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胡建中汤| 一个功效强大的方子

前胡建中汤

——一个功效强大的方子

一、前胡建中汤出处与方解

前胡建中汤出至孙思邈所著之《千金方》之中,本方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备急千金翼方》各出现一次。

第一出处:《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补肾第八

方剂组成:前胡(二两)黄芪(二两)白芍(二两)当归(二两)茯苓(二两)桂心(二两)甘草(一两)人参(六分)半夏(六分)白糖(六两)生姜(八两)

煎服法: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纳糖,分四服。

主治:大劳虚劣,寒热呕逆,下焦虚热,小便赤痛,客热上熏,头痛目疼,骨肉痛,口干。

第二出处:《千金翼方》卷第十八·杂病上胸中热第五‍

原方组成:前胡(三两),芍药、当归、茯苓、桂心(各四两),人参生姜(切)、白糖、半夏(洗)、黄芪(各六两),甘草(一两,炙)

煎服法: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纳糖,分为四服。

主治:主大劳虚劣,寒热呕逆,下焦虚热,小便赤痛,客热上熏,头痛目赤,骨内痛及口干,皆悉主之方。

本方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功效强大,两方药物组成一致,药物使用剂量变化较大,但所主治疗范围基本一致,第二方与第一方相比,多了“皆悉主之方”一语,使人较为迷惑,笔者曾在公众号“百合病条文辨析(附案例)”一文中对“悉”进行过详细的论证应为“劳”,因此此句应为“皆劳主之方”,与其主治“大劳虚劣”相对应。结合第二方的药物用量来看,第二方的功效与所主之病比第一方所主之病急、重,为救急之要方。

二、古中医理论中建中与理中的论述

李可古中医学术思想提出了疾病治疗的根本原则即保胃气顾肾气,二气之中中气为两气之重点。古中医理论方剂中大致存在两大方系,即理中汤系和建中汤系,这在《伤寒论》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如何从理论上来系统认识这两方系呢?

理中汤的出发点是运中气的旋转升降来恢复四维的升降,所以成为理中汤,而建中汤是运四维的升降来恢复建立中气的旋转升降,这两个方系的立方思路与方法体现了人体四维与中气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四维能运转正常之的在中气,中气强则轴转而轮运。但是我们且不可认为中气为重点而忽视四维,中气升降正常的动力根源则来源于四维的正常运转,因为只有四维旋转火才能生土(这是前胡建中汤放在《千金方补肾篇》的理论基础),土的力量源泉才能接续,土厚则涵水,中气才能更加强盛,四维运转才更加顺畅。中气的根源在四维,四维动力又系于中气,这个辩证思维就是古中医理论的重要思维模式。

理中汤重在运中气以理四维,重在理,建中汤则是重在运四维重建中气,重在建。此时可以看出,理中汤与建中汤的运用是取决于中气的强弱。

理中汤系列的应用时中气较强时,此时仅仅是病的初期阶段,中气与四维之间也仅仅是运转停滞,中气还能实现对四维的统驭,停留在寒湿困中气,以理中气为最恰当。

在建中方系的应用时,中气较弱,中气不能统摄四维,四维贼害中央,肺金收敛之气变弱,胆木之气不能顺降,前者水源断绝,后者火源断绝,胆木与心包火气逆升而不降,火不能生土,土不能生金,同时乙木升则无源,木郁风生,风者百病之长,五脏之贼,则更加贼害中气。总之,中气极度虚弱时无法实现对四维的统驭,此时升降塞闭,水火分离,此即是虚劳之根源。具体可以参阅《彭子益医学丛谈虚劳问答篇》。此时的中气极度虚弱,若以理中汤系应对,则理中气可将原有的极度虚弱的中气更加离乱,病情加重,此时不可用运中气而理四维之法。

建中方系首要建,其实是重建的意思,即中气极度虚弱,运用理四维而重建中气,此为建中的应有之义。《伤寒论》中小建中汤即是此意。但是小建中汤运用之时仅仅局限在升降,虽然功效强大,但失之在简,无法统驭疾病。后人的前胡建中汤则概括四维之法,方剂中所用药物虽平常,但相互组合配比之后则功效强大,笔者试析之如下:

前胡:气味苦、微寒,无毒。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别录》)。本方取其主胸胁中痞,心腹结气,下气之功效。大致中气极度虚弱,水火分离,必然气逆升,必然胸胁中痞,心腹结气,前胡下气功效主降气,即降肺气。

黄芪:《神农本草经》云补虚,升脾经。

白芍:降胆经。

当归:升肝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论其煮饮则能四达以行诸经。

茯苓:《神农本草经》云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降相火。

炙甘草:补中气,而不是理中气。

人参:《神农本草经》云主补五脏。

半夏:降阳明。

白糖:补中气。

生姜:解表通营卫,去中气四维旋转之滞涩。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归、芍药升肝降胆为一圆运动,黄芪半夏为升脾降胃为一圆运动,茯苓降相火,前胡下气即降肺气,人参主补五脏,白糖和炙甘草补中气,中气四维升降复转,则必然带动营卫合,生姜表通营卫通滞涩,则此方集中综合体现了运四维以建中气之方法,体现了重新建立中气的本意,方剂配合严谨

三、临床拓展应用

我在临床上使用该方频率极高,现就对于两方的使用分别予以说明。

第一方的常用剂量为:前胡30g  黄芪30g  白芍30g  当归30g  茯苓30g  桂心30g  甘草15g 人参10g  半夏10g  白糖90g  生姜125g

