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会展专业学习的十项主张


新学期伊始,又一批会展专业的学生加入到会展大家庭中来,尽管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毕业后不会从事这个行业。关于行业就业率的争辩不是今天的主题,暂且不论。


我个人并不喜欢所谓的行业就业率统计,但却支持一个观点:要尽力把那些热爱活动和会展又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留在这个行业,否则也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何况,当前国内许多会展业界人士对会展产业和会展教育还理解太窄。这也正是我们聚集力量打造“活动研究”平台、力推活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2009年开始,每年我都会给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做新生宣讲,大致的思路都是“会展产业-职业机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专业学习”。每次宣讲完,同学们都会热血沸腾,对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期待。但很可惜,因为专业师资、课程设计、校企对接、实践安排与个人技能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总有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会在接着的几年里逐渐减退或发生转移。


与整个中国高等教育一样,会展教育也存在许多天生的缺陷和障碍。综观目前全国的会展教育发展水平,问题仍然很大但整体进步迅速,许多院校都在教学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更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专门从事会展教学与研究的专业教师,而且师资的整体水平在近几年有明显的提升。


面向会展专业的学生,从一位会展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只能说不管教育发展和学校环境怎样,我们老师都会尽全力,不断营造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所谓“扶上马送一程”,但更多的还是要靠大家自己。关于接着几年的专业学习,我想给会展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提出10个建议。


1.充满激情

从事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肯定是莫大的痛苦。同样,学习会展就要热爱这个专业和行业,包括它所有的优点及缺点。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放手。同学们尤其是那些高考调剂过来甚至压根就没有对会展有过任何关注的同学要特别注意。

会展和活动职业有其特殊的魅力,其最大吸引力可能在于成功组织(或协助组织)一个活动后的成就感。

这里有一张解释力很强的图片:



2.博览群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有多发达,我们都应该坚持阅读。用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的观点:很多人都忽视了读书其实是性价比很高的事情。

会展和活动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是非常综合性的,要成为杂家和专家,就必须经常阅读。何况,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3.训练心智

心智模式是植根于人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它决定了我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做出的相关结论。只有不断训练和修正心智模式,我们才能突破习惯思维和已有知识的局限,变得更有创意和更加包容。

在低层次、僵化的心智模式里,人会变得无力、悲惨、比完整的人逊色。而在一个更高层次、广阔的认知世界里,你会发现自己就是整个宇宙,你的内心会越变越强大,而且是真正有根有基的强大,不是自负(E.F.Schumacher, 1977


4.活动思维

会展专业的同学们,你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毕业后就是要进会议公司、展览公司或专业会展中心的,更广阔的天地是活动行业,也就是我个人所理解的大会展业。活动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婚丧嫁娶到升学就职,从商务会谈到政治集会,从文化艺术活动到亲朋好友间的各种聚会……

从2006年开始,我提出中国会展教育应该在活动管理的框架下来进行重新思考(注:会展设计有其特殊性),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该参照活动管理知识体系(EMBOK)来设计,并将其付诸教学改革的实践,事实证明是成功的。但要注意的是,每个院校需要有自己的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

其实,活动思维是一种高于会展的平台思维。


5.系统学习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与从事会展行业的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会展专业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不考虑综合素质等个体因素,我的答案仍然是“专业”,专业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的实践技能。

国际上有一批学者和专业机构围绕活动管理知识体系(EMBOK)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思考,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会展专家,就去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训练相关方面的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包括会展高等教育在内,目前的中国会展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很好地解决一个关键性问题——知识、技能与能力(KSA)在课程及实践上的合理分配与结合。我个人期待在这方面会有好的实证研究成果出现。


6.乐于研究

毋庸置疑,会展经济与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这并不说明会展和活动行业没有理论,相反就是因为缺乏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有直接指导作用的优秀研究成果,以及缺少好的思想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会展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另外,我一直认为会展专业的本科生也应该上一门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而且在我先后工作的两所学校已经成为现实。其实,对于本科生来讲,阅读《研究是一门艺术》之类的书就很好,关键是掌握一套科学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范式。其实,这本应成为会展科班出生的学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如果对活动研究特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下面两本书:




7.勤于写作

写作能力是对自己的思考与积累或对外界的信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和组织的能力。我曾经和业界的几位朋友谈到,现在会展业界能做、能说的人多,但能编会写的人很少。在内容营销(Content Marketing)盛行的今天,文案写作能力强的毕业生想必是非常受欢迎的。

然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只能通过长期训练来实现,尤其是要将文案写作融入到实践项目的操作中。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大多数院校会展专业的课程中都有一门课叫《会展文案》或《会展文案写作》,有的院校还会另外开设《商务应用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各位同学要认真对待这些课。


8.学好英语

英语是国际普通话,这一关会展专业的同学一定得过。我个人认为,语言学习无极限,对于会展专业的毕业生,过的标准是“专业词汇精通,阅读较快、能听得懂、口语流畅,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能力”。

但我们千万不要舍本逐末,整天抱着英语书籍,甚至在其他课上也在看英语。实际情况表明,这样的同学为数不少。要知道会展行业向来不缺专业的英语人才。  


9.参与实践

这一点不用多讲。

但我还想给会展专业的同学们两个锦囊:

一,不要仅仅寄希望于学校统一组织,因为实践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哪怕是自己去看一个展览会或参加一个社区活动,只要我们用专业的视角去思考,仍然会有所收获;二,要尽可能在读书期间完整地参与组织一个活动,即使是一个并不太大的社团活动,但要求过程完整、文案齐全。


10.特殊兴趣

如果注意正确的方向和长期坚持,很多时候,特殊兴趣或爱好可以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可能是会制作精美的PPT,擅长视频剪辑,精通某种乐器,甚至是对各种网络游戏了如指掌……这些东西除了能丰富你的学习生活,或许有一天还可以在活动管理的职场上助你一臂之力。

会展专业的学生特别需要培养这种特殊的能力,因为在活动管理的某个环节上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很大。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下面有不少回答,如果感兴趣,还可以继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压得住“大场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应届生求职新媒体运营不必慌 | 超有用的毕业转行全指南
美容院如何写好文案,通俗易懂为首要
涂料行业展会盛极而衰了吗?
为何你的文案套路这么深?
一位优秀新媒体运营者的成长历程(附干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