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完本文,既了解了浓缩机的发展历史,也明白了哪种浓缩机较受欢迎
浓缩机广泛应用于选煤厂细粒煤泥处理作业。随着近年来煤炭入洗量的增加,选煤厂生产的大型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多数炼焦煤选煤厂的生产规模已达到6.0Mt/a以上,部分动力煤选煤厂的处理能力已达到20.0M/a以上。生产规模的加大必然导致煤泥水处理的压力增大。同时,由于煤炭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煤炭品质的下降,高灰细泥对煤炭洗选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回用的煤泥水中含有的高灰细粒物尽可能少,以减少回用水中高灰细粒物对煤炭洗选的影响。因此,对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用浓缩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耙式浓缩机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作为浓缩机发展的起点,1905年传统浓缩机(道尔顿浓缩机)率先问世。其主要代表为把式浓缩机,其沉降原理见图1。煤泥水在浓缩机中的浓缩过程通常要经过五个区。分别为澄清区A,自由沉降区B,过渡区C,压缩区D,浓缩物区E。B、C、D区反映了浓缩过程,A、E区反映的是浓缩效果。
耙式浓缩机通常可分为周边传动式和中心传动式两大类。浓缩机工作时物料由给料溜槽把煤泥水给入中心受料筒,煤泥水由中心受料筒向四周辐射,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逐渐浓缩沉降到底部,并由缓慢运行的刮板刮入池底中心的圆锥形卸料斗中,圆锥形卸料斗的倾角一般为6°-12°,再用砂泵排出。池体上部周边设有环形溢流槽,澄清水越过溢流堰由环形溢流槽排出。中心传动式浓缩机都设有提耙装置。中心传动和周边传动耙式浓缩机结构见图2和图3。

耙式浓缩机工作时依靠矿粒的自由沉降分层,且固体颗粒的沉降方向与澄清水上升的方向是相反的,煤泥水的出口水流速度快,有些煤泥水来不及沉淀,就从出水口排出;同时,下部已沉降的颗粒在上升水流的扰动作用下会再次浮起,混入溢流。这两种情况均使得溢流水水质变差,若溢流水进入到循环水系统,将给煤炭分选带来不利。因此,近年来该种浓缩机经过升级改造正逐渐被高效浓缩机取代。

2
斜管式浓缩机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当时发展的一种较先进的沉淀技术——浅层沉淀理论,研究人员设计了斜管式浓缩机,其沉降原理见图4。

从图4可看出,A(直立)、B(倾斜)试管装同样浓度煤泥水,A管沉淀面积为试管断面积,即试管断面圆面积,沉降距离为H,B管沉淀面积为椭圆形,而靠近上管壁C部分的煤泥颗粒由于重力作用下沉,且上下侧壁距离H1较短,故煤泥较迅速地沉淀到下侧壁上,因此,B管比A管缩短了沉降时间。

斜管浓缩机包括上部箱体和下部锥体。上部箱体内有斜置的斜管组群,斜管组群由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斜管单元构成。设置斜管的方式不仅大幅度增加了有效沉淀面积,降低了雷诺数(Re),提高了弗罗德数(Fr),增加了水流的稳定性,提高了容积利用系数,同时可缩短沉降距离,提高沉降效率。一般认为,斜管浓缩机的沉降效率为普通浓缩机的4-5倍。

斜管浓缩机工作时,煤泥水从入料槽均匀进入浓缩机,通过斜管时沉降,结成大颗粒的煤泥依靠自身重力快速沉降到浓缩池底部,煤泥由泵排出,澄清水由上部排出。目前,斜管浓缩机是中小型选煤厂广泛采用的煤泥水处理设备。实践表明,斜管浓缩机处理量远远大于同等面积、同等深度下普通浓缩机的处理量,可以在大型选煤厂推广应用。
3
深锥浓缩机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深锥浓缩机的沉降原理与耙式浓缩机相似。其结构特点是池深尺寸大于池的直径尺寸,整体呈立式桶锥形。与耙式浓缩机相比,具有溢流澄清度高、底流浓度高(可达70%)、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大等优点。深锥浓缩机主要由机体和搅拌装置组成。高效深锥浓缩机的结构见图5。
深锥浓缩机工作时,一般要加絮凝剂,矿浆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开始沉降,并在搅拌器搅拌下絮凝,大的、海绵状凝聚颗粒挤压在一起,紧密结合促使水逸出。为保持稳定工作状态,深锥浓缩机设有自动控制和调节装置,对絮凝剂的添加量、给料量以及排料量进行控制。试验证明,无论在减少澄清面积,还是在提高底流浓度方面,深锥浓缩机均优于耙式浓缩机。

当深锥浓缩机的实际单位生产量提高时,深锥浓缩机溢流中固体含量大,不宜作循环水使用。实践表明,当添加絮凝剂时,即使处理量为2.5-5m3/(m2.h),底流固体含量也在200-800g/L的范围内变化。目前,深锥浓缩机在国内选煤厂的应用相对较少,大多应用于选矿厂,如中国黄金集团的乌山选矿厂、山西长治的顺鑫选矿厂即使用该种浓缩机。另外,深锥浓缩机产品的研发将尾矿膏体堆放技术推向成熟。
4
高效浓缩机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高效浓缩机研发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从80年代开始引进。目前,高效浓缩机已经成为我国选煤厂、选矿厂应用最广泛的脱水设备之一,在国内使用比较多的是GXN型和XGN型。高效浓缩原理及结构与耙式浓缩机相似,与普通浓缩机相比,主要有如下特点。

