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反思
  •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反思

内容提要:我国富有道德价值的传统家庭教育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德教为本、六亲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以身作则等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重困惑,几乎都可以从前人的精神遗产中找到答案或得到启迪。

关键词:传统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现代反思

最近的一项由《中国妇女报》组织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策划并执行的公众调查显示;全国家庭中有近6000万对父母坦言“自己是失败的父母”,并为孩子的家庭教育感到忧虑。这种失败感来自对教育现在的孩子没有任何把握。确切地说没有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近20%的家长表示他们缺少教育方法,具体表述为:我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我不知到为孩子推荐什么样的儿童报刊和课外书;我不知道从哪里能获得教育孩子的知识方法;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等。

 

一部分家长感到与孩子有隔膜。主要表述为:孩子不爱听我的话;我和孩子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孩子有话不和我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我不了解,也搞不懂现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等;我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自己的追求不一致。家长选择这类题目的比例为16.87%。家长们在来信中更详细地叙述了教育方法方面的困惑。在现代社会,到底用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孩子呢?“再用70年代的道德去教育他们恐怕是不行了。”但“怎么教他们认识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我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江西一位母亲在心中提出了教育思想的“矛盾”:是教育孩子诚实、谦虚、忍让、友爱、懂得关心和帮助别人呢,还是强调个人奋斗,适者生存,败者淘汰呢?尽管家长们都愿意孩子有前者的品质,但实际上,更多的家长都卷进了以成绩论优劣的旋涡,结果鼓励孩子不择手段地竞争好成绩。我们应该给孩子生存教育还是传统教育?两种教育如何得到协调呢?

 

可以说,当今中国无数的父母在寻找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翻开厚重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思想奇珍遍地。通过对这些思想的解读,笔者感叹于先人的智慧,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重困惑,几乎都可以从前人的精神遗产中找到答案或得到启迪。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始终受到历代统治者和社会大众的重视。先秦时代,儒家就指出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孟子·离娄上》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儒家强调家庭管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国家统治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学》中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就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了,并提出了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总纲领,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便成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指导原则。

 

中国古代家庭,是在宗族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首先强调祭祀祖先的重要性。《礼记·祭统》说,“祭者,教之本也”,即是说,对先祖的纪念,慎终追远,不忘先人美誉,不忘先祖的养育之恩,从而戒慎自己的言行,这是家庭道德教化的根本。儒学家们更将孝德作为家庭教化的出发点,《孝经》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在“民莫遗其亲”的亲情之中,教化人们“敬让不争”,“好恶知禁”,“谨身节用”。同时,《孝经》把这种孝道推广到国家政治方面,以尊君、忠君为天经地义,从而达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这种移“孝”作“忠”的说教,逐渐发展成所谓的“名教”,以维护中国社会的秩序。汉代以后,家庭教育更受到普遍的重视,相继出现了“家训”、“家范”、“家仪”、“家规”、“治家格言”等家庭教育书籍。这类家庭教育书籍原本为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教化范本,因其寓“教”于“孝”、“亲亲”之中,有效地起到了道德教化作用,其中所宣教的“勤俭持家”、“六亲和睦”、“尊老爱幼”、“以身作则”等,无疑也成为全社会应效法的美德。因此,在宋明清时期,“家训”一类的书刻版成书、流布社会亦越来越多,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教育中的重要史料。

 

中国古代家庭始终是处在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支配下的,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所强调的家法,则更多的是体现男性家长的意志和权威。同时,这种家长的权力在历代又都受到法律的认可和维护。如妻儿违反家规、冒犯教令,除了有庭训责打,甚至还可“依法决罚”,国家法律承认父祖的惩戒权,这无疑是家庭教育中的糟粕。因此,我们对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必须做具体的分析,剔除其封建糟粕,吸取其合理的道德价值。我国富有道德价值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德教为本、六亲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以身作则等方面。

 

1、德教为本

 

德教为本,是指家庭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为基础。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诸多方面的,如德、智、体、美、劳等等。古代人们认为在这多方面的教育中,道德教育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处人处事、待人接物和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的在儒家看来,则是为了成贤成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而“宝身全行”1,即珍视自己的身体、生命,追求德行完满又成为孝道的要点。颜之推甚至从胎儿之始就重视道德教育,他十分推崇古者圣王的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2朱熹则从“孩幼而教之以孝悌诚敬之实”直至“少长而博之以诗书礼乐之文,皆所以使之即夫一事一物之间,各有以知其义礼之所在,而致(达到)涵养践履之功也”。3他们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及其道德修养必须从童年抓起。成人之后,方能自然地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家庭教育应“以德教为本”当是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也是现代家庭教育最应该反思之处。

