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韦绝簃 | 邹老,振亚先生

编 者 按 


邹振亚先生是山东书法篆刻事业的重要组织者,改革开放之初山东书法篆刻界代表人物之一。邹振亚先生道德文艺历久弥馨,魅力恒久,“清风骨峻”君子之风,堪称我辈楷模。明年,是邹振亚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逝世十八周年。抚今追昔,于剑波有感于斯文。








邹振亚先生2002年12月29日清晨于补读书屋题签(图片取自《韦绝簃作品集》)

           
邹振亚
山东福山人
1931.2 - 2003.5.12

邹振亚(1931.2-2003.5.12),本名李靖华,字振亚,笔名李谦益,別署韦绝簃、补读书屋主人。山东福山人,1931年生,1944年入伍,1946年开始从事文艺エ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理事、山东印社社长等职。出版专著《韦绝簃碎笔》、《韦绝簃印蜕》等。2003年辞世。2008年为纪念邹振亚先生去世五周年出版《韦绝簃作品集》。

▲ 1994年邹振亚先生书赠于剑波《登高壮观天地间》(平和堂收藏)

▲ 背景音乐选取喜马拉雅巫娜古琴《飞升》

邹老,振亚先生

/

于剑波

有人说,“凡是认识邹振亚先生的年轻人,无不受到邹老的教益。”

这话,我深有体会!

我在青少年时期从事体育运动,之后在体育系统工作。由于职业的原因,我深知自己读书太少,幸而从小就深受祖父与父亲的影响,喜爱书法,上学和工作后也没有丢掉对书法的热爱。古人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也算是幸运,在我彷徨之际,遇上了我最重要的也是永生难忘的引路人,让我真正地走上了书法之路。他们是魏启后先生与邹振亚先生。魏启后先生的艺术观、人生观启迪了我“观”艺术、“观”人生。从魏老启后先生那里我明白了我该干点什么,我能干点什么!开始慢慢了解自己,了解书法。邹振亚先生,很多人称他为邹公,我岳母孟女士与邹振亚先生曾是同事,邹振亚先生是我的长辈,我称他为邹老。

▲ 魏启后先生与邹振亚先生(图片取自《韦绝簃作品集》)

我最早认识邹老是1991年。那时我在山东省体育技术学院工作,院党委书记于阳周先生与邹老是老朋友,当时省书协有个赈灾义卖活动,阳周书记派我去购买。赈灾作品打包义卖,每包四十幅,一千元一包。我受单位嘱托共购买了两包,其中有魏启后先生的四尺作品,我印象很深,写的内容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霸气外泄,势不可遏。还有宗惟成、陈左黄、邹振亚、梁修、陈梗桥、朱学达等名家作品,这些作品作为对外交流的礼物馈赠给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这次购买赈灾作品,也是我第一次认识邹老。

邹老说话与不说话都面带微笑,说着一口胶东话,慈蔼温馨的语调,坚定而柔和,有一股神秘的亲和力。看到邹老忙碌的工作状态,我不忍打扰,交接完作品之后就离开省书协办公室。

1993年12月,单位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山东省体委系统书画作品展”,邀请魏启后、邹振亚、韩庆生、于健伯、李向东、王熹、李杭等先生评选作品,评选之后举行了笔会。第一次见到邹老创作,写的多是少字数的大篆,写得极其严谨而又彰显空间之美与风骨之力。邹老的字如其人,清雅!

