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媒:人类移居小行星带或更可行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19日发表了题为《天体物理学家说,人类有可能在未来15年内移居到这个漂浮的小行星带殖民地》的报道,作者为布兰登·斯佩克托。全文摘编如下:

我们应该在矮行星谷神星周围建造一颗人类栖息的“巨型卫星”(太空殖民地)吗?这比听起来更有道理。

如今,航天机构和充满幻想的亿万富翁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一心一意地要在地球轨道之外为人类寻找一个新家。火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候选地,因为它离我们比较近,有24小时昼夜循环和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层。然而,有一个航天学派认为,殖民另一颗行星——任何一颗行星——太麻烦,不值得。

1月6日发表在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的一篇新论文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反建议:抛弃红色星球,转而在矮行星谷神星周围建立一个巨大的漂浮栖息地。

在这份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中,芬兰气象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佩卡·扬胡宁描述了他对一个由数千艘圆柱形航天器——所有这些航天器都连接在一个圆盘状的框架内,永久围绕谷神星运行——组成的“巨型卫星”的设想。谷神星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他写道,这些圆柱形栖息地每一个可以容纳5万人以上,支持人造大气,并通过自身旋转的离心力产生类似地球的重力(这一总体思路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被称为奥尼尔圆筒)。

为什么是谷神星?扬胡宁写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与火星相当,这使得旅行相对容易——但这颗矮行星还有一个巨大的元素优势。谷神星富含氮元素,这对形成环绕轨道运行的定居点大气层至关重要(地球大气中的氮含量大约为79%)。定居者不是在这颗小行星表面建立栖息地——谷神星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13——而是可以利用太空升降机把这颗行星上的原材料直接运送到他们在轨道上的栖息地。

这种在轨生活方式还将解决扬胡宁在火星表面殖民概念中所看到的最大限制性问题之一:低重力对健康的影响。

扬胡宁在电子邮件中说:“我担心,由于火星重力过低,在火星上生活的儿童(就肌肉和骨骼而言)不会发育成健康的成年人。因此,我想寻找一种替代方案,既能提供(类似地球的)重力,又能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

即便如此,一位外部研究人员指出,扬胡宁的建议也有自己的限制性问题,它有可能阻碍成功殖民谷神星。

根据扬胡宁的建议,谷神星巨型卫星的每个圆柱体都会通过自转产生自身的重力;每个圆柱形栖息地的长度约为10公里,半径为1公里,每66秒完成一次自转,以产生模拟地球重力所需的离心力。

扬胡宁说,一个圆柱体可以轻松容纳约5.7万人,通过强大的磁铁,比如磁悬浮所用的磁体,固定在相邻的圆柱体旁边。

他说,这种相互关联显示了巨型卫星生活的另一大优势:可以在该殖民地的边缘无限期地增加新的栖息地圆柱体,从而实现近乎无限的扩张。

扬胡宁表示,“火星的表面积比地球小,因此无法为大量人口和经济扩张提供空间”,而谷神星的殖民地“可以从一个栖息地增加到数百万个”。

除了圆柱体和巨大的圆盘框架,这处殖民地的主要特征将是与圆盘成45度的两个巨大玻璃镜子,以便将足够多的自然光反射到每个栖息地。扬胡宁写道,每个圆柱体的一部分将用于种植农作物和树木,这些植物种植在从谷神星的原材料中提取的厚1.5米的土壤中。自然光将让它们茁壮成长。与此同时,每个圆柱体的“城市”部分将依靠人造光来模拟类似地球的昼夜循环。扬胡宁没有说定居点的氧气来自哪里。

扬胡宁说,第一批人类定居者可能在未来15年内开始前往谷神星。

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研究行星宜居性的天体生物学助理教授马纳斯维·林加姆说:“在最佳条件下,22年的时间表可能是下限,但我认为真正的时间表可能会长得多。”

来源:参考消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或在15年内移居小行星带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这星球环境或“比地球更好”,就在太阳系
科学家在太阳系找到其他栖息地,水、氧、氮资源丰富,比火星好?
人类将何去何从?太空殖民时代即将开启,这十个星体或可移居!
比火星更好?太阳系中发现新的“栖息地”,水、氧、氮资源丰富
【两篇】科学家在太阳系找到“栖息地”(谷神星)?上面有水、氧等资源,比火星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