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地税追缴陈年欠税5.3亿元

面对欠税多年的“老赖”,广州地税机关在依法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多管齐下,将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落到实处。这产生了非凡的效果,“老赖们”纷纷补缴欠税,其中有户将拖欠了7年之久的巨额欠税一次性全部缴清。

“实践证明,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告制度和联合惩戒制度是追缴陈年欠税的利器。”广州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肯定地向记者表示。据悉,该局自2014年起大力推动落实联合惩戒制度和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告制度,在当地顽固欠税户群体中产生了震撼性影响,已有多家企业积极补缴税款,入库欠税5.3亿元。

从办案岗抓起,稽查部门打出“组合拳”

落实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制度的前提是稽查人员能够采集、识别、掌握企业的涉税违法行为,并准确判断其行为是否符合上“黑名单”和受联合惩戒的标准。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州市地税局稽查部门专门组建税收金融、行政强制和司法协助等专业小组,分别与银行、法院等部门协调沟通,由各专业小组为疑难税案办理提供咨询和协助,使办案人员准确把脉案件情况。一旦确定涉案公司、人员达到纳入联合惩戒的标准,办案人员要及时发出惩戒指令,形成快速打击效应。同时,强化“全案办理”观念,要求稽查人员在检查环节就及时跟踪监控被查纳税人的银行账户资金、财产和债权债务状况,核实其是否存在隐匿资产等失信行为,及早预防。另外,建立案件会诊制度,即定期组织召开疑难案件分析会,通过集思广益、专业分析和经验共享,解决稽查案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议定最优方案。

构建联动新机制,19个部门共享欠税信息

由于联合惩戒涉及其他多家参与实施惩戒的单位,通过协调,广州市地税局与市国税局、市信用管理办公室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关于落实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工作意见》。该意见建立了涵盖广州市19个部门的联合惩戒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之间推送案件信息的内容、时间和方式,打破了这些部门之间长期信息孤立、隔绝的局面。

以该意见为指引,广州市地税局构建了多向沟通合作平台。

通过加强与国税部门合作,该局实现与国税部门共同查询征管状态不一致的纳税人信息,筛选共同欠税户,挖掘可联合执行案件,共享执行信息,联合采取清缴欠税措施。

通过加强与银行、国土房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该局集中对全市441户欠税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和房地产拥有情况进行了查询,范围覆盖了17家大中型银行和广州市国土房管部门,共查出有效银行账户1431个,欠税企业银行存款2.12亿元。

通过加强与边防、公安部门的信息交换,该局对部分欠税企业的负责人实施了边控、阻止出境等惩戒措施,将涉嫌重大违法的企业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

对于欠税企业来说,联合惩戒相当有“杀伤力”。广州市一家欠税企业两年多来一直以各种借口和手段,拒不缴纳欠下的税款。前不久,广州市地税局通过联合惩戒机制向其贷款银行推送了该企业的欠税信息,结果银行马上暂停对其贷款发放的审批。资金是企业经营运转的血液,这显然直接触动了企业的切身利益。得知贷款受阻的原因后,该企业很快一次性缴清了欠税以及滞纳金,共计1177万元。

定期打“预防针”,欠税户纷纷亡羊补牢

为确保欠税企业清楚了解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制度,主动调整心理预期和行为决策,尽快改正违法违规行为,广州地税机关面向欠税企业定期举办政策通告会,组织欠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参加,向其详细讲解最新的法条规定,播放宣传专题片《税收违法“黑名单”里的罪与罚》,明确告知欠缴税款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和代价,要求企业在期限内缴清欠税,避免因上“黑名单”而遭受名誉和经济损失。

这种通告会颇有效果。每次会议结束后,现场的税务人员都会被参会企业人员“围堵”。有人想了解清缴欠税的具体程序,有人问可不可以先缴滞纳金,有人咨询税务机关能不能帮助企业通过三角债清缴欠税……

“听完这种打‘预防针’式的通告会,我很震惊,欠缴税款竟然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仅公司贷款、投标、评优等要受到限制,连公司负责人出境、乘坐飞机和高铁也要受到限制,太可怕了,我得赶紧想办法把欠税款缴了。”广州市某建筑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会后感慨不已。

广州市某物流公司法定代表人在通告会结束几分钟后便找到税务人员,恳切地表示会尽快筹集资金清缴剩余的欠税款,并提出了还款的具体时间。不久,该公司在约定期限前一次性把已经拖欠了七年之久的欠税款64万元全部缴纳入库。

“每次开这种通告会议,都有正在接受税务检查的企业不请自来。来自这类企业的代表通常想了解上税收违法‘黑名单’和受多部门联合惩戒的具体后果,好尽早采取措施,避免成为惩戒对象。”广州市地税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为保证将上述两项惩戒制度落到实处,广州市地税局将两项制度的落实工作与绩效考核管理结合了起来,将执行积案清理、强制执行、税收保全、司法协助和落实联合惩戒措施情况等工作作为考核加分项目,并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微电影和报纸等媒介,大力宣传针对纳税失信的惩戒措施和实施情况,营造失信“遭打”的社会氛围。

自施行联合惩戒制度和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告制度以来,广州地税机关已将9户欠税企业列入“黑名单”公示,使其接受联合惩戒,并将21户移送公安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户、冻结存款29户、扣押查封财产6户,对36户强制执行追缴欠税,形成了强大威慑效应,多家企业纷纷主动补缴欠税,共计入库欠税5.3亿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借力税收违法“黑名单” 打造税收信用升级版
央视已曝光!联合惩戒不是说着玩的
入“黑榜”面临惩戒 经思量缴清欠税
【税务】带你认识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
上了税收黑名单处处受限
<span id="transmark"></span>建立责任人备案制度有利于提高税法遵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