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饶宗颐先生远去,让我们追忆他在深圳留下的足迹

2018 年 2 月 6 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香港去世,享年 101 岁。深圳与香港仅有一河之隔,饶宗颐先生与深圳渊源颇深,他对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一直有种特别的关心和认可。

2 月 6 日上午,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尹昌龙在接受深晚记者专访时说,每次拜访饶宗颐先生,一讲起深圳,饶先生的眼睛里总会流露出特别的感情。从 2001 年深圳读书月首开读书论坛,饶先生欣然受邀作为首位嘉宾;到 2009 年为深圳读书月题写贺词 ' 书香十年 ';再到 2011 年《清晖集》、2013 年《饶宗颐书画大系》的出版,饶先生在深圳留下了让人无比怀念的足迹。

▲ 2013 年《饶宗颐书画大系》深港媒体见面会

曾为深圳读书月题写贺词 ' 书香十年 '

说起饶宗颐先生与深圳的联系,尹昌龙不假思索地用三句话概括:饶先生与深圳的感情非常深,他对深圳文化支持力度非常大,他对深圳的文化态度非常认可。这三条,是他想起饶先生来,印象最深的三点。为什么饶先生对深圳会有如此特殊的感情?尹昌龙表示,深圳与香港从地理距离上离得非常近,深圳对文化的重视,以及这么多年来树立起来的文化态度,让老人家深受感动,并因感动而产生很深的感情。另外,深圳展现的勃勃生机,也让饶先生感受到中国巨大的变化。

▲ 2017 年 ' 选堂文翰 饶宗颐教授学术艺术著作展 '

2001 年 11 月 10 日,深圳读书月首开读书论坛,饶宗颐先生作为首位嘉宾,莅深演讲《中国学术与人文传统》,400 多位深圳市民第一次目睹大师风采,聆听大师声音。尹昌龙回忆说,在那天的论坛上,饶先生反复强调 ' 以文化人 ' 的观点,这也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演讲结束后,饶先生欣然答应做深圳读书月的特别顾问,当年深圳读书月组委会邀请的另一位特别顾问是金庸先生,这让读书月有了一个特别高的起点。

在 ' 深圳读书月 ' 发展的 18 年里,饶宗颐先生始终关心着这个年轻、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城市。2009 年 4 月,尹昌龙在香港跑马地英皇骏景酒店拜访了时年 93 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饶先生兴致勃勃地为深圳读书月题写贺词:' 书香十年 ' —— 2009 年,正是 ' 深圳读书月 ' 十周年。

尹昌龙回忆,当时饶先生十分高兴地对他说:'2001 年深圳读书月首开读书论坛,我作为第一个嘉宾演讲《中国学术与人文传统》,那时我还兼深圳大学教授,因此获得这个机会。转眼间深圳读书月已办了 10 届。再过两天是世界读书日,是所有读书人的节日,我祝贺各位读书人,希望大家把读书的事业继续下去。'

饶先生的话语朴实中透出凝重。读书确是一种事业,它是读书人的事业,又是社会公益事业,' 深圳读书月 ' 就是最好的注解。18 来不断推进,掀起一波又一波读书高潮。如今,读书月不仅成为深圳市民普遍认可的文化品牌,在全国也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 ' 高贵坚持 '。

▲清晖集

对在深圳出版的《清晖集》爱不释手

饶宗颐与深圳的渊源,不仅仅是读书月,还有他在深圳出版的一部部著作。

2011 年 7 月第 22 届香港书展上,饶宗颐先生 95 岁寿辰当天,他的诗词骈赋文集《清晖集》正式由海天出版社推出。饶宗颐先生虽不写日记,却有写古体诗的习惯。《清晖集》不仅是当代传统格律韵文的极致与绝唱,也是饶先生学养襟怀及人生履迹的再现。饶先生的游记、随笔、书信,甚或序跋文章,多以诗词歌赋形式表达唱酬,这在烟霞流溢的《清晖集》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示。

季羡林先生曾在序言中评价《清晖集》:是 ' 以最纯正之古典形式,表最真挚之今人感情 '。尹昌龙介绍,饶宗颐先生晚年,对这部《清晖集》爱不释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本书,并经常把这本书作为珍爱的礼物,送给来看望他的友人。

2011 年 5 月,由海天出版社推出的《饶宗颐书画册页丛刊》48 种在文博会上首发。这是国学大师饶宗颐书画作品的第一次大规模系统结集出版,饶宗颐亲自为丛书撰写了总序,其女婿、《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作曲者邓伟雄,则对书中所有书画作品进行了注解,并代表饶宗颐先生出席了首发仪式。

尹昌龙介绍,《饶宗颐书画册页丛刊》出版之后,他们觉得并没有过瘾。于是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的海天出版社,2013 年又酝酿了饶宗颐书画全集《饶宗颐书画大系》的出版。

2013 年 11 月,《饶宗颐书画大系》首发式 ' 深港媒体见面会 ' 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举行。记者本人,也有幸亲临现场见证。当天傍晚,已届 97 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在女儿的搀扶下出现在众人面前。饶先生的步履略显蹒跚,但精神尚可。饶先生话不多,大部分的发言由家人代为回答。当有人告诉饶宗颐先生,不久前深圳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 ' 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 称号时,老先生连说:' 好!好!好!'

《饶宗颐书画大系》汇聚了饶宗颐先生在 2013 年初以前的书法与绘画精品,收入作品 4000 余件约 7000 幅,是饶宗颐先生书画作品规模最大、最精、最权威的一次结集出版,可以让世人全面了解饶先生在书画艺术方面的最高成就。饶先生亲自确定每件作品,并特别为 ' 大系 ' 题写了总序,从这个意义上讲实为其亲编之作。

▲饶宗颐先生做客首届读书论坛

他为我们留下了文化的高度,精神的高度

尹昌龙说,饶宗颐先生在他的心中,就是一座高山。如今他离我们远去,世上恐再无大师。

饶先生的学识之深,没有古文献功底的人,其实是很难与他聊学术问题的。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对历史、考古、文学、经学、教育、书画等不同领域均有涉猎,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因此他才被誉为 '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饶宗颐做客首届读书论坛

尹昌龙敬佩饶宗颐先生的第二点,就是他的人品。尹昌龙说,饶宗颐先生的女儿饶清芬曾对父亲有一个评价:' 他是一个从里到外都非常干净的人。' 他的内心非常单纯,没有功名利禄的考虑;穿衣服也永远清清爽爽。紫金山天文台曾以饶宗颐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饶宗颐先生像个孩子似的跟我们讲:' 天上有我一颗星。' 饶先生像婴儿般单纯,透明,达到这个境界太难了。

让尹昌龙更为敬佩的是饶宗颐先生的那种雅趣,琴棋书画他样样都行。饶先生的书画好,古体诗写得好,古琴也弹的特别好,他就是我们讲的真正的文人。

尹昌龙说,让我们感到非常有幸的是,饶宗颐先生曾经与深圳有过那么深的渊源。在红尘滚滚的今天,我们能从饶宗颐先生身上,看到博学、雅致、干净。这些令我们敬重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他的逝世而远去。他永远是一座高山,为我们留下文化的高度、精神的高度,灵魂的高度。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见习编辑 吴瑶琪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念|饶宗颐先生书画作品欣赏
《清晖集》——转自三欸宅主人的网易博客“海天书话”
追忆饶宗颐先生
饶宗颐:“治学四论”也是智者的“人生四论”
18岁完成潮州艺文志,20岁被聘为大学研究员,101岁饶宗颐书作!
饶宗颐诗书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