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主题:竟然有人把河南美食画成了地图!快来认领你的家乡!

豫菜,又名(豫宴),即中原(河南)菜系

是对在带有中原传统文化内涵的烹饪理论指导下

运用具备中原地域特点的技术和材料所制作的

菜肴、面点和筵席的总称

周恩来总理曾亲自决定采用“豫菜”为国宴菜

并以河南厨师为主厨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最全又具有文化特色的河南美食地图

方便各位朋友去河南各地游玩的朋友参考

河南美食大阅兵

烩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有着4000年的历史,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

老蔡记蒸饺皮薄软筋、馅嫩鲜香、色泽油亮、灌汤流油。猪肉要选三成肥、七成瘦的花肉,配以姜汁、料酒、小磨油、精盐等,加水搅拌成汤馅。蒸饺皮是用烫面、死面混合,反复揉搓后再擀皮。包蒸饺更有讲究,每个蒸饺须捏出12到13褶。

伊府面简称“伊面”,被人称赞为世界最早的速食面,是方便面的“老祖宗”。伊府面是一种油炸的鸡蛋面,面色泽金黄,面条爽滑,可贮存起来,饥饿时下水一煮即可吃。

开封灌汤小笼包的名声可谓享誉全国,小笼包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还被人说为“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灯笼”这样一种称法。到开封不吃小笼包,就等于等于白来!

炒凉粉是开封城内的经典小吃,嫩而不碎,焦而不糊,吃的时候一定要趁热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炒凉粉这道风味独具的大众小吃,已被开封人带入北京市,据说还有人将它带到了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国,真可谓名扬四海了!

马豫兴桶子鸡是开封历史上独具一格的回族食品,久负盛名。蒸熟的桶子鸡不迸口、不破皮、体形完美、色泽诱人、犹如原始生态。其味荷香扑鼻,食之咸香质脆,肥而不腻,愈嚼愈香、回味绵长,就一个词儿“好吃!”

洛阳水席可大可小、丰俭随己。自古以来,游龙门、赏牡丹、品水席就被称为洛阳三绝,在民间更有“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之说。作为水席头道大菜的牡丹燕菜的主料却是最最平常的白萝卜,而且完全没有萝卜味儿!

洛阳不翻汤选用锦珍、木耳、海带、胡椒、虾皮和九种香料装入特制的大铁锅里,然后加满高汤并浸透配料熬制,菜和佐料味逐渐渗出,喝上一口,酸辣咸香,醒酒开胃,回味无穷!

浆面条也叫“浆饭”,因酸味独特而受到洛阳人甚至是外国人的喜爱。浆面条的配料非常关键,因为煮浆面条的水不是常用的清水,而是一种特制的面浆。浆水做得如何,决定浆面条质量的好坏,也说明主妇烹调手艺的高低。

壮馍分素和荤两种,素的一般馅由粉皮和葱加上一些当地的特色原料制成。荤的是由肉和其他调料制成。壮馍形如圆月,直径约30公分左右,皮分4层,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濮阳有很多地方可以吃到壮馍,不过最正宗的要数濮阳县城关镇小集王五辈壮馍。

濮阳糟鱼是豫菜的经典名肴。先说鱼,一提到吃鱼,恐怕不少人都有过鱼刺卡喉的体验,可是当你品尝到“濮阳糟鱼”后,却是另一番感受:鱼肉鲜嫩,鱼刺酥香,鱼肉鱼刺都是入口美味。

三熏是安阳人极为喜欢的一种食品。看起来红红的,油润闪亮,肥而不腻,吃到嘴里,松香浓郁脆烂,回味绵长,真是风味独特的佳肴!做好放起来,六天七天还能色味不变,远行旅游必备食品。

灌肠是最有内黄特色小吃,分筲灌肠何煎灌肠,筲灌肠只需把灌肠切成片,浇上大蒜汁就可以吃了。而灌肠则是要煎成金黄色,吃起来更是外焦里嫩,香味扑鼻。看那些灌肠摊前,一个个吃灌肠的人的吃相,就是不饿也会忍不住前去来一碗!“老板,来一碗肥点类。”一口地道的内黄话加一碗热腾腾的筲灌肠就是一个内黄人典型的形象!

