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日,一本书,教你把生活过成诗


准点起床,准点上班,

同样的路线,同样的街景,相似的早餐,

然后,寒暄、工作、奔波,

再准点下班,准点睡觉。

就这样活着,

平凡,重复,没有惊喜和意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真没劲”

“混着呗”

“无聊透了”


现如今,有多少人就是这样浑浑噩噩地活着,没有情趣,没有活力,眉头紧蹙,麻木扑面而来。日子无法避免重复,生活难免雷同,我们总是向往着“诗和远方”,却又不住地抱怨着眼前的苟且,看不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听不到“晨起鸟鸣,夜半钟声”,更感受不到“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海德格尔曾说,“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然而在这个焦虑、浮躁、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活得太累,忘记去感受身边那些令人心动的美好,丢失了情趣,更失去了最初的诗意。那些古人从小就接触的“诗意”和美,有多少人一生也体会不到。


古人认认真真过日子,不经意就把平凡过成了诗他们的生活哲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精心编选七十九首宋诗,并收录八十八幅现代山水画大家傅抱石画作,用山水之美诠释宋诗的悠远之声,做成了这本《宋诗选:傅抱石插图珍藏版》,让为生存而奔波的我们,在诗画中寻得古人的生活哲学......



宋诗,被忽略的一万颗星



中国古诗不止于唐诗,宋诗取唐诗各家所长,在前人基础上精益求精,更求工整稳健,于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亚于宋词的地位。然而,它一直是被唐诗和宋词夹杀的存在。


宋诗更接近我们的生活



相比于“浪漫的”、“抒情的”、“激情的”的唐诗,宋诗是“现实的”,是“日常生活的”诗。它不像唐诗那样,侧重表现人生的不平凡,而是承认人生的平凡,并愿意表现平凡人生,平谈感情。譬如下面这首诗: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村居 张舜民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这完全是一首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诗,没有抒情,淡淡的日常景象,如水一般,可人生和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宋诗在题材上非常广泛,可以描写、可以叙述、可以议论,几乎无所不写。有春花秋月,也有暴风雷雨;有女子美貌,也有论画说书;有失恋失意,也有学习过程......我们常常生活中不以为然的,却常常是宋诗的选题。它对所有的题材一视同仁,所描写的范围更接近我们的生活。



宋诗,更能启发我们去热爱生活



试看下面这首诗,初看很平淡,再读却非常有意思。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第一句说吃酸梅酸得牙齿都“软”下去了,而第二句把芭蕉遮蔽窗户说成是“分绿”给窗纱,真是有趣。短短两句,就把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场景描绘得如此可爱、细腻又生动第三四句则说午睡醒来“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副闲适的样子首诗读起来,充满了日常生活的“趣味”,让我们突然感觉到,原来人生每一个平常的经验都蕴藏了这么多的“情趣”。如果说“情趣”也是人生的一种诗意,宋诗正是要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到处都充满“诗意”,充满“情趣”

再看这首诗: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南堂 苏轼


这首诗创作于苏东坡被贬黄州,也就是他一生最困顿失意的时期,可读来并没有太多浓郁的哀愁,反而有几分悠然自得。“诗人在南堂扫地焚香,闭门昼眠,竹席清凉如水,纱帐轻柔似烟。有客来,诗人从睡觉梦中惊醒,一时竟不知身处何处,只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由此可见,宋代诗人并不把人生看得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反而是“人生淡如水,却淡而有味,久而愈醇”,这样的人生观也更具启示。



傅抱石,被忽略的中国画巨匠



提起“齐白石”,大部分人都认识,可提起与之齐名的“傅抱石”却很少人知晓。殊不知,他曾与齐白石并誉为当时画坛的“南北二石”,是20世纪名副其实的中国画巨匠。


人民大会堂陈列的《江山如此多娇》出自于他的笔下。

傅老先生的画价惊人,他的作品《云中君和大司命》在2016年拍出来2.3亿人民币的天价,刷新了2016年度中国近现代书画全球拍卖纪录。

傅抱石 云中君和大司命 114×315cm 镜心 设色纸本 1954年

傅老是真正的以艺术为生命的画家。他的山水画画水、墨、色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而且用笔恣肆、凌厉飞动、元气淋漓、意境高雅。

以下为大师傅抱石部分画作 

《初春》,1957年

《江南春色》,约1960年

《苏堤春晓》,1963 年

《春雨西湖》,1963 

《春江图》, 20 世纪60 年代


《虎跑深秋》, 约 1962 年

《山水》,1945 年

《虎溪三笑》,1954 年

《登庐山》,1964 年

《西湖秋雨》, 1963 年

诗是语言的艺术,画是色彩的艺术。我们常说,诗中有画,诗是能言画,也是因为诗歌除了语言华茂,音韵协调外,也要色彩鲜明,画意盎然。


傅老先生的每幅画都充满诗意。他一生对诗词研究极勤,领会极深,学识极为渊傅。他从大量诗词佳作中吸取丰富营养,山水画以诗情动人,巧妙地把诗词所追求的美与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美结合在一起。以他的画为线索引读者进入宋诗中淡泊放逸的境界,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声色气韵,再适合不过了。



装帧,真真锦上添花


素雅精致的布面精装


配宽书腰,腰封是画作《平沙落雁》


开本为190*190mm,全书精心选编四部分诗文四时循序、山林河川、闲游逸趣、独处自观,当下流行的饮茶、隐居赏景等闲逸之风皆可在宋诗中窥见。

内页设计上,或是左边为傅老先生的画作,右边为宋诗,或是满幅傅抱石画作。

最用心的一处设计是,编辑们用红日代替数字为内容注释。可圈可点的设计感,在感受诗歌的美好外,还能在眼球的移动中遇到诗意。

除此之外特别邀请音乐人A.J. Alex & Yan One为此书配乐,配乐采用古琴/古吉琴/拔弦小提琴/月吉琴/口风琴 等多种乐器,素材和灵感来自他们的最新行旅即兴唱片《柳三世》;朗读来自青年主播张晓雅(女声)、郭鹏超(男声),随书配套独家音频,扫描二维码,即可听配乐朗读。


晨起鸟鸣,夜半钟声

陌上花开,池中鱼跃

晓风残月,紫陌听雪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月上柳梢,人约黄昏

 .....

除了这些美,

宋诗中还有智慧的快感。


无论春雨夏雷秋霜冬雪,无论高楼广厦陋室小屋,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穷,且温一壶闲酒,在傅老先生的画中,在宋诗中,去重温那些遥远又温暖的日常温情、生活乐趣,去唤醒那颗被压力裹住的诗心,去汲取古人的生活哲学,活得更淡定、更从容,更自在。


ps.

不得不说,纸张的触感拍不出来,

实物比照片还要美,值得收藏


还等什么呢?

还有比活在诗里,更让你心动的事情吗?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最美的宋诗,唤醒你沉睡的诗心
| 宋诗选:月上柳梢,人约黄昏【傅抱石插图】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里,如何拥有诗意的生活
那些富有书卷气的孩子,爸妈在给他们看什么?
穿越宋朝30天,一定要做的5件事
中国画家笔下的唐诗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