1993年12月邀请书画家评选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省体委系统书画展

魏启后先生、邹振亚先生等书画家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省体委系统书画展作品评选

1994年春天,我与爱人黄莺去省文联宿舍邹老家拜访。进入邹老的家,仿佛到了老字号的古旧书店,几个房间都是“书房”,行走必须侧着身,看不到墙面,也不见地面,四壁图书或字画,其中有沙孟海题写的“韦绝簃”,还有一件“闲谈莫过十五分钟”的小条,充分验证了邹老《韦绝簃碎笔》所说“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的读书精神。对邹老来说最珍贵、最需要的是时间与读书。与其说这是邹老的执着,不如说是心灵的渴望,单就这种纯粹的治学精神,就充满着人格的魅力,这种力量令人动容。邹老的家是我见过的最饱满的“书”家,室内弥漫着旧书的味道,在这种氛围中只适合谈文学艺术。我竟然一时没有什么话题,便拿出我的书法作品与一些印蜕,有临摹,也有所谓创作。邹老看的很仔细,然后微笑着对我赞赏了一番,赞赏的话已经忘记了,但接下来说的话铭记于心。他说:“你多去魏老与韩庆生那里,多向他们请教。你认识他们吧?”我说:“认识,我一直向他们讨教。”邹老接着说:“你还要多读书,对经典文章要熟读,甚至要背过。在做学问方面多去请教梁修先生,他写的也好。”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邹老以自己读书之法教我如何读书,让我开始明白读书积理,之后便励志多读书。从此,我清晨四点起床,读书背书,不求甚解,六点临池,寒灯酷暑,一往情深。邹老的人格魅力和鼓励引导坚定了我走书法道路的信念。


▲ 沙孟海题“韦绝簃”

▲ 邹振亚先生1990年出版《韦绝簃碎笔》

▲ 邹振亚先生《韦绝簃碎笔》扉页签名

邹老在主持山东省书协工作期间,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孤注一掷而无怨无悔!他组织主办了系统的理论工程,组织召开的国际书学专题研讨会在海内外引起深远影响,对推动当代中国书法的深入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挖掘保护山东摩崖石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1984年至1991年的七年中,邹老经过充分而周密的组织、协调、筹备,先后举办了“云峰诸山北朝刻石学术讨论会”(1984年,掖县,今莱州)、“中国汉碑学术讨论会”(1988年,泰安、曲阜)、“中国北朝摩崖刻经书学讨论会”(1990年,邹县)和“中国秦刻石书学讨论会”(1991年,济南)等。这些专题研讨会影响巨大,包括日本的梅舒适、种谷扇舟、韩国的金膺显、崔泰默以及中国台湾省与香港的书法家也参与了研讨会。海内有近二十个省、市、区的书学理论家、碑刻研究和考古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这些专题研讨会分别编辑出版了《云峰刻石研究》《汉碑硏究》和《北朝摩崖刻经研究》等论文选集。这一系列专题研讨会是碑刻研究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层次和水准很高的学术活动。特别是对于北朝摩崖刻经的研究,是自清代金石学者发现四山摩崖刻经二百多年以来,空前的一次系统梳理与研究。历史上虽有过记述,但如此系统全面的整理研究,确属创举。这在碑刻硏究和书学研究的历史上也是一次重大“发现与探索”的书学工程。不但空前,抑且恐将绝后。其学术影响力历久弥彰,当下这些专题论文集已是一书难求。

▲ 云峰山刻石国际书学研讨会论文集《云峰山刻石研究》(图片取自《韦绝簃作品集》)

▲ 汉代碑刻国际书学研讨会论文集《汉碑研究》(图片取自《韦绝簃作品集》)

▲ 主编中国北朝摩崖刻经书学讨论会论文集《北朝摩崖刻经研究》,邹老去世之后先后又出版了续集与第三集

邹老以善良、淳朴、真诚的心性感染着周边的人,感染着年轻人;他以热忱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年轻人;他对山东书坛、印坛不遗余力地奉献,令我辈钦佩与尊敬;他以国际视野开阔了一代代青年才俊的思路。

邹老与省青年书协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1984年12月参与并指导由省青联、省书协、省教育厅等六单位举办首届山东省青年“振兴中华”书法比赛。举办这个比赛,其目的是发现、引导、培养青年书法创作骨干人才,也为1986年3月成立山东省青年书协奠定了组织与人才基础。邹老在省青年书协成立前后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想必山东省青年书协第一任主席李向东先生也很有感慨!省青年书协从无到有,一直秉承前辈的工作热情与奉献精神,传承优良作风,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发现与提拔优秀青年,为山东书法发展输送人才。山东省青年“振兴中华”书法篆刻比赛,从第二届开始由省青年书协担纲,以后每四年举办一次,已坚持三十多年、成功举办了九届,成为山东省的品牌书法展览,2005年改为山东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不仅为全省青年书法爱好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全省书法创作带来持久的生机与活力。一大批书法菁英脱颖而出,成为山东省书法创作的中坚力量。