道口烧鸡是安阳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历史悠久,名扬海外。道口烧鸡香味浓郁、酥香软烂、咸淡适口、肥而不腻,吃的时候不需要用刀,只要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离,可想有多么好吃了!无论冷热,余香满口,回味起来,犹垂涎三尺。

八大碗在浚县多以用来宴客,八仙桌上,十个盘、八个碗、两个汤,好吃又好看。传统意义上的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以猪肉为主,精选肘子肉,后臀肉,分为腐乳肉、小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以皮渣、海带、粉条、豆腐为主,经过独特的工艺制作而成。

鹤壁徐家沟村鸭蛋双黄比例较大,蛋黄外又套一层蛋黄,纹理清晰,呈缠丝状,故名缠丝鸭蛋,历史上曾为贡品。从外地来的鸭子,在该村饲养一段时间后,产的蛋也变成了双黄。这种特点,在周围其他村是没有的。据鉴定,该村的鸭子之所以有这种特点,是因为喝了村附近一大泉的水,此泉涌水量每秒1.43立方米,冬季水温19摄氏度,泉水甘冽,含有多种稀有元素。

封丘卷尖味香而清爽利口,肉肥却油而不腻,一般常做下酒菜。吃的时候,将晾凉的卷尖切成片,盛在盘中,可摆成多种花样,上面放些香菜、香油就可以了。鲜红的肉芯,镶上薄薄的黄色金边,好同一幅精致的图画。吃上一口,浓郁的香味,沁人胃脾,即便不饿,也会令你津液顿生。

红焖羊肉起源于新乡。红焖羊肉,以肉嫩、味鲜、汤醇、价廉深受各路食客好评,很快便风靡牧野,红遍中原,闯进京都,各式红焖羊肉成了一道豫菜新品。在最鼎盛的1995年,新乡、郑州等地出现了“红焖炊烟浩荡处,今日早市没有羊”的奇特景观,并在全省首届豫菜大赛中荣获特别金奖。

武陟油茶名为茶,实际确实是粥哦!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时刘邦受伤于武德县,住在姓吕的家里。吕以膏汤积壳茶食之,三个月后刘邦伤愈。刘邦有诗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汤胜宫筵。”刘邦即位后,在长安思食膏汤不得,即召吕某入宫,封为五品油茶大师,封油茶为御膳。

闹汤驴肉起源于沁阳,相传乾隆皇帝南巡过怀庆,品尝了怀庆府(今河南沁阳)驴肉,连声叫好。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怀庆府驴肉体健精锐,汤鲜肉嫩、香味四溢,食后沁人心脾,回味悠长,实乃老少皆宜之佳品。

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故得名铁棍山药。铁棍山药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长寿因子,药食兼用的良药佳肴。作为中药它可以制成多种丸药,如六味地黄丸等供人们食用。作为食物蔬菜,它细腻滑爽,别具风味,如拔丝山药、枣泥山药等。

灵宝肉夹馍,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入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的赞语,用白吉馍夹腊汁肉,俗称腊汁肉夹馍。腊汁肉、白吉馍合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

灵宝羊肉富于地方特色,不但经济实惠、方便快捷,适合百姓消费,而且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灵宝的羊肉馆一年四季生意都异常红火。春天吃羊肉可提阳气、祛风湿,夏天吃羊肉可促排汗、降毒素,秋天吃羊肉对呼吸道有好处,冬天吃更是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垫在鏊上烙熟而得名。其外形焦黄鲜亮,中凹边突,表面布满被石子烫黄的圆点,活象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放。

海三水煎包,色、香、味、形俱佳,始于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在奎楼街风靡许昌。其在制作工艺方面取百家之长,先用的馅肉全都是优质新新鲜的小肥羊小肥牛,合理搭配,再加入各种天然调味料,面皮采用人工发面,制成的水煎包,色泽鲜艳、外焦里嫩、味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物美价廉!