 

儿童期的教育在儿童一生中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人生受教育的起步和基础阶段,一个人在儿童期应当在习惯、言语、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做人的基本要素方面打下很好的根基。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一不稳,将来想要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很难了,甚至不可能了。有位绍兴人朱庆润先生,1916年在广东省任省长期间,写了一本书叫《家庭教育》。他在书中说:“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养活了6年,好似进第一道染缸;6岁进学堂,好似进第二道染缸;20岁以后出学堂,到世界与同人办事,好似进第三道染缸。”又说,“关键是第一道染缸打上‘红底子’,以后受到好的教育与影响,就会变成‘大红’,‘朱红’,即使受到不良教育与影响,‘红底子’也不会很快变化。如果第一道染缸染上‘黑底子’,以后就是受到好的教育与影响,原来的黑底子也很难退去,如果以后再受坏的教育与影响,那就会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朱老先生以生动的比喻道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即“先入为主”的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人从小接受的影响与教育,在他的意识中占主导地位,逐渐形成某种优势意识倾向,会对后来的影响进行选择,接受与其一致的影响,拒绝与其相悖的影响。既然这样,让天真无邪的孩子“先入”什么?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亲,第一个学校——家庭要认真思考的大课题。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者。培养下一代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是家庭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德教为本反映了这一要求,应该说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的原则,古今皆然。虽然德育的具体内容随着历史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以德教为本的这一普遍的原则是不会因具体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今许多家庭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家庭成了学校应试教育的第二课堂,家长成了教师的“助教”。孩子在学校承受的压力在家庭中不仅得不到释放,反而变本加厉地给孩子增加压力。导致许多孩子不仅成不了“龙”,反而变成了“虫”,这样的教训值得记取。

 

2、六亲和睦

 

六亲和睦,对于家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其基本的思想是指家庭亲属之间的和睦相处,中国人一向把它当作家庭建设的理想目标。六亲和睦以“和为贵”,标明和睦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强调和睦相处是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础。而要做到家庭成员的和睦,则又要以教育成员之间恪守各自的角色规范为前提。“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4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兄弟》篇中,对兄弟之间的关系作了淋离尽致、感人至深的分析后指出:“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王夫之对家庭和睦之道也有独特的见解:“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之于心,以积怨恨。天下甚大,天下人甚多富似我者,贫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万万尚然,弱者不可妒忌强者,强者不可欺陵弱者,何况自己骨肉?有贫弱者,当生怜念,扶助安生;有富强者,当生欢喜心,吾家幸有此人撑持门户。”5六亲和睦的家庭伦理观念,体现了先人在处理大家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道德智慧。笔者并不否认传统的六亲和睦观念是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家长制基础之上的,正因此它的实现受到了历史条件的局限。然而和睦的家庭关系一向为人们普遍所向往。现代家庭规模普遍偏小,家庭成员关系也相对简单,但建立在平等观念之上的家庭和睦,仍是建立现代幸福家庭的必要前提。而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之间相处之态度,正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学习的第一个榜样。由于父母之间感情不和,或者教育子女的方法不当引发家庭精神环境恶化而导致孩子人格异常的个案比比皆是。笔者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都与家庭和父母有直接关系。因此,建立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当成为家庭建设的理想目标。

 

3、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可简约地归结为孝与慈这两种思想。关于孝,在中国全部历史和人民古往今来的生活中,都占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分量。可以说,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也有人称中国传统文化为孝的文化。《孝经》据说是一部孔子述作的孝学专著,自从在汉代重新面世以后,历经诸朝各代,不仅受到一般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且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无比青睐,被尊奉为千古圣书。《孝经》的最大的社会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达人性,以德教人,以理晓人,委婉清明,解释迷误,启发心智,进而感化人心、导引人行,成为历代历朝最为优良的教民化俗的工具。孔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第一”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孝的含义的认识:起初是事奉双亲,后来引伸到包括忠君,最后归结于立身修德。那么怎样才算得上孝子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五个方面都能做到并做好,才能称得上是孝子事亲。事亲如何联系得上事君呢?因为事亲者“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在家里能够做到循人伦礼仪,所以延展到官场上到社会上也是会以礼待人的。因此,孔子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但孔子也并不提倡愚忠。他的学生曾子问他,儿子是否只要顺从父亲的旨意就可以说他是孝顺的呢?孔子即刻反诘:“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意思是说,让父陷于不义,怎么能称得上孝顺呢?孔子的孝亲思想十分丰富,从以礼治家、孝敬父母始,最终达到忠孝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目的。这也是《孝经》既能为百姓接受在民间广为流传、又被历代统治阶级奉为圣经之一的重要原因。

