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活成孩子的铠甲,而是让孩子长出属于自己坚实的铠甲。”

孩子如同稚嫩的花朵,若是将它放在室内,精心照料,他就不能面对烈日和风吹雨打。可若是让它在室外自由成长,将成长的权力交给它,它就会越来越坚韧,能够独自面对外界的任何情况。

毕淑敏曾说:“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该有完整的体验。”

想要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父母唯有学会放手,这其实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爱。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始终记得,孩子是他们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拥有独立行走的能力。

许多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好,便倾尽所有为孩子付出,无微不至地呵护孩子成长,恨不得为孩子打造一条完美顺遂的人生道路。

然而这份心情越迫切,越容易模糊了爱的界限。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比做得不够还糟糕的,是父母做得太多。

小时候,嫌孩子吃饭慢、吃得身上到处都是,就给孩子喂饭吃;

上幼儿园了,帮孩子穿衣服鞋袜、整理书包、催孩子起床、睡觉;

孩子大了,帮孩子检查作业、收拾房间、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做选择做决定……

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当父母为孩子做太多时,孩子就不会为自己做太多。”

当父母事无巨细,为孩子做得过多,孩子就缺少独立做事、锻炼能力的机会,于是逐渐变得懒惰、依赖、被动、缺乏自信,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发展。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2019年暑假的第一天,十岁的男孩孙博涵开启了暑假生活。他的计划里除了学习,还有给一家人做饭,做各种家务。

采访直播的当天,他除了需要买菜洗菜,准备晚餐,还有拆洗电风扇的任务。他和八岁的妹妹用了一个小时,完成了四道热菜和一道凉菜的全过程。

看着画面里,系着围裙,熟练地左手切菜和炒菜的他,真的无比羡慕他的父母。

据男孩妈妈说,孩子第一次做饭,是因为她生病了,孩子就自告奋勇做了一道白菜炒馓子给她吃。妈妈对他的手艺大肆夸赞,得到鼓励后,孙博涵男孩对烹饪的兴趣大增,到现在已经会做将近20个菜,妹妹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学习做家务。

镜头前,孙博涵说父母很辛苦,自己应该分担一些家务,替父母解忧。

独立,父母最大的福气,也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可是,如今又有多少父母,又有几个父母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呢?


学会独立比暂时性的成就更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能力远远要比暂时性的成就重要。

独立性就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独立性差、依赖感性强的孩子不会有大出息,因为他们不具备独立的能力。”

有“天才少年”之称的魏永康,曾是很多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在2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记忆力。

养育这个一个天才,魏永康的妈妈的方式就是包办。他除了让他学习,其它所有的事都不让他做。年仅13岁,魏永康便以592的高分考取了重点大学——湘潭大学的物理专业。上大学后,他妈妈选择了陪读。魏永康从来没有洗过衣服,袜子,甚至洗头都是妈妈帮忙。

17岁的魏永康,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这一次妈妈不能陪在身边。魏永康暂时的成就毋庸置疑,可是,离开了妈妈的照顾,魏永康根本没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大冬天,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出没。因为生活不能自立,中科院劝退了魏永康。

据说,被退学的魏永康,在家里也只是写写论文,也没有做过任何的家务。高智商让他在短时间取得常人无所能及的学历,生活能力却为负值。可不管如何,人最终是要落实到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独立性差的孩子,不懂得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最终是会被生活抛弃的。生活上的不独立,从而引发思想不独立。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事事依赖父母的巨婴,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们的年纪上虽成年,但是思想还是个孩子。


5种表现说明父母做得太多

当孩子有下面这5种表现,就说明你为他做得太多了,需要引起警惕。

(1)孩子常常指责、怪罪于你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一边享受着父母的照顾,一边嫌弃、挑剔着父母。

习惯了父母面面俱到的安排、提醒,一旦出了点什么差错,就责怪父母的不是,从不会反思自己。

比如上学迟到了,怪父母不早点喊自己;

课本忘记带了,怪父母不替他检查一下书包;

妈妈身体不舒服中午没做饭,怪她不早点说害得自己白回家一趟……

当父母一味地为孩子打点好一切,揽下了许多本该他自己负责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会习惯于父母包办自己的生活,出现了问题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父母的责任。