热豆腐是鄢陵县的传统特色小吃。吃的时候将烙馍皮儿展开,用割豆腐刀将豆腐划成一口吞得下的菱形块儿放在豆腐皮上,浇上麻油、辣椒酱,豆腐皮包起放在盘子里。食客们看着美观,吃起来鲜嫩可口,而且还有扑鼻的麻酱香味儿。热豆腐入口即化,豆腐皮儿筋劲耐嚼,别有一番风味。

正所谓:头碗“鸡”、二碗“鱼”、三碗上的“大肉皮”、四碗蒜菜、五碗甜米、六碗小酥肉、七碗金边豆腐、八碗合笼春卷、九碗豆腐条、十碗条子肉、十一山楂汤、十二丸子汤、十三鸡蛋汤。

禹州十三碗是完全属于许昌(禹州所在地区)本土、地地道道的农家菜肴,主料为大肉、豆腐,辅料为焖子、粉条,取材仅限于家养的经年肥猪、自家磨制的豆腐、自家加工的粉条等,已有数百年历史,经历代乡厨不断改进,终于成就了如今的特色十三碗。

郏县饸饹面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小吃,简称郏县饸饹。郏县饸饹是一种圆形条状面制食品,初以荞麦面为面料,其加入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锅汤及新鲜味美的羊肉,辅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葱花、枸杞等十余种佐料,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阴壮阳,保健防病的功能。清末,始以小麦面替代荞麦面,口感营养更胜一筹。《中华风味饮食总》一书称郏县饸饹“舒脾健胃,养生至宝”。

鲁山揽锅菜是鲁山古老与现代精湛烹调技术相结合、精工细做的“杂烩菜”。据传,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后经杨氏几代人的潜心研究,结合当地人酷爱咸鲜、滑嫩、香软的特点制作而成。

侯集肘子位于舞阳侯集镇,又称“樊哙肘子”,是舞阳人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它以猪前腿精心卤制而成。口感筋道,食之齿颊生香,风味独特,具有生肌益肤、美容养颜之功效。

北舞渡胡辣汤也算是中原老字号了,起源于清道光5年(公元1828年),当时山西、陕西省的商贾在此创建了一座山陕会馆,会馆落成后,大宴宾客,此间太原府的一名大厨做一道深受名流绅士称赞的汤,这道汤就是胡辣汤。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在北舞渡的胡辣汤又分为闪家、丁家、吕家和宛家四个专业大户,其中又以北舞渡隆源斋闪记胡辣汤最为有名,他们门店外扩,生意红火,在胡辣汤市场独树一帜。

逍遥镇胡辣汤是“中华名小吃”“河南十大名吃”,首批入选河南老字号。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据传其始创于明朝中叶,由多种名贵中药和主料熬制而成,一度被封为宫廷饮品。该汤可谓香辣可口,人见人爱,还很有滋补功效。

方布袋烧鸡和方布袋豆腐皮是淮阳一带最有名的风味小吃,具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方布袋烧鸡精工制作,配料合理,经过十二道工序,选用三十六味名贵佐料,辅之以循环使用的陈年老汤,色泽诱人,鸡味鲜美,咸淡适中,可口不腻,其熟烂程度尤为惊人,不愧为“中原名吃”。在鸡汤中煮出的方布袋豆腐皮更是让人一吃忘不了,享誉中原。

邓城叶氏猪蹄始于三国时期,后经历朝历代。经久不衰。尤其是清朝中后期,叶氏猪蹄称为贡品,进入皇室,叶氏祖先几代在清宫王府为厨,借鉴其他菜系使猪蹄成品锦上添花。其外观色泽鲜润,新鲜带筋,味道肉香醇厚,筋皮脆,爽口不腻。

柘城安平镇特产“鸡爪麻花”,具有落地即碎、香而不腻,清香纯正,入口酥脆,久放色香味不变之特点,因其形似鸡爪,故而得名。有俗语形容周家鸡爪麻花:“小儿吃它可代乳,老婆吃它不硌牙。”

夏邑啥(sha)汤以肥嫩羊肉、牛肉、鸡丝为主要原料,配以大麦仁及多种作料,状若王浆,色似淡酱,质鲜晶莹,气味醇香,软绵可口,色、香、味俱佳。食用时放入小磨香油、胡椒,撒上韭黄或蒜苗花,喝起来不腥不膻、原汁原味。

