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严苛评审,323件作品入选第九届书法篆刻大展

两年一届的上海书法篆刻大展12月7日起亮相文联展厅,今年有何新变化?

132位“新人”作者现场面试

上海市书法篆刻大展是上海市文联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大型书法篆刻展览,自2001年创办至今,以高度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参与性成为上海书法篆刻作者和爱好者最为关注的艺术活动。

本届书法篆刻大展共收到来稿作品2200余件,是上一届800余件的近三倍。据上海书协秘书长潘善助介绍,来稿增加除了书法推广活动的成功影响外,在征稿要求方面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年书法作品的形式不再单一限定为直幅,而是遵循“探索多元、鼓励创新”的原则,包括条幅、中堂、屏条、册页、手卷、横披、斗方、扇面在内的多种形式均被纳入到展览中来。本次大展还首次把“刻字”纳入到征选中,书法、篆刻、刻字 “三辆马车”并驾齐驱,展示了上海书坛良好的延展性。

因为投稿作品数量大,评审相比以往也更严格。“过去,评选一直在书法界受争议,为避免暗箱操作、关系稿,客观公正地选出好作品,使人才脱颖而出,今年的评选有重大改变。”潘善助介绍,过去评委结构以书协主席团为主,今年评委中增加了历年来在全国重大展示活动中得奖的中青年书法家,几乎占到半数,而且他们更接近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风格,也带来了评审结果变化。

吴铁群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连款)

最终323件入展作品由初评、复评、终评层层筛选,过程极为严苛。评审监审之一孙稼阜回忆,“全场录相监控,评委任何举动都记录无遗,又可回放抽检;评委单独用打票器操作,杜绝交流意见打通票。”

评审结束后,还有更严苛的“面试”环节。今年共有132位作者参与面试,其中也包括优秀奖和提名奖作者。所有面试者都经过身份查验、原作书写和命题创作等环节的检试,“弃考”和“作弊”者都被剥夺了入选资格。潘善助介绍,书法作为艺术品可以进入流通市场,许多人希望“一展成名”,而借入选获得书协会员身份,也可带教学生获得经济利益。严格面试,为保证征稿的真实性打下基础。

上海书风没必要跟得这么紧

今年,展厅也将首次安装观众人数计数器,通过计数器来分析观展分布情况,并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表,征求作者和观众的意见建议。“安装观众人数计数器是学习大商场做法,书法展览如果做不好,有可能开幕式变成闭幕式。”潘善助说,为破解这一难题,除了了解和分析观展人数、人员分布时间段等,展览期间,还有志愿者组成义务讲解团为前来观展的市民提供现场讲解服务,包括上海书协主席、副主席等也将现身展厅来作讲解。

张索 刘衡山印(连款)

为提升观展体验,展览现场每天安排古筝弹奏,并设有观众互动体验区,看完展览,也可以现场“挥毫泼墨”。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评委也对此次展览的入选作品缺乏创意和独特个性表达了忧虑。展览评审采取“糊名制”,评委杨耀扬说起一件令他感慨良多的事,有张优秀作品起初被他疑心出自某位初出茅庐的小青年手笔,当评审结束,杨耀扬按耐不住好奇撕开糊住作者名字的白纸时发现,作者竟是每个评委都非常熟悉的老作者。“惊愕之余,我禁不住想,如果他坚持走的是—条传统、但又更重个人风格的道路,那这个奖是否就没有了?”杨耀扬发现,此次展览里沈尹默潘伯鹰谢稚柳等海派本土风格难见,各种书体类似全国展面貌的作品更多,上海书法“跟风”现象不言而喻,而缺的是树立自己面貌的“领头羊”。

孙稼阜指出,展赛的成功与否也要看作品高度。近些年的书法展赛包括国展中,一些较有成就的书法家久已淡出,积极参与的多是有各种诉求的新人,这种“新人展”的倾向是较难解决却实际直接影响展赛水平的问题。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如何摒弃功利性,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新出自己的个性风格,是值得书法创作者深思的问题。

编辑邮箱:scljf@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列报道】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评审”机制,评委们又是怎么说的呢!
青年书法家梁林波书法作品欣赏,感谢分享转发
【直击十一届国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初评第一天 ■《书法报》记者北京现场报道
浅析近年来的书法评审现状
第二届全国书圣书法大展获奖作品及作品形式分类
柳体也能上国展,评委留下一句话,很值得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