 

孔子之后,孟子对“孝”也有诸多论述。如《孟子·离娄下》载,他在就公都子关于匡章这个人孝不孝的问题作答时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从孟子这段对“五不孝”的解释中,可了解古人的孝学观点和孝义的基本内涵,何为不孝又何谓孝,亦由此稍明。老子说孝,与儒家有别,泾渭分明。比如《老子》第十八章有云:“六亲不和,有孝慈。”又云:“国家昏乱,有忠臣。”其第十九章有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这是辩证地看待孝慈忠信意识及其价值意义。当父子、兄弟、夫妻等六亲之间发生矛盾、不和不睦之时,当社会上出现抛弃仁义纵行邪恶之际,方见得孝顺和慈爱的重要和需要;当国家处于衰跌动乱之秋,才显得忠臣的必要和紧要。亲疏见孝子,国乱识忠臣。这些颇具哲理的论断,足见老子思想之特色。庄子论孝与老子异曲同调,哲理性极强,思致深刻。《外篇·天运》载:“以敬孝易,以爱孝难。”意思是说,以敬礼行孝是容易做到的,而真正以赤诚的爱心去行孝那就比较难。《外篇·天运》又载:“忘亲易,使亲忘我难。”这就尖锐指出了人性和世情的未足善的一面。除上列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之外,历史上诸多名家,大都有关于孝学孝行的论述和实践。另外,历史上大量的蒙学类书籍,如《小学》、《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小儿语》、《老学究语》、《好人歌》、《幼学诗》、《太平天国三字经》,以及女德女则类书籍如《女诫》、《女论语》、《女训》、《女二十四孝图说》、《女三字经》、《女小儿语》、《张氏母训》等,莫不以大量的篇幅言孝,逐渐深化了人们的孝亲心理意识,使之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国民性。至于“慈”,这是对做父母长者的要求,要求他们能慈爱自己的子女(“爱幼”)。作为父母来说,不仅要供给幼小的子女以衣食,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成为有道德的人。

 

尊老爱幼,一向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对于建立现代家庭来说,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反思现代家庭,“孝子”的对象已经发生了错位。对孩子过多的关爱甚至溺爱,对老人的冷漠和忽视,都已形成了社会问题,需要以理性和人性给予纠正。一个和睦的家庭离不开“孝”和“慈”这两种思想。因此,对于这一传统的美德应当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当然,现代家庭是建立在平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而不同于旧式的家庭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封建家长制的根基之上的。

 

4、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尤其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一大美德。勤指勤快,要勤于劳动,反对懒惰;俭指节俭,要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我国古人深深懂得勤俭两字为“治生之道”、为“发家致富之本”,而懒惰和奢侈浪费则是败家破国的祸首。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和提倡勤俭持家,以勤俭为美德,以懒惰奢侈为耻辱。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留传下不少有名的格言和佳话,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辞过》:“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韩非子·显学》:“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论衡·命禄篇》:“力作不求富,富自到矣。”《齐民要术·序》:“力能胜贫,谨能胜祸。”在《尚书》、《周易》、《论语》、《孝经》等典籍中,都有有关勤俭之论述。大约成书于三千年前的《周易》就提出了贵俭的思想,它把人们对于节俭的态度分为“甘节”、“安节”、“苦节”三种,即甘于节俭、安于节俭和苦于节俭。最好的是“甘节”,就是把节俭当作“甘之如饴”的乐事。这样的三种态度,必然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甘节,吉”,即甘于节俭,前途是吉祥美好的;“安节,亨”,即安于节俭,凡事亨通顺利;“苦节,贞凶”,即苦于节俭,占卜预测未来将是不幸的。对于后一种态度,《周易》的作者给它下了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不节者,则嗟若。”即是说,若不能节俭,势必陷于贫困,落到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地步。孔夫子也曾说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其大弟子颜回生活的艰苦朴素大加赞扬。

 

宋代宰相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出,“众人皆以奢糜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程颐也将“节俭朴素”称为“人之美德”。

 

