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5岁从小县令逆袭两江总督, 一代廉吏死后万人空巷

在中国古代的当官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的利益,能够的为民请命的高官又能有几个呢?在清朝,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名门,却未能考中进士。到了四十五岁的高龄,还抛妻别子,远离家乡,来到西南边陲小县城做县令,结果最后还逆袭官至当朝一品大员,死后裸捐,万人给他送行。

>

他就是清朝著名大臣于成龙。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

于成龙祖上多位先辈都在明朝为官,其中最高的官至巡抚,因此说他家世显赫一点不为过。到了于成龙父亲这一辈,已经没落,但毕竟是读书人家庭。1616年,于成龙出生,父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一直希望能够望子成龙,因而给他取了“成龙。”于成龙自小接受熟读四书五经,准备日后科举金榜题名。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于成龙参加乡试,省城太原考场考官公然行贿受贿,徇私舞弊。于成龙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直抒胸臆。结果正榜无名,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副榜贡生相当于备取生,不算中举,但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父亲年老为借口,辞去做官的机会,回到来堡村。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于成龙兄长于化龙病故,三子于廷元出生,全家生活的担子落在他的肩上。父亲于时煌年老多病,要人侍候汤药;继母李氏虽健,也已暮年。长子、次子上学,全家开支很大,家资因此受窘。于成龙为了养家糊口,供子上学,整日忙于家务,再无工夫参加科举考试了。

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心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仆从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意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由于在罗城的突出表现,于成龙深受两广布政使的重视,将他作为全省学习模范。1667年,于成龙被任命四川合州知州,由于政绩显著,不就被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

1673年,于成龙又被调任武昌知府,当时正值三藩之乱,于成龙坚守岗位,还平定了武昌地区的匪徒叛乱,维护了当地的治安秩序。

于成龙在罗成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在罗城为官三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1678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此时的他终于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按理说他的生活环境都已经有很大改善,但他仍然艰苦朴素。两年后,于成龙被康熙帝任命为两江总督,是为从一品大员。成为清朝九大总督之一。

1684年,于成龙阖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死后人们清理他的遗物时,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谥号清瑞。他的其他所有财产全部捐献了。

当时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的面子,百姓的良心(含泪完成之作)
“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
一代廉吏于成龙
再读于成龙
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
被康熙评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究竟廉到什么程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