▲ 1991年邹振亚先生在山东省青年“振兴中华”书法篆刻比赛开幕式上讲话

▲ 1995年于剑波与邹振亚先生在山东省青年“振兴中华”书法篆刻比赛展厅合影存念

在我任青年书协主席期间,继承前两任主席优秀品格的基础上,在以魏老、邹老大格局、前瞻性思想的感召下,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结合地域特点,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充分利用邹老当年推动的山东书法理论工程所取得的成果,着力推动理论成果转化为创作,鼓励引导青年书法家到书法环境中去,深入考察山东汉碑、摩崖刻石,感受第一手资料。早在1987年,邹老曾写过一篇《谈山东书法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文章,梳理了山东古代书法概况,提出了开发、利用山东省书法旅游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在我看来这是极具前瞻性的思考。对书法艺术家、学者来说,书法旅游就是访碑,与碑刻原石近距离接触,甚至是零距离抚摸,自然会有新的发现。从2012年开始,由济南大学文化中心与济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办了“文化之旅·古代石刻艺术考察之济宁汉碑”活动;之后又组织了访四山摩崖刻经活动;省青年书协组织了访洪顶山摩崖刻经活动;访徂徕山摩崖刻经;访水牛山摩崖刻经等一系列访碑活动,并组织了访碑创作展,引起了省内外著名书家的关注,山东摩崖刻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书家学者的重视,从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很多青年书家对此,无不感慨邹老的前瞻性。

▲ 收录《韦绝簃碎笔》的文章《谈山东书法旅游资源开发》(拍图)

▲ 收录《韦绝簃碎笔》的文章《谈山东书法旅游资源开发》(拍图)

邹老的人格魅力还在于包容,他在山东省首届篆刻艺术展评审期间提出“兼容并包”的主张。无论写意还是工细的表现形式,只要创作有实力、有水平,就应得到鼓励;倡导不同风格、流派和不同艺术观点并存与发展;追求艺术的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鼓励个性发展,不逐流俗,反对“赶浪头、追时髦”。他呼吁大家摆脱急功近利的诱惑与困扰,摒除表面化与肤浅的作风,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邹老不追求时尚,对自己的艺术始终以“平正、朴实、清雅、蕴藉”为追求理想。邹老的书法篆刻艺术具有人格化的风格。文人气质笔墨化,作品充满书卷气。“不用当风立,有麝自然香”。如果理解了邹老这个人,想必也就感受到他的作品“体气高妙”的风格,从中品味到“清风骨峻”君子之风。邹老的金文,思摹经典,尤喜西周初期金文。他在临西周《作册折觥铭文》跋语中说:“···此为西周早期《折觥铭文》,用笔圆浑、结体凝重、字迹遒丽、章法得体。”这也是邹老推崇的金文。与原金文拓片相比,邹老的临作做了符合自己审美的调整,更强调了艺术性。他曾说过,他写金文着重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用笔、用墨的枯润与虚实的变化,表现线条的生动性;二是在字形上利用挪位处理,形成错落有致,避免状若算子;三是强调字的大小不一,体现出节奏感。读邹老金文,以方为主的造型蕴含圆浑,“不在方不离方”,是“刚健既实”风骨气质。邹老的楷书作品依然有与金文同调之感,于方劲中见圆浑。品味邹老楷书我常常想到,台湾诗人周梦蝶先生的书法。他们本是毫不相干的人,周公是避世之诗人,邹老是入世之书法篆刻家,但他们都具有文人终其一生人格修为的艺术境界,清雅至极,真!美!

