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有哪些表现?

一,自尊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在卧室里哄女儿睡午觉时,听到客厅里儿子摔倒的声音,接着他哇地大哭起来。我手里抱着女儿心里焦急不安,因为没看到他摔到哪里了,严不严重。

等我把女儿放到床上,出去看看儿子的时候,他爷爷已经抱着他去门外了。我从抽屉里拿出松达的山茶油霜,准备去查看儿子的头有没有哪里摔起包(松达的这个面霜对消除刚摔的,刚被蚊子咬的包特别有效)。

我没打算抱怨公公,但是说心里话我肯定是有那么一瞬间的不高兴的,儿子脑袋比较大,又正在学走路,摔跤我不怕,我就怕没摔好,撞到不能撞到的地方。

爷爷奶奶都还是比较细心的人,只是有时候他们也会因为心情不好,带孩子时会有一点粗心大意。

我拿着面霜出去找儿子,听到他爷爷跟邻居说孩子摔了一下,我接过儿子问他爷爷哪里摔到了,我给涂点霜。爷爷面带微笑说你自己好好看看,好好检查哪里摔了,孩子根本就没摔。

回家以后,他爷爷接着说孩子在地上爬的时候溜了一下,磕到嘴巴了。让我把整个脸都涂遍,因为他也不知道哪里磕到了。

说完他就进房间了,可能有些忿忿不平,他又走出来说:“我带孩子从来没有让孩子头上摔起包的,你嫌弃我也就这几天了,我就要回去了!”

不聪明的我这时候还在试图打断他的话,解释着我没有怪你,我就是想看看哪里可能摔起包,赶紧给他涂涂。

孩子他爸努力打断我们的争吵,他就进去了没再说话。

我早就知道公公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应该算是一个高自尊的人,但是他又十分敏感,很容易将别人中性的话理解为对他的批评指责,又给人一种低自尊的感觉。

那么自尊到底是什么呢?

人格心理学认为自我概念是描述性自我,自尊是评价性自我,即自尊是个体做出自我价值判断后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自我情感方面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自尊进行分析。根据概括化程度,自尊可被分为总体自尊和具体自尊。总体自尊是指与个体总体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反应,而具体自尊则是与某一特定领域的能力和成败有关的情感反应。根据时间的稳定性,自尊可被分为特质自尊和状态自尊。

特质自尊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般性评价,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受外界情景反馈的影响。状态自尊则是某一时刻的自我情感,会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例如,某人可能在某一时刻伤害了自己的朋友,他可能觉得自己很可恨,自尊下降(状态自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逐渐被淡忘,又会恢复了原有的自尊(特质自尊)。

二,高自尊和低自尊的特征

高自尊和低自尊的人有哪些不同呢?我们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不少研究者对高、低自尊者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他们无论是在认知、动机还是行为表现上均有所差异。

(1)高自尊者自我提高的动机占主导地位,低自尊者自我保护的动机占主导地位。自我提高动机意味着提高自尊,而自我保护动机则意味着避免失去自尊。

(2)自尊水平与自我认识水平有高相关。高自尊者的自我概念更精细、更清晰,对自己的认识更稳定、更一致;而低自尊者的自我概念更混乱、更模糊,对自己的认识不稳定、不一致。

高自尊者的自我提高动机占主导地位,对自己充满信心,因而更乐于进行自我探索;而低自尊者受自我保护动机的主导,害怕意识到令自己或他人不满意的特征使自尊降低,因而不愿意或害怕进行自我探索。

低自尊者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更容易从众,更容易被说服,而高自尊者按照自己的内部信念和价值行动而不会顾及外部的影响。

(3)具有相同能力的高、低自尊者有可能取得不同的成就。一般而言,自尊与成就不会有很高的相关,因为成就应该主要与能力有关。但是面对同样的任务,特别是成败无法确定的任务时,低自尊者常采取自我击败行为的现象。

自我击败策略的使用者对自己的成功没有信心,就故意给自己设置一些障碍,或者说为未来的失败预备借口。一旦失败,他们虽失去一些自尊,但是,与没有借口的失败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为了避免失去更大的自尊,他们常采取自我击败策略。

(4)高、低自尊者对成败的反应也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当被试第一次任务失败时,若要求被试再次完成这项任务,高自尊者坚持的时间会更长,而低自尊者更容易放弃。

(5)低自尊与抑郁和社会焦虑有较高的相关。与高自尊者相比,低自尊者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从挫折和创伤中恢复过来,这可能表明他们对生活的不幸更敏感。而高自尊者的情绪则较为平稳。

(6)与低自尊者相比,高自尊者更有可能夸大与别人的一致性或自己的独特性以提高自尊。

(7)高自尊者与低自尊者的归因风格是不同的。高自尊者常将成功归为内部原因,如归之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把失败归于外部因素,如难度、运气或他人。低自尊者则相反,他们常把成功归为外部因素,将失败归为内部因素,如缺乏能力或努力。

低自尊者多使用总体归因,在认知上更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例如,低自尊者若在学业上失败,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会失败;而高自尊者在学业上失败时,他们会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如社交方面仍然是很成功的。

这样看来,我自己是属于低自尊的,以前我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听不得一点带批评的意见。哪怕别人只是客观地告诉我这件事我没做好,我也会像只刺猬一样,立刻竖起全身的刺,千方百计地进行自我防卫。

那时候我常用来防御兼反击的话就是,你自己在某件事上做得也不怎样,凭什么说我?你这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当一个人陷入自我辩护的泥潭时,就很难看清自身的问题所在。那时候的我不明白,不管别人身上有什么毛病,都无法证明你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这根本就是两码事。

记得看《剑来》这本小说时,里面提到一个“切割”和“圈定”的思维方式,虽然在小说中,这两个词的含义是将某人和他的家族切割开来,各自圈定,但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如果有人指出你的缺点和错误,即便那个人身上有着类似的缺点,那也是他的事情,应该把他的缺点和他的话,以及你身上类似的缺点切割开来,单独圈定。

如果你因为他人的指责而去指责他人,就犯了互相推诿的逻辑错误,即使对方犯了同样的过错,他的过错也不能用来证明你的行为就是对的。

现在的我正在努力让自己从依赖外部评价模式转换成内部评价模式,一味地指责别人身上的缺点并不会让我清醒地看到自身的缺点,并且加以改正。

自我辩护只会让人越来越强化你之前对自己错误的认知,当我们得到的反馈与我们对自己的认知相符合时,我们欣然接受这个令人愉快的信息,相反,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对那些不一致的信息进行否认。

人们对和谐一致的需要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以至于当他们被迫面对负面的证据时,总会寻找对其进行批评、歪曲或者清除的方式,从而使原有的看法得以维持甚至强化。这种心理偏差被称为“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真正的自己,还有真实的世界。

通过自我欺骗、贬低他人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心,无疑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只有对自己的价值作出清晰正确的认知,不过度泛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做好自我提高和自我探索,才是真正有效的维持自尊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一个普通而自信的人
为什么爷爷奶奶看到宝宝的优点就说遗传爸爸缺点就说遗传妈妈?
小学教育心理题
自我服务偏差:如何引用乐观与悲观的态度为自己服务
管它啥是佩奇?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自信心学习日记(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