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案】第208期 • 虚寒腹胀案

Oct 19


每周一案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案第208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虚寒腹胀案。

  虚寒腹胀案  

汪某,女,65 岁。腹胀满,时有隐痛,反复无常,多年未愈。

【一诊】2003年9月13日。腹满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喜温喜按,进热饮食则舒,中虚内寒之故;中虚气血生化不足,故见神疲乏力;化源不足,则气虚无力提擎脏腑,则胃下垂,脾虚不运,胃虚不纳,则纳谷呆滞,故腹满时痛;舌淡,苔薄,脉沉细迟弱。

【中医诊断】虚寒腹胀。此属脾胃虚寒,运化功能减退所致。即《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谓“脏寒生满病”。

【治疗】宗《金匮要略》“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用理中汤加草果、厚朴等治之。

【方药】党参30g,白术12g,干姜6g,草果15g,厚朴12g,黄芪30g,枳壳12g,木香6g,炙甘草6g,水煎服,1日1剂,3 剂。

【二诊】2003年9月17日。腹满减轻,食纳稍增,续进原方3剂。

【三诊】2003年9月22日。中虚内寒基本解除,食纳转佳,小腹微有坠胀感舌淡,苔薄,脉沉细缓。中气未复,拟补中益气法,并嘱做深呼吸,收腹并提肛,反复多次,每日早晚必须做1次,以期下垂之胃升提,达到治愈胃下垂之目的。党参30g,黄芪30g,白术12g,炙升麻、柴胡各10g,当归12g,枳壳 15g,木香6g,炙甘草6g,艾叶15g,水煎服。1日1剂,20 剂。

【四诊】2003年10月 13 日。小腹坠胀感又去,食纳、精神尚可,舌正,脉缓。投补中益气丸结合提肛法,续治3个月,以巩固疗效。

【五诊】2004年2月11日复查,已无胃下垂之征,停药治疗。2005年5月1日随访,一切恢复正常,未见复发。

按 语

腹胀满,即腹满,指腹部有胀满之感的症状。腹满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寒实、实热、宿食等所致,虚证多由脾胃虚寒(中虚内寒--脾阳虚)所引起的阳虚失运之症,阳虚则寒,失运则气机失畅、生化不足,故出现一派虚寒胀满之症,本案皆是。寒者温之,虚者补之。治疗重在温补脾胃,首选理中汤加味,用理中汤(参、术、姜、草)温脾胃、理中气;重加黄芪、枳壳补气升陷,有助于胃下垂提升;加草果、厚朴、木香温脾化湿,理气止痛。提肛法能增强腹肌收缩力,促使下垂之胃上升。内服药与自我功能锻炼动静结合,更能提高疗效。

小测试

01

本案病机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虚寒腹胀。此属脾胃虚寒,运化功能减退所致。即《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谓“脏寒生满病”。

02

本案的治则治法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宗《金匮要略》“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用理中汤加草果、厚朴等治之。

03

腹胀满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腹胀满,即腹满,指腹部有胀满之感的症状。腹满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寒实、实热、宿食等所致,虚证多由脾胃虚寒(中虚内寒--脾阳虚)所引起的阳虚失运之症,阳虚则寒,失运则气机失畅、生化不足,故出现一派虚寒胀满之症。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同学们是不是对虚寒腹胀案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图图有话说

<END>

编    辑 | 郑笑笑

校    对 | 张佳欣

主    编 | 张佳欣

总    编 | 齐天岳

(参考书目:选自冯石松主编

《杏林耕耘治验录》

人民军医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寒散胃病一治必愈绝方:附子6克,肉桂4克,干姜10克,苍术10克 厚朴6克,白芍15克,红花10克,元胡12克 枳壳10克,米壳4克,吴茱萸10克,黄芪12克。脾胃阳虚或者阴寒痼冷者,用胃寒散都颇有奇效。
老蔻丸:一个很少有人推荐、很少有人使用的中成药
【金匮要略】第十章 第3条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题
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效方(一)
『不传秘方』胃下垂二十剂痊愈枳壳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