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革命诗词 |《七律·登庐山》
userphoto

2024.03.07 河南

关注

朗读:江南时报 张妍

编者按:在峥嵘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一批革命诗词,它们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它们代表着共产党的初心与记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日前,由江苏省文物局、共青团江苏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组织开展的2023年“革命文物看江苏——革命诗词知多少”挑战赛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特开设《我读革命诗词》栏目,邀您一起诵读革命诗词、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赏析:这首诗写作者登上庐山后的所见所感,生动地描写了庐山巍峨、挺拔的雄姿和美丽迷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非凡胸襟和坚定乐观的情怀。

首联写得很有气势。“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两句,紧扣登庐山题意,写登上庐山。“飞峙”,写出庐山高峻凌空耸峙的雄姿。“大江边”交代庐山耸立的地理位置。“跃上”令人想见登上庐山之巅的人的矫健身影。颔联写登上山顶时的感受。“冷眼向洋看世界”一句,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向洋看世界时的冷静神情,同时也概括了当时世界的斗争形势。“热风吹雨洒江天”,写时正值盛夏,又有热风吹雨,江上空中暑气蒸腾。这句诗也暗含对国内形势的肯定。颈联写登上山顶后的所见。“云横九派浮黄鹤”,写西望所见景色,一句诗写了三样景物:横亘在蓝天中的云,奔腾而至的长江(这里的九派是长江的同义语),像是飞翔在空中的黄鹤不断变幻的云彩。“浪下三吴起白烟”,写东望所见景色。东去的长江,浪涛滚滚,水天相接,看上去如笼罩着白色的烟雾。这一联既写出了作者高远的视野,又展示了作者广阔的情怀。尾联写感想。“陶令不知何处去”,庐山依然在,曾登过庐山并隐居于庐山脚下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早已不知到哪儿去了。“桃花源里可耕田?”陶渊明是否还在他所描绘的那个理想国“桃花源”里耕田呢?最后一句采用问句,特别耐人寻味。

毛泽东手书《七律登庐山》

《七律·登庐山》气象恢宏,境界辽阔,诗人博大的胸襟,轩昂的气度洋溢于字里行间。全诗雄伟壮阔,笔力雄健,意境高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资料及图片来源:《毛主席纪念堂》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综合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着诗词由中国庐山解说词
伟人的江山情怀和诗词
女护士读毛泽东诗词,碰到2个词不懂,写信问毛主席:这是啥意思
江苏陆叙言:全国讲解员大赛10《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主席脍炙人口的18首诗词,一首一个名句,一生必读,受益无穷!
怎样修改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