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山水画中的“云”如何创作

苏东坡曾言:“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云是属于飘荡、游移、悠闲之类,忽而如涛流动;忽而聚密如团;瞬息万变。

苏东坡认为:“常形之失岁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所不知。”

中国画重在“意”字上,“虚实相映”、“以虚代实”,在艺术观念、艺术方法上,不着意于再现客观景物和表象的真实性。图“内涵之神”。云作为自然景观,它的自然美是别具风格的,与其他自然景象,统一在形象时空结构中,组成一幅写意图。

艺术的层面,越是自然的,似无法可循,但是,从自然的气象、境界、韵致、丰富画面的“意”、“象”方面来讲,可以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因而,要把握好云的画法,北非易事

云的概念常常和“云气”、“留白”的概念统一起来理解,体现在画面上多有利用空白的手法。这种意匠手段,慢慢的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文人画讲究清淡、无为、含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画厉来注重“意”,就是说它讲究的是一种意境,只要表达出这一层面,没必要一定要画出云的真实感觉。留“云气”,讲“留白”靠观众想象,联想去补充、拓展画意,使“无常形”的东西,在难以捉摸的视觉空间中引伸出无限的遐想。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云来烘托,格外清灵。把艺术的“运思”、“构想”等审美意识问题联系起来,千万不要拘泥于云的写实,似像非像才是写意的精髓。

在一幅山水画中,如果添加了云,会显得格外的独特、自然、畅达。意境创造“疏中密,密中疏”,与其说是画云,倒不如说是“借云发挥”。云无“常形”,形式构成不明显,所以常感到法在有无之间,这里的云气变化,是在没有一定程式、规范中包含着“常理”。

清华翼纶《画说》中不但从整体、精神意象上概括了云的神情,而且,对云烟一类表现,指出不能只是烘染勾勒而得其形,而要“贵求其神韵”,根据他这一美学观念,值得我们领会。他说:“天阴则烟霭重,而轮廓宜轻,天晴则轮廓稍重。”山顶穿雾而出如初起者,如欲睡者。然大风云起,如将飞出,夹山而行,和风则林木渐动,山色清明。晴云有瑞气,湿云有痴气,欲雨之云充积瀰满,将晴之云,游行无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雪峰:无常形而有常理
北海:造云山之大境 显万壑之雄风
云烟在山水画中的作用及表现意义
中外名人 ▏艺术名家 旷小津
叶维《写意山水画技法十二讲》第六讲云法(香山梦辑转)
施云翔山水画艺术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