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常犯的七种病

今年年初的时候,针对读书,我专门制订一个计划,网购了很多书,也专门学习了一些读书方法,并且对读完的每本书做了读书笔记。

现在离2017年还有不到三个月,竟然发现读过的书仿佛没有什么收获,书本的内容也比较模糊,也没能够运用的实际的学习生活中。

今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反思了一下,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朋友存在的共同问题。

下面我从为什么读书,输入,输出三个方面,剖析读书常犯的几大错误:

1.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读书?

读书的目的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每一类又包含三个不同的阅读层次:

(1)一类为实用型,即为了满足物质实用需求,为了眼前的实用目的。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 刺激

- 休闲娱乐

- 信息

(2)另一类为积累型,即为了满足精神追求需求,为了长远的根本的提高。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 知识

- 思想智慧

- 美感

而积累型里所包含的三个阅读层次知识、智慧和美感则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

2.输入

(1)买买买,买回来后,发觉都不是自己感兴趣的

网络上面有好多知识达人,会推荐一些书籍,列一个书单,告诉你应该要读什么书;

还有一些视频,比如像罗辑思维,每周都会推荐书,也会在视频中告诉你这本书是如何提高人的心智,或者开阔你的视野,然后你就全盘皆收,买回来后你会发现,有很多书并没有视频里面讲的那么有趣,有些自己根本看不懂!

(2)读书没有目的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有些人读书是为了打发时间而读书;

有些人读书是为了解决工作问题;

还有一些人读书是为了积累智慧。

读书要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带着目的去读,也就是你读这本书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更有高效读书。

(3)读经典

我们都知道,读书就要读经典,

一方面经典书是浓缩的智慧,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要从中吸取精神资源;

另外一方面,不同的人读它,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它,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百读不厌。

(4)快快快

网上经常会有人晒出大量的数据,一年读完100本,200本书,或者5分钟,30分钟读完一本书,他们不是为了获取知识,仅仅是为了攀比,为了炫耀,获得一种满足感,而忘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

很多人读完,其实最后连书名都不记得了,更不要说书里面的内容了。

会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自以为阅读的量越多,学到的就就越多,

其实读书最重要的是质而不是量。

(5)着急与拖延

像我读书,都想一次性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读完,看一会儿翻一下看还剩下多少页,一着急了就会不求甚解,

与之对应的就是拖延,也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书买回来了,束之高阁,一直不去读,以为就是读了,其实不然。

而应该把一本书分解几个小目标,比如每天读多少页,每周读多少,完成就可以做别的事。

2.输出

(1)在今年我读完的每本书,我都会勾勒出重点,读完后也会写出读书笔记,而现在翻翻我的读书笔记,我发觉只是每本书重点的摘抄,并没有真正读懂一本书。

有一篇公众号文章说:真正要读懂一本书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略读;第二遍泛读;第三遍精读;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用自己的话写出读书笔记,哪怕一点也好,尽量不要摘抄。

(2) 读书必须要重输出,这才能真正的吸收,理解书里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写出来,上面说了,比如书评,读书笔记;

第二方面是说出来,比如你可以跟别人分享书里面的内容,以及读完这本书你的收获是什么,或者跟别人讨论。

微信公众号:chenggongyang2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个锦囊,解决90%读书低效的问题
读过的好书记不住怎么办?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写出精彩的书评?
周刊128:李笑来老师的读书经验!
让人思路变清晰的入门级书单推荐
读书《实用性阅读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