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实与虚幻——渺生见沧海

卷首语 2016年05月


真实的虚幻


几个人走出工厂,一列火车开进车站——电影被发明了。1895年底,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印第安沙龙”放映了《工厂大门》与《火车进站》等影片,吸引了许多人前去观看。 


在工厂门口或火车站,人们能身临其境地看到这些画面,可他们花钱跑到漆黑的屋子里待着,并不是为了观看现实,而是要目睹现实的影像。卢米埃尔兄弟无疑是先知,一个多世纪前,他们就意识到电影天生的、终极的魅力——生活中的琐碎,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时,人们必定会惊奇万分。


那批观众们,显然产生了错觉,他们认为开来的火车是真的,被吓得四处逃窜,一些女性观众甚至晕倒在座位上。他们中的一位叫德帕维尔的有心者,在冷静下来后,写下了这段话:人们扪心自问,在这些惊人的写实场面中,他们到底是观众还是演员?


说到底,这是一种恒久不变的、对影像的参与快感与认同快感。当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了熟悉的场景时,会迅速对电影产生极大的认同与亲切感,甚至会对身边的人说:“看,我就住在后面那栋楼里。”卢米埃尔兄弟当年为了吸引观众,用过最厉害的招数,便是随意拍摄街上的行人,再对他们发出邀请:你们会在一块非常大的白布里看见自己。




默片女王玛丽·璧克馥第一次看见银幕上的自己时,大哭了起来——在影像里突然看见自己,恐怕人们都会短暂地兴奋,继而陷入短暂的羞愧中。我们看到了我们虚幻的化身,这本质上与照镜子一样,那个“他(她)”,既熟悉又奇异。


与卢米埃尔时代的人们一样,我们正处在另一个伟大的时间节点上。VR(虚拟现实)技术将走入我们的生活,戴一副目镜,我们就能进入一个360度世界。这是完全颠覆观影传统的,因为我们有了巨大的观看自由:你正盯着美人的眼睛看,你身边的人或许早已转到美人身后,欣赏她的腰肢去了。

  
 想象一下:你能“真实”地踩在诺曼底的沙粒上,在枪林弹雨中抢滩登陆,也能感受托斯卡纳艳阳的温度;你能与阿尔·帕西诺一道去厕所的水箱掏出手枪、为父报仇,也能和基努·里维斯一起下腰躲子弹,甚至能坐上伍迪·艾伦的午夜复古车,穿越进三个伟大时代,遇见你的偶像们。


1995年,为纪念电影诞生百年,文德斯拍摄了探讨影像真实的《里斯本的故事》。剧情很简单:音效师温特被导演朋友弗雷德里克请去里斯本协助拍片,到达后,却迟迟不见后者的踪影。影片末尾,弗雷德里克终于出现在里斯本的一个偏僻角落。消失的时日里,他对“电影”产生了困惑。他渴望用最古老的拍摄方式,对抗堕落的电影工业。在他看来,影像沦为了可恶的商品,不再是对人类灵魂的纪录,他甚至将摄影机背在身上,任其捕捉光影。



《里斯本的故事》中,弗雷德里克渴望用最古老的拍摄方式,对抗堕落的电影工业。


“未经人眼观看的影像才是真实、纯洁的。人的观看将其污染了。只有不被观看,影像和被摄物才能达到浑然的统一。”弗雷德里克在片中不断对温特诉说着自己的思考。温特则戏谑、淡然地反驳道:“你是垃圾影像收集之王,相信自己的眼睛吧,相信你的手摇摄影机吧,因为它仍能拍出动人的影像。能用心创造出有价值的影像,为什么浪费时间去制造垃圾?”