本方以黄芪建中汤为基础变化而成,药物剂量平和,虽名为建中,但是却列在“补肾篇”中,补后天而救先天之法,亦是行轴运轮之法,用药平常,但是其暗含中医基本原理,体现中医气化之意,读者若能从根本上理解本方的立方原意,即可感知中医气化理论的神奇。本方在临床功效上功能强大,应用范围广,药性平和稳定,实为不可多得之良方。

具体使用案例分析如下:

一:李某福,男,57岁,2021-12-15。

肺癌术后化疗6次,脱发胃口极差,大便多日不解,口干乏力,虚弱不能独立行走,双脉数,舌绛红无苔。予以下方:

黄芪90g  前胡45g  桂心30g  白芍30g  当归30g  茯苓30g  炙甘草30g  生晒参10g  半夏10g  生姜125g  麦冬30g   7剂

服药至第二剂,大便自通,继服则食纳渐佳,7剂服完可自行走动,后以肺癌治则进行后续治疗。按:癌症术后,患者本气已伤,再加上多次化疗,对患者身体造成了极大伤害,应视为劳伤身体,大劳虚劣,则主以前胡建中汤。本方应用于放化疗患者百余例,均在7剂之内即可恢复患者的脾胃功能而消除诸多症状,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二、韩某民,男,62岁,新疆乌鲁木齐人,2021-6-12。

双脉沉、涩、结代,舌淡、瘀,便干,每天一次,面红,右侧肢体不利,2016年发病,西医诊早搏,三高,服用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

诊断:痰湿内阻。

予以下方:

一、制附片45(5-90) 干姜60  炙甘草60  三石各30  山萸肉90 党参45  五灵脂30  半夏65  续命煮散14(包)黑木耳15  肾四味各30  白术45  茯苓45 泽泻30  怀牛膝30  沉香10(后下)  肉桂10(后下)  砂仁30(后下)生姜45   大枣12枚  14剂旬7

二、黄芪90  前胡45  桂心30  白芍30  茯苓30  当归30  炙甘草30  生晒参10  半夏10  生姜125  麦冬30  9剂。

患者年高,应用重剂治疗时,需要辅以补益之法,可广泛应用于体虚、年高患者而采取攻补兼用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应用重剂治疗时而引起腹撑、腹胀等不适症状,为疾病的快速治愈提供后勤能力的保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我在临床上治疗心脏病、各类肿瘤以及年高患者时均采用攻补兼用的方法,普遍采取七攻三补的方法,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攻补比例,前胡建中汤补后天而救先天的功能正好适合。

第二方的常用剂量为:前胡45g,芍药、当归、茯苓、桂心60g,人参、生姜(切)、白糖、半夏(洗)、黄芪 90g,炙甘草15g。

本方与第一方药物组成一致,仍然以黄芪建中汤为基础加减而成,但是在剂量上的变化较大,特别是半夏和人参的用量远远大于第一方的半夏和人参用量,人参大补脾土,半夏顺降阳明经气,此方放在胸中热篇,由此可以推断出此方主要用于五脏虚劳而导致邪热客于胸腔而引起的上焦诸多症状,它与承气汤证有着相似的功能,但是承气汤证只攻下阳明腑实的有形燥屎,恢复中气的升降而使阴阳相接而病除,亦是轴运轮行的圆运动恢复,攻下之后需以糜粥将养胃气来善后。而此方大补中土,使用重剂半夏顺降阳明经气来恢复中土旋运之力而达到轴运轮行的目的,将上焦邪热引入阳明通道外排而病除。

潘某平,男,47岁,2023-3-17。二阳后身体发热多日,输液治疗后发热近一星期才逐渐褪去,平素脾胃不适症状较多,热退之后,饮食极差,大便干结,5日未行,夜不能寐,小便黄、少,面潮红,心急意乱,时自言自语,脉洪数,舌苔黄白相间腻,身乏无力,稍有行走即感体力不支。

予以下方:黄芪90g,前胡45g,芍药、当归、茯苓、桂心各60g,人参90g,半夏(洗)90g,炙甘草15g,肉苁蓉30g,生姜(切)90g,白糖90g。

上方一剂而病退大半,连服5剂而愈。

结语:人体一气周流,所有的疾病均为本气自病,中医气化之理是辨病、治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圆运动理论是中医重要的思维方式,两者有机的融合是中医医生建立中医思维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前胡建中汤以恢复中气的升降来恢复四维的正常升降,以轴运轮,轴运轮行而五脏安和,疾病自去。可叹药王之后,谁人能识能知此方乎?熟悉和掌握前胡建中汤的应用,可以帮助读者来系统的体会中医气化的原理,智者识之!

恩师李可常教导,中医的传承重在发现而不是发明,充满智慧的先贤早已将中医理论完美的诠释并成书传世,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已经近乎完美无缺,去聆听,去挖掘,去发现,为未来中医学者快速走进中医之门找到捷径,为我辈传承之要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初稿)(第9页)
中医方剂苏子降气汤配方组成:苏子10克、半夏10克、前胡6克秘方
黄芪五物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四)
许家栋:厥阴法中蒙尘之宝珠---前胡方阵详解 | 26000字讲义分享(一)
仲景经方六病表之正药解析 许家栋
前段时间听一个老中医讲:“节段与方剂的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