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允许退休的专业技术高官郭守敬,真正的专家,元朝少有的亮点
userphoto

2023.05.16 山东

关注

公元1303年,元朝大德七年,已经年满72岁的郭守敬,向朝廷递交了退休申请,准备退休回家养老。

此时,他已经过了70岁这个退休年龄段,超时2年。

三天后,朝廷的答复来了:郭守敬身兼天文、水利等多领域重要工作,如果退休了,他的工作将无人能够接替。所以经朝廷认真研究,不允许退休,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

接到正式通知后,郭守敬笑了笑,他其实猜到了,很多的工作,他还没有完成,他的接班人也没有培养好。

作为一个工作狂,郭守敬不图名,不图利,他只想着为朝廷、为百姓多做些事情。现在,很多工作没有完成,他无法退休。

他其实也不想退休。

郭守敬担任元朝的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科技部部长、国家天文台台长,另外他还兼着国家水利部部长、历史档案馆馆长。

他是真正的元朝高级官员和天文、水利、历史学科带头人。

古代把官员退休称为“致仕”。终止仕途,告老还乡。

从汉朝开始,古代的官员一般都是在70岁退休的,一直沿袭整个封建社会。就像现在的男60、女55退休一样。

汉、唐、宋都很好地坚持了这个制度,元朝也沿用,官员到了70岁,必须退休。元朝元成宗时代,还专门下诏书,再次强调:年满70岁的官员都可以提出退休,朝廷一律批准。

但是到了郭守敬这里,朝廷不得不打自己的脸,郭守敬太重要了,无法让他退休。

郭守敬生于公元1231年,就是元太宗三年,他是河北邢台人。

郭守敬父亲早亡,从小跟着爷爷长大。他的爷爷郭荣是个大知识分子,精通数学和水利,这对郭守敬影响巨大。他从小就学习这些知识,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长大成人以后,郭守敬凭借天赋和勤奋,开始在水利工程界崭露头角,很快就声名远播。

千里马还需要伯乐发现。郭守敬的伯乐有四五人,有汉人,也有蒙古人,如刘秉忠、张文谦、脱兀脱等。

到了1262年,张文谦正式向忽必烈推荐郭守敬,忽必烈召见了他,询问他水利方面的良策。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6项水利建设工程,忽必烈大加赞赏,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专门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工程。

郭守敬一边干工程,一边升官,到了1276年,元朝至元十三年,郭守敬已经升到了工部郎中,相当于副部长,这一年他仅仅31岁。

同在1276年,元朝军队攻克了南宋的首都临安,全国准备统一了。忽必烈想起郭守敬的恩师刘秉忠的建议:新朝建立,最好改革历法。

忽必烈高度重视此事,朝廷迅速成立专家组开展工作。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历法的推算由元朝大数学家王恂负责,仪器的制造和天象观测则由郭守敬负责。

可以说,元朝历法的改革,集中了元朝最有名的各类专家。

在中国古代科技中,天文事业还算可以,因为历朝历代重视历法,而历法又与天文学密切相关,所以历法的修订直接推动天文学的进步。

经过四年的努力,历法大功告成,命名为《授时历》。之后由于很多专家去世和退休,郭守敬一人完成了历法修订的工作总结和材料整理,同时撰写了历法解读的专门书籍。

他一个人共撰写了12本天文学方面的著作,可惜这些书都失传了,让后人极为痛惜。

在他编书、著书的过程中,朝廷干脆又任命他为元朝的第二任太史令,相当于司马迁。

因为修订历法,全国同步新建了27个天象台,作为天文学家的郭守敬,要教人管理和使用。

天文学的事情干完了,郭守敬继续抓水利工程。他提出并领导修建了从北京通县到北京城的运河,后来叫通惠河,两年完成。

就这样,郭守敬干工作一直干到公元1316年,死在工作岗位上,他整整活了86岁。

可以说,他是干了一辈子专业技术工作的公务员!

郭守敬是幸运的,他以天才出道,碰到欣赏他的伯乐,碰到忽必烈等几任皇帝,对他放心、放手、放胆使用,直接促成了他的伟大贡献,成为元朝的最大亮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谁是郭守敬?
[人物传记]鲜为人知的元代科学家郭守敬
.科学家郭守敬
授时历
中国十大天文学家
2012号小行星 郭守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