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畏寒怕冷,手脚冰凉?一个简单中成药,补脾肾之火,散五脏之寒

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身体虚弱毛病多,伸出舌头舌体胖大、齿痕明显、舌苔白腻?多半是阳虚了,送你一剂“补火”方,补足你体内的阳气,驱散五脏的寒邪,温暖你的四肢百骸。

中医认为肾阳是先天之本,脾阳是后天之本。脾阳虚生湿,肾阳虚生寒。寒与湿狼狈为奸,结合起来就是寒湿。

寒湿乃万病之源,所以脾肾阳虚的人,身体毛病就比较多。像是头昏、神疲、怕风、怕冷、咳嗽、痰多、纳呆、呕吐、胃痛、胃胀、腹泻、水肿、尿频、流口水、四肢麻木、颈肩腰腿痛等症状,就会经常出现。

怎么办呢?

补先天之肾阳,养后天之脾阳,养足你身体内的阳气,驱散你体内的一切寒湿,切断你体内的致病之源。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老祖宗的“补阳”妙方,叫作附子理中汤,出自南宋医学家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功能温阳驱寒、益气健脾

附子理中汤组成:附子(炮)、人参、白术(炒)、干姜(炮)、甘草(炙)

方中附子、干姜为君药。附子补火助阳、散寒除湿,干姜温胃散寒、燥湿降浊。附子补肾阳,干姜补脾阳,脾肾阳气充足了,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强健了,体内寒湿之邪就没有生存环境了,百病之源就被掐断了。

方中人参、甘草为臣药。人参大补元气,瞬间补足人体元气。甘草大补脾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本,补脾气以使人体从食物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元气。元气足,体内气机通畅,一能推动脾肾正常工作以升真阳,二能打通经络瘀滞以暖百脉

方中白术为佐药。白术燥湿利水而助运化,帮助后天之本脾胃化掉体内多余的痰湿,并将其排出体外,以避免痰湿与寒邪结合,阻痹体内阳气流通。

五药共用,先借助外力来补阳、散寒、除湿,再调补自身来强健脾肾,扶土以生火,则体内之“火”可源源不绝也。因此除了调理疾病外,附子理中汤还可以用来增强免疫、提升抗寒能力。

因为方中干姜能散胃中之寒,附子能补肾中之火,人参能益中宫之气,甘草能缓三焦之急,白术能燥脾土之湿,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利。所以该方常用来治疗胃寒、腹痛、寒湿诸症,如腹胀、呕吐、手足冰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不调、呕吐、腹泻、肠炎、结肠炎、肠痈、吐血、咽炎、气管炎等疾病,辨证加减化裁后效果很不错。

附子理中汤的中成药叫作附子理中丸,大家如果不方便喝汤药,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中成药调理。服用后若出现大小便增多的现象,说明身体在排寒,不必恐慌。一般服用两周左右,体寒就会得到明显改善,手脚也会渐渐变暖、舌头也会渐渐恢复正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
大爱中成药之四——附子理中丸
《病从脾胃生》4、阳虚,脾阳虚及其危害,“理中丸”;脾肾阳虚及其症状、“附子理中丸”
张仲景治“打呼噜声大”的经方!化痰湿,健脾胃,值得研究
一个古方,根治阳气不足!
祛湿补肾阳虚的中成药有苓桂术甘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真武汤、参苓白术散等,湿气重、肾阳虚的人群容易出现下肢水肿、腰酸腿疼、怕冷、舌苔白、四肢发凉、脉沉等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