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高水长 | 孟兆祯先生的手迹

孟兆祯先生像
杰出的风景园林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孟兆祯先生因病治疗无效,于2022715日仙逝。
一代大师,就此离去,消息传来,海内同悲。
《园衍》珍藏版封面
孟兆祯先生193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52年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1956年毕业留校,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前身),毕生从事风景园林教学、研究与设计工作,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孟先生长期研究中国传统造园理论,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融汇古今,博采众长,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著有《园衍》《避暑山庄园林艺术》《风景园林工程》等书,主持设计了深圳仙湖风景植物园、杭州花圃、邯郸赵苑公园、北京园博会大假山等项目,获得过很多奖项,培养了几十名硕博研究生,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我与孟先生并不熟悉,只见过几次面,但对先生的人品和学问一向很景仰,拜读过先生的不少论著,并与其门下多位弟子是很好的朋友。关于孟先生的道德文章、学术功业,已有很多追忆文章,轮不到我赘述,在此拾掇一点关于先生手迹的旧忆,以表缅怀之情。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垂花门匾额
孟先生经常给不同的单位和学界后辈题字。他的字很有特色,近似于隶书,又有些像工程字体,端庄沉稳,一笔不苟。据薛晓飞老师说,这种别具一格的字体被大家戏称为“孟体”。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大楼中有一个开敞的中庭,经常当报告厅使用,讲台对面建了一个仿古的垂花门,上面悬挂的匾额和对联就是孟先生写的“孟体”。
2009年底,拙作《北京私家园林志》出版,出版社希望申报一个奖项,需要请几位学界权威分别写个评审意见,列出的名单中有孟先生,可是他们不认识,便让我以作者的身份代为联系。我之前也不认识孟先生,只能硬着头皮托孟门高足朱育帆老师问一声。育帆兄第二天就回话,说孟先生读过你的文章,表示很乐意写这份评审意见,你自己把书送去就行。
孟先生家住北京林业大学教师住宅区一幢普通楼房的底层,大门门禁坏了,师母杨赍丽先生亲自出来给我开的门,孟先生笑眯眯地拄着拐杖站在屋里迎接。我呈上书,又聊了好久才告辞。
孟兆祯先生手书评审意见
几天后杨先生通知我去取评审意见,拿到手一看,孟先生亲手用钢笔工工整整地写满一页,对拙作揄扬有加,却又在末尾指点了一句:“其中有个别称谓需再商榷,按文震亨《长物志》,用山石做的踏跺称'涩浪’,也可称'山石如意踏跺’,而非别称。
山石如意踏跺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古代园林的建筑台阶踏步有时候故意不用规整的条石砌筑,而用自然形态的山石来堆叠,更有情趣。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记载江南园林以太湖石来做踏步,名为“涩浪”。我在书中按照清代样式雷图和北京老工匠的说法,将北方园林以青石做成的踏步称为“云步”,孟先生认为不够准确,应称“山石如意踏跺”。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孟先生却特意指出来,前辈的严谨认真,由此可见一斑。
孟兆祯先生在《园衍》扉页题字
还有一次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开一个小型研讨会,孟先生在座,刚好碰上其新作《园衍》出版,便给每位参会者题字赠送一册精装珍藏版,我也有幸沾光得到一本,先生在扉页写下“贾珺同仁共研”字样。会议间隙,孟先生与我聊天,说的却不是园林,而是京剧。原来先生是资深票友,尤其喜欢程砚秋,当场示范了程派《游园惊梦》中的几句念白,我这个外行听了,也觉得很有味道。
孟兆祯先生签名封
另外,家父爱好收藏著名学者的签名信封,我曾代他求孟先生签过一个。孟先生当面手书,一笔一划,写得很用力。收藏至今,也是一份珍贵的纪念。
看见孟先生留下的这些手迹,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至于先生题赠的论著,自当认真研读,而老人家对后辈的告诫和期望,更应该铭记在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昭昭文心:孟兆祯学术成就展北林开幕 2021.10.16
唯一的风景园林界院士——孟兆祯 | 景观大师 NO.08
专栏 | 向中国殿堂级景观泰斗致敬 · 上
孟兆祯院士简介
讣告丨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先生
致敬孟兆祯院士 | 风景园林学科与行业的一代宗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