六世纪后期先后为四个王朝效力的颜之推,在晚年为保持家庭的传统和地位,写了《颜氏家训》二十篇,想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来教训子孙,鼓励子孙继承家业、扬名于世。这部封建时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对勤俭持家有丰富的论述。其中,对“俭”与“吝”之间的关系作了辩证阐述。书中说:“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颜氏家训》在中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称之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又称之“篇篇约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另外还有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朱用纯的《治家格言》,对勤俭持家也有精彩论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燕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所有这些有关勤俭的论说,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历史经验的总结,不光是为人之道、治家之方,也是兴国之策。时至今日虽国力大增,人民富裕,但奢靡浪费,过度消费永远违背天理人伦,于家、于国、于人类有百害而无一益。如与发展经济相干,也只是商人的鼠目寸光当予以驳斥。因此“勤俭持家”一说,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应当大力提倡。

 

5、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这既是对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父母的要求。父母应以其言行风范为子女做榜样,使其乐于接受教育。如果父母言行不一、表里相违,对子女的教育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身教重于言教,学校教育是这样,家庭教育亦是这样。颜之推认为,在儿童道德教育方面,重要的不在长篇说教,有效的还是长辈示范。这种成人道德榜样所发挥的影响,他称之为“风化”。“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6这是一种自然的仿效,丝毫无需强制。他认为,作为父母,应当教育子弟立志,树立较高尚的生活理想。他引用齐朝一事例教训自己的子孙。齐朝一士大夫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7这样教育子弟,志趣低下,实在可鄙,颜之推对此极为愤慨,严戒子孙切勿效之。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古今皆然。现代教育实践表明,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受父母的影响往往是最直接、最持久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成长。这种影响包括子女的品行、性格、习气、兴趣乃至处事待人的态度和方法等等,因此在子女身上总保留有父母的影子。由此可见,父母的身教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且是永不毕业的学校。也就是说,家庭和父母对子女永远起着一种教育的作用。有所小学,就孩子的劳动问题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颇为普遍性的现象。不少孩子在学校中,不论参加班级平时的卫生值日,还是参加各种临时组织的公益劳动,表现都很出色,常常干得满头大汗,从不喊苦叫累,但是一进家门,却立刻判若两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俨然一副阔家少爷、富家小姐的派头。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这种“内外有别”,确实发人深省。

 

为什么在校与在家的反差如此悬殊?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孩子之所以会“内外有别”,主要的因素就在于父母的认同。有的父母甚至就是始作俑者。认为孩子只要在学校积极些,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就行了,家门之内则另当别论,不必一本正经的。正是这样的取舍,催生和助长了孩子内外可以有别、表里不必如一的意识。尤须指出的是,一些父母的处世态度,更是一次次推波助澜误导着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在外面倒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一进家门就口没遮拦,脏话连篇。有的家长在外面一派急公好义的形象,回到家中则马上变成了自私自利的模样。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朝夕处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必定潜移默化。正是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必须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要求子女做到的事,自己必须带头身体力行;要求子女不做的事,自己必须努力避之。常见这样的父母,要求子女要有远大理想,自己却胸无大志;要求子女认真学习,自己却沉湎于麻将电视;要求子女热爱自己,但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却很冷漠。

 

一些研究妇女专家曾在一些小学里调查孩子们对自己家长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居然有90%以上的孩子不满意自己的妈妈。一个男孩说;“我爸爸整天在单位上忙,虽然顾不上我,但是我尊重他。我妈跟个老母鸡似的,我一点儿也不尊重她。”还有一个女孩子说:“我妈还是大学生呢,现在整天也不读书,不看报,我还没说她呢,她就说,我还不是为了你,谁让你为了我呀!”另一个孩子接着说:“妈妈整天就知道望子成龙,望子成龙,也不想想她自己是不是龙母?”

 

这样的父母,就很难在子女心目中确立美好的形象,也难以培养起子女良好的素质。为此,许多有远见的父母都在积极地进修提高,读电大、函大、夜大。一次笔者问一位下了班赶去读夜大的疲乏不堪的母亲:“何苦?”这为母亲长叹一声道:“不为自己,也得为孩子啊!”看来,这位母亲已经意识到同孩子之间的差距,正设法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第一任教师”。这真是一位令人起敬的,明智的母亲!从中也可窥见一代学习型的父母正在同孩子们共同成长。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钱焕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孝道[341]-家风家训家规家书
家庭兴旺“黄金法则”:女主人6大“习惯”,你有几个
一个普通家庭教育子女就这么简单
我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家庭美德意义
传统家风的继承和变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