在这种成长模式下,孩子会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意识,将来长大了遇到问题也会习惯推卸责任,抱怨他人,不懂得反省自身。

 (2)抗拒做事

不少家长对这类孩子都不陌生:

平时好吃懒做,上网玩手机兴致勃勃,一让他做点什么事,就面露不悦,怨声载道,有时候甚至根本叫不动。

当父母做得过多,各种事情上都不用孩子操心、动手,孩子就会安于舒适享受,以自我为中心,没机会感受父母的辛苦,于是也不懂得关心体贴父母。

而且,孩子在劳动上的惰性也容易迁移到动脑思考、学习上来,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影响学习。

(3)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找你

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一遇到问题马上给孩子解决,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主见,没有决断力,将来进入社会很难适应。

这类孩子,往往从小时候就开始,遇到一点事情就喜欢找父母。

作业不会做,自己也不想想,马上找爸爸妈妈;笔找不到了,喊爸爸妈妈;参加活动不知道穿什么衣服,问爸爸妈妈……

暑假期间,《10条不要喊妈平等条约》被众多网友关注。写下条约的妈妈觉得,如果现在不教会孩子如何独立学习和生活,以后可能就来不及了。

的确,孩子向父母求助是合理、正常的,但也有一个限度。

如果发现孩子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表现得很脆弱,茫然,没有自己的想法,只会找爸爸妈妈解决,就要引起注意。

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替孩子做决定和选择太多,是不是给孩子安排地过于周到,让他失去了独立思考、实践自己想法的机会。

(4)缺乏主动性

孩子磨蹭、拖延、不自觉,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而且反反复复,难以“根治”。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起床、吃饭、睡觉要催100遍;沉迷玩耍不愿学习……这些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孩子主动性的缺乏,对这些本该是自己的事情感到厌烦、懈怠。

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父母管教太多、催促太多,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

对于孩子的作业、学习,表现的比孩子还积极、着急,孩子不自觉地就把责任转移到父母身上,“你不催,我就不学。”“反正有爸妈盯着,能偷懒一会儿是一会儿。”

想要孩子主动做好自己的事情,对于作业、学习更加积极、自觉,父母必须学会放手,给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间,不要因为看不惯就插手干涉、监督提醒。

家长应让孩子明白: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做不做自己想好,到时候承担相应的后果。

关于起床、吃饭、睡觉这些生活习惯的事情,家长适当提醒,不要过问太多,自己做好示范作用,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5)自信心不足,遇到挑战胆怯退缩

父母总是帮孩子做各种事,本质还是因为不信任孩子的能力,觉得孩子做不到,或做得不够好。

然而当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孩子缺乏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功体验,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错误的评估,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长此以往,就会缺乏自信。

所以如果孩子经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遇到难题和挑战就胆怯、退缩,就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时包办、替孩子做得太多。

即便孩子做事很慢、不熟练、常出错,那也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必经过程,是不可跳过、省略的环节,孩子正是在这些试错、实践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收获经验,不断成长和成熟。

因此,家长请多一点耐心,等等孩子,不要因为着急、为了省事而帮孩子做;多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给孩子创造“成功做成某事”的体验,让他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信心。


5件破坏独立性的事,父母不要做

 (1)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告诉他,如果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2)不要惩罚失败。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学习最好的来源,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

如果父母只要想要孩子避免失败,会有几个不好的后果:

第一,就是孩子可能会为了怕失败只去追寻那些很简单的目标,不敢自我挑战,把自我的目标订得太低了。

第二,他可能认为失败是一种惩罚,是羞愧的事情,甚至失败了不承认,或是无法从中学到教训,这是相当可惜的事情。

(3)不要说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说教,他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4)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5)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不要觉得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从。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心理学家大卫·伍德认为:“父母应该充当孩子的脚手架,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们爱孩子,不能盲目,应把握好界限,该孩子自己做的让他自己做,鼓励孩子独立尝试、不怕犯错。

过度的以爱为名的付出和牺牲,只会耽误了孩子。

文章来源:综合自夜听、李开复、钱志亮工作室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听】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孩子的弱,是我们父母给予的,从一个萌娃一天的超详细记录说起
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好妈妈)父母必读
给孩子最好的爱:放手让孩子独立,家长要学会“狐狸法则”
父母懂得放手,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父母应逐步培养孩子独立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