德和园开演连台大戏,以营造歌舞升平的世界,粉饰太平。当时最受慈禧喜爱的京剧演员有谭鑫培、杨小楼等人,他们高亢优美的嗓音似乎至今仍在德和园上空回响。

喜欢看戏的慈禧太后从未像乾隆帝那样亲自粉墨登场,不过显然她老人家的表演欲也是很强烈的。清末照像术刚刚传入中国,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慈禧对此更为热衷,留下了不少照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化妆照片。

慈禧太后扮演观音化妆照片

引自《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

慈禧本人一般都扮作观音菩萨,一位得宠的庆王府四格格在旁边扮龙女,大太监李莲英还一本正经地捧着一柄杵扮作护法韦陀,周围放了很多盆的荷花作为布景,很像是戏台上出现的一幕,只是照片上皱纹累累的观音和目光呆滞的韦陀看上去实在有几分滑稽。

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的大报恩延寿寺重建为排云殿,作为慈禧万寿盛典的举办场所。这座大殿如何显示奢华的排场?且看下回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和园的戏楼
慈禧太后与德和园大戏楼的纠葛秘闻
颐和园大戏楼的内部升降机构
宫廷戏
颐和园 德和园大戏楼
城市印象 | 德和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