4.1预先加药脱气

采用先进的加药方式,在煤泥水进入浓缩机前预先加药,使药剂与煤泥水混合更加充分。煤泥形成最佳的絮凝状态后再进入浓缩机,提高了絮凝效果,降低了药耗。提前加药使煤泥水在未进入浓缩机前就开始絮凝,促使矿粒团聚形成大的絮团。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团聚体直径增大将加速沉降。而粒度较小或者未形成絮团的颗粒,将在上升过程中与絮团颗粒碰撞,被捕获或阻碍,从而加速沉降。

煤泥水进入浓缩机前预先脱气。若煤泥水中含气量较大,物料进入浓缩机后由于流体的干扰以及物料的相互碰撞,使矿浆中的空气集聚排出。部分气泡在排出过程中将附着于矿浆中的小颗粒尤其是疏水矿粒表面,带着矿粒上浮。上浮的气泡对已形成的浓缩层有一定的扰动作用,不利于矿粒的沉降。预先排气可大幅降低气泡对煤泥水浓缩的。

4.2深部减速给料

煤泥水进入给料筒后,在给料筒中设有挡板或其他减速装置,使矿浆流速降低。同时,给料筒向下延伸,采用深部给料。深部给料可大大缩短矿粒的沉降距离,已经形成的大而密实的絮团快速短距离沉降并形成连续而又稳定致密的絮团过滤层,未絮凝的颗粒随上升水流运动时将受到阻滞作用。深部给料有利于矿粒沉降以及溢流水的澄清。

4.3增大池深与坡度

煤泥水处理用高效浓缩机采用较高的池深,不仅增加矿浆的浓缩时间,同时可提高池深静压。同时,增大池底坡度,一般为8°-16°,以便于矿浆向中心集中。

4.4传动方式可选

高效浓缩机的传动方式有两种,分别为中心传动和周边传动。中心传动的优点在于当过载时可实现自动提耙,过载消除后,又可以自动复位,操作简单,便于控制,但是中心传动的驱动装置较复杂,受力不如周边传动效果好。周边传动的整个传动系统简单、运行可靠、费用低,但是周边传动系统需要足够的摩擦力,易出现打滑。需采取措施防止打滑。在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使用哪种传动方式。

4.5其他方面

在生产中高效浓缩机往往还配备有絮凝剂配制系统、自动添加系统等,选用何种加药方式,要根据生产状况确定。

为了解决压耙问题,可以在浓缩池排料管处设置高压反流水管,当压耙时,反冲高压清水,稀释排料口物料浓度,改善泥浆泵的排料浓度,解决压耙。

对于周边传动浓缩机,电源的传送不易采用电刷滑环,因为磨损大,特别是滑环加工粗糙度大时,对电刷磨损十分严重,寿命短,防潮问题不易解决,易出现短路。现场调查发现,采用密封水银滑环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溢流堰过水不平整的问题,可以设置溢流堰为锯齿三角堰,如图6所示。与普通的溢流堰相比,此种溢流堰加工方便,抗干扰能力较强,易保证出水的均匀性。另外,瑞典萨拉公司设计的利用压差经节流孔排出的方案可使偶然浮至液面的粗颗粒再沉落至分级设备内部,但是其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当上升液流流量过大时,该方案会造成溢流面与溢流槽内液面的压差过大,溢流孔内液流穿行速度过快,形成抽吸作用,将液面附近的部分中等粒度颗粒带进溢流,产生跑粗现象。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溢流堰,在生产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使用何种溢流堰。
在选煤厂尾矿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泡沫,泡沫中一般夹带有细粒精矿。带有泡沫的洗水进入循环水池,循环水进入主厂房后给选煤的各环节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可以考虑在溢流堰附近加设挡板,阻挡泡沫进入溢流,延长泡沫在浓缩池中的停留时间,等待其消泡。另外,当泡沫层较厚时,也可喷水消泡,使细粒煤泥沉到底流。

对浓缩机工作效果的优化贯穿于浓缩机生产的全过程,选用何种改进方式对哪个部位进行改进要视生产状况而定。

实践证明,高效浓缩机的单位处理能力为常规耙式浓缩机的4-9倍,甚至更高。《固液分离》一书中记载了美国新泽西锌公司对浓缩机进行了实验室连续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其处理能力比普通浓缩机高出13.7倍。与其他类型浓缩机相比,高效浓缩机在选煤厂的应用最为广泛。
5
结语
  随着选煤厂处理量的增大,煤泥水处理用浓缩机的单位处理量也将大大提高。目前,国内浓缩机正在以传统浓缩机为基础,不断提高处理量,优化处理效果,提高设备局部运转精度与稳定性。向着高处理量、高可靠性、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小体积、节能等方向发展。
(编辑:王先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选煤厂浓缩澄清设备的类型及原理
高频振动筛在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浓缩机司机考题!
选煤厂破碎机如何选择
重介选煤厂常见故障
怎样把TBS用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