▲ 1990年邹振亚临西周《作册折觥铭文》(图片取自第十期《青年书坛》)

西周《作册折觥铭文拓片》(图片取自《殷周金文集成》第六册)

邹振亚金文创作中(图片为优酷视频截屏)

▲ 1993年邹振亚楷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图片取自第十期《青年书坛》)

▲ 周梦蝶楷书《天窗》(图片取自《周梦蝶诗文集》)


邹老是青年人的好导师,他的思想与学术理念以及艺术眼光已经深入人心。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为突显学术性,创办了具有资料性与学术性相融合的会刊《青年书坛》。刊物设立“书法文献”(山东境内的书法系列文献资料)、“遗韵”(已故山东著名老书家)、“专题临摹”、“经典解读”、“民间借鉴”、“书坛菁英”、“学术空间”、“齐鲁风”等栏目。引导山东书坛菁英根植传统、崇尚学术、锐意探索、勇于创新的书法风气。在邹老去世十二周年时,在《青年书坛》第十期的“遗韵”栏目中推出两篇纪念邹振亚专题文章,一是陈靖与党现强采访范正红谈邹振亚的文章,另一篇是吕金成写的《论邹振亚和他的书法篆刻艺术》,来怀念这位为山东书法作出巨大贡献,为年轻书家指引方向的学者。

▲ 第十期《青年书坛》

▲ 第十期《青年书坛》遗韵栏目刊“邹振亚专题”

第十期《青年书坛》遗韵栏目刊“邹振亚专题”

邹老对山东书法有着非凡意义的贡献与价值!他的艺术观与学术成果将会泽被后世,无论是否认识邹振亚先生,无论是否是年轻人,无论是倾向古典的还是倾向现代的,都在感受邹老的教益和福泽!

▲ 1996年邹振亚金文《克己复礼》(平和堂收藏)

▲1994年 邹振亚赠于剑波印蜕(平和堂收藏)

▲1994年 邹振亚赠于剑波印蜕题款(平和堂收藏)

▲ 邹振亚赠于剑波印蜕“诗境”(平和堂收藏)

▲ 邹振亚篆刻“致知在格物”印蜕、印面、边款(图片取自第十期《青年书坛》)

▲ 邹振亚篆刻“君子立身务修其本”印蜕、印面、边款(图片取自第十期《青年书坛》)

作者简介

于剑波,署名修亭,平和堂。济南大学文化中心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主席、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  上 新    」

于剑波


署名修亭,别署笃斋、风斯在下居、立石草堂、平和堂。山东莒县人。现就职于济南大学。从事中国书法、中国画、篆刻研究四十余年。近十余年来,注重书法文献资料的借鉴,沉迷于新出土文献资料的研究,多次对山东摩崖刻石、刻经实地考察。其艺术崇尚“格局、力与美”,追求“大气、古拙、朴素、典雅”的境界。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委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主席、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

出版《于剑波书法》《修亭心迹》《草书集字东坡词》,主编《中国书法教程》,编著《楷书卷》等。


《于剑波书法》

出       版 | 山东美术出版社

封面题字 | 于剑波

英文翻译 | 许   刚 

日语翻译 | 高晓旭

摄       影 | 李   勃

版式设计 | 于若雪

装帧设计 | 济南一品堂创意设计发展有限公司

制版印刷 | 济南继东彩艺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 787mmX1092mm  8开  36.5印张

字       数 | 100千字

书籍用纸 |  170g高阶映画德国进口特种纸

装帧形式 |  中式豪华精装画册  8开布面精装+书函(布面套盒)

书籍重量 |  4kg

印刷设备 |  德国海德堡8色印刷机超高清精印

版       次 | 2019年8月第一版  2019年8月第一次印刷

书       号 |  ISBN  978-7-5330-7517-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 102992 号

定       价 | 332.00元

友情售赠

1.豪华精装《于剑波书法》扉页签名(毛笔)+扉页四字吉语+国内包邮=332元

2.豪华精装《于剑波书法》扉页签名(毛笔)+扉页四字吉语+四字吉语作品(或斋号,四尺对开)+ 国内包邮 =600元

微信订购


关注修亭心迹公众号

文字与图片为修亭心迹

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邹振亚书法
君子以同道为朋——深切怀念邹振亚先生
【翰墨楚风】首届当代书法精英提名展 —『山东 』邹方臣
文人气度,学者风范|顾亚龙及其书法艺术品读
刘锡山:雄才豪气任纵横
书家最妙是诗人 ——张百行书法、诗词浅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