芒山卤羊头以本地产山羊头为原料,配以葱姜及八大味卤制而成。芒山卤羊头,具有不膻不腻,骨肉分离,香软可口,四季皆宜,为来永城旅游就餐首选佳品。

薛湖牛肉水煎包为永城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煎包使用特制精粉、纯麻油、黄牛肉、红薯粉条、四季青菜、十八味中药材调馅、用钢板平锅煎制而成,开口露馅、上浓下焦,酥嫩可口、清香宜人。

新野板面又称张飞板面,是南阳市传统的汉族面食小吃。以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誉周边。白面条、绿菜叶、红臊子,入口酥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灌涨油旋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灌涨镇的特产。灌涨油旋其夹层薄如蝉翼,焦黄酥香,味美可口。“筛筛,隔隔,大舅来了吃啥饭?打鸡蛋,烙油旋,不吃不吃两大碗”。旧时农村平日无馍,有客人到,发面蒸馍来不及,就形成了烙油旋待客的习俗。

焦馍为西平小吃之一,主料为面粉、芝麻、食盐。将面粉、芝麻、食盐兑入适量水揉和成面团,再均匀的分成若干小面团,用小擀面杖擀成直径10-25厘米、厚薄均匀的圆形面片,放在烧热的鏊(烙饼的铁制器具)面上烘炕至熟,金黄焦脆,香酥可口。

驿都沫糊选用优质黄豆、花生米炒香磨碎拌入小米、芝麻、粉条、芝麻叶、胡萝卜用微火煲至粥状即成。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粥香味浓、口味浓香、回味悠长。

涮牛肚是汝南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风味,深受人们的欢迎。自两百年前创制以来,几经精心改良,至今更是香飘万里。涮牛肚喷香可口,肥而不腻,老少皆宜,多食不厌。这一传统风味小吃已发展到周边省市和沿海地区,不过正宗涮牛肚还是“汝南涮牛肚”。

信阳炖菜的新派豫菜的代表之一,是信阳菜的一个重要品种,也是信阳菜的一个知名品牌!信阳炖菜遍布省内多个地市和周边地区,信阳炖菜如此红火的奥秘与信阳炖菜的风味特色,南北老少皆宜,价位低廉适中有关,与信阳的特殊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烹饪文化底蕴有关。

固始风鸡是固始县民间的传统美味食品,已有悠久历史。每当进入寒冬腊月,在固始县许多家庭的屋檐下,常常可以看到吊着的肥硕公鸡或母鸡,其样子栩栩如生,这便是风鸡。

潢川贡面,历史上称'光州贡面',有近千年的历史,生产精制的筒装贡面已有七百年左右,制作场坊遍及城乡,所产之面,畅销省内外。传说,宋朝时,光州州官令工人将这种面去其头尾,取其中间,匀截成20公分左右的长度,用红绿纸卷成园筒形,每筒半斤,作为礼品进献给宫廷,宋仁宗食后,大赞:'美哉,光州贡面'!从此光州精制的筒装挂面,以'贡面'之称闻名于世。

八宝布袋鸭是商城县着名厨师盛世林根据孔府名菜创新而成商城传统名菜,也是信阳菜中最为着名的菜品之一。特点是鸭肉浓烂、汤鲜味美。

大肠汤是信阳罗山的一种特产,主要由猪大肠、豆腐、猪血及各种卤药制作而成。一碗猪大肠,肥而不腻,真是人间美味。对于脑油满肠者,吃一碗,来一瓶啤酒,真解谗;对于出粗力者,来一碗,再吃一碗大米饭,真是干劲倍增,一天就不知道饿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尖上的河南,哪个是你记忆中老家的味道?
扎肉了!河南人竟然这么胖?全国肥胖率排名出炉,这次我们绝不认输!
郑州必吃的十大美食
名厨教你经典豫菜:红焖羊肉,肉嫩、味鲜、汤醇、价廉,一口就爽
最全&最有文化的美食地图,满足你对中原美食的所有欲望!
河南18地市招牌美食大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