这段对话挺有趣:弗雷德里克渴望最直白与朴素的影像。而温特,则直白又朴素地道出了他眼中的电影真谛。这恐怕也是一百多年来,诸多电影艺术家都曾思考过的终极问题。


VR技术到来,电影产业将面临巨大变革——异国他乡的街道、陌生的风俗与情调,我们与这些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影像,将产生更亲密的接触。这无疑增强了人们观影时恒久不变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VR技术到来,电影产业将面临巨大变革。


《里斯本的故事》里,弗雷德里克崇尚的,是真实、不加修饰的影像,它粗糙、无逻辑、无叙事,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令许多人无法轻易认同。这类影像确实令人头疼,你无法进入,或许会随即将其鄙夷为垃圾。但影史上的许多艺术佳作,正因为弱化了影像现实,才使人们在参与感降低的同时,自身的情感现实得到强化,这也是电影的魅力。电影大师阿巴斯爱用长时间的大远景镜头,一些观众看到后,在影院安然睡去;但对另一些观众来说,那就是特写镜头,他们会把影像中蚂蚁般的角色们放大,主动赋予他们意义,并开始思考镜头带出的况味。角色们,在那一刻,就是人们虚幻的化身。


若干年后,当我们全副武装、随心所欲、毫无死角地“操控”着电影时,我们中的一些人,或许会怀念起那些被封闭在影院的座位上,像蜜蜂待在幽暗的蜂巢里的日子。那时,银幕里的一切都很遥远,我们被封闭起来,无法动弹。然后,电影的光照亮我们,史诗、魔幻与神话之门随即打开。




目 录 2016年5月

P12-23 
特别报道

华语电影新势力(一):
新锐导演
纯真 悬疑 诗意

从这期开始,我们要开辟一个长期滚动的栏目:华语电影新势力,将持续推出我们认为有潜力、有意思、有想法的新电影人,囊括导演、编剧、制片、演员、摄影、武指、策展人、院线经理等等电影行业的各个岗位。在关注炙手可热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记录那些萌芽与潜流,哪怕免不了误判,还是希望能从现在就开始,描摹中国电影的未来版图。


P24-61 
专题
日本大河剧:渺生见沧海

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大河剧,已成为融入现代日本人文化基因的重要存在,培养出战后以来几代人对于家国历史的认知,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民族意识甚至国家意志融入其中,在文化、艺术、政治等众多领域带给国民以深刻影响。


P62-69 
关注
《奇幻森林》:读懂“丛林之书”


P70-85 
焦点评论
《希特勒回来了》:反思纳粹的三个转折
《破碎人生》:与悲痛搏斗
《美国队长3 :内战》:破冰还是重塑?
《食梦者》:恣意青春不问输赢
《猛于炮火》:困顿心事,名不副实
《当我们17 岁》:少年之恋的延伸


P86-89 
专访
伯努瓦·雅克:我只和女演员约会


P90-94
关注 
AR/VR:当虚拟照进现实


P96-131
大师
维姆·文德斯: 沿着荒凉之地行走

文德斯的电影所标榜的角色,清一色都是旅行者、边缘人、流亡的人:《城市里的夏天》中背井离乡的汉斯,刚一出狱就被黑帮追杀;《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里退休的守门员布洛赫因杀人而逃窜至偏远的奥地利乡村;《公路之王》里孤独而少言语的布鲁诺和罗伯特,一个电影修复师和一位心理语言学家,二人沿着东西德边界了无人烟的荒原一路穿越;《直到世界尽头》中克莱尔和山姆那一场无尽的追寻,直到遥远的外太空。
P132-139
 摄影机
《 黑胶时代》:色彩斑斓、肮脏污秽
P140-147
 人物
森田芳光:断裂期的传承者


P148-151
手记
《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岩井魔术再审视


P152-153
随笔 
默片时代的莎士比亚电影
P154-155
随笔 
收官之作即巅峰之作?
P156-158
动态
P160
图书



如您喜欢本图文请转发朋友圈,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蔷花红莲》完整版,真实和虚幻之间的游走与挣扎。
真实和虚幻
电影剧照般的震撼真实与虚幻结合的风景摄影1/9
浮华与虚幻,真实与造作!
引用 我的生命里有一个真实而永远的你
真实与虚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