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我军战争时期的军粮供应情况—抗日战争时期⑦
userphoto

2023.11.05 上海

关注

       写在前面的话:这个军粮系列已经累计做了6期,我也没想到能做这么久,由于前段时间儿子生病住院,所以差不多三周没有更新了,从今天开始恢复更新,这次来讲讲晋冀鲁豫军区的军粮配给情况(本来是要做陕甘宁留守兵团和晋绥联防军的,翻了翻发现它们的资料太散,整理起来非常繁复,所以先做一期晋冀鲁豫军区的)。

——————我是分割线————————

        129师系原东北军53军下的3个师之一(116、119、129),37年6月东北军缩编时, 53军缩编成了二二四编制(军辖2师,师辖2旅,旅辖4团),53军129师被取消番号。全面抗战爆发后,129师这个番号被授予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由原工农红军第4、29、30、31军、独立第1、2、3、4团、15军团骑兵团等改编而来,成立时辖385、386旅、教导团、骑兵营等,全师1.3万余人,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邓小平此时还在八路军总指挥部当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5月129师主力进入冀南地区,建立了冀南抗日根据地,同年8月宣布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标志着晋冀鲁豫边区正式成立。

        晋冀鲁豫边区下辖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四个分区,总的来说,129师建立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战绩在三大主力中属于中上等,尤其以活跃在太行边区的386旅最为嚣张,其旅长就是大名鼎鼎的悍将陈赓。陈赓同志在国共两党内都是传奇式人物,其人以幽默风趣著称,但其凶悍程度连日寇都深为惧怕,比如雁宿崖战役时,陈赓向部队做战前动员,先是说了一段改造日军俘虏的意义,接着话锋一转:“日寇不投降怎么办?要不要做工作?”啪的一拍桌子:“做个DIAO工作!不投降就消灭!我陈赓和鬼子有杀妻之恨,他投降我不稀罕!”,有这样的旅长,386旅怎么能不凶悍?到处给日寇下套子,扒铁路埋地雷烧炮楼无所不用其极,日寇“专打386旅”的段子也是众所周知。在我个人看来,129师指挥层在邓小平38年担任政委后,堪称豪华阵容(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锡联、谢富治、陈赓、王近山、皮定均、陈再道、秦基伟等等)。另外由于朝鲜义勇军总部设在边区涉县,因此今天邯郸的涉县每年都有大量的韩国游客前来瞻仰祭拜。

        关于上文提到的政训处再多一句嘴,政训处这个单位非常有意思,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采纳中共建议,在军中设立了政治部,周恩来同志就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从这一点上说,各级国民党将领对周公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学生见老师嘛),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将政治部改称政训处,全称“政训总处”,主抓的也是官兵的思想动态、政治教育等内容,与我党政治部功能类似。而我军正式改编成国民革命军前,实行的则是政治委员制度(支部建在连上),而根据国民政府要求,红军改编后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因此在1937年8月至1937年10月这3个月的时间里,八路军是没有政委、指导员这个职务和称呼的,代之以政训处主任、干事。直到1937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重新成立了军委总政治部,同月26日正式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八路军内的政训处寿终正寝。有意思的是八路军恢复了政治委员制度后,老蒋反而对这个制度起了兴趣,在38年于武汉成立了军委会政治部,辖1厅(厅长贺衷寒)、2厅(厅长康泽)、3厅(厅长郭沫若)、总务、秘书处等职能部门;由于3厅基本上全是中共或进步党派成员,厅长郭沫若又属于“才子加流氓”类型的人物(某左翼文人曾说过:“郭沫若在抗战中的重庆,能量相当大,在K,G两边都有通天本领,还有一帮创造社后学当文棍,若得罪了他,口诛笔伐倒是其次,若被封杀,无处投稿,那真只有饿死了),而1厅厅长贺衷寒从大革命时期就是知名的、头号的、资深的、铁杆的反G先锋,可想而知政治部内部自然是龌龊不断,最终也没能起到团结力量齐心抗日的作用,无疾而终。

————————我是分割线————————

       看这一期可能有些朋友会奇怪,129师不是已经在第一期讲过了么,为什么又跑出来个129师,原因很简单,43年后集总与129师师部进行了合并,在此之后供给关系上直接接受集总指挥,因此资料中编辑人员也做了特别说明“……集总与129师在供应关系或领导关系上曾一度交错……

《史料汇编编辑说明》

       本期主要以129师晋冀鲁豫时期的供给标准为主,但从手中资料存档情况来看,129师与晋冀鲁豫军区的供给材料有个特点,就是38年后涉及配给方面的资料不多,反而收入了很多以129师政治部名义下发的材料,因此本篇内容散扯的部分比较多,配给的部分会比较少,这个情况从侧面说明了小平同志作为129师政委,工作还是比较出色的,与之对应的,120师、115师的政治部存在感非常低,而从另一个方面也能印证129师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比如下面这份文件:

《129师政治部关于执行供给会议总结的命令》

       从这份文件中129师政治部对待DU~PIN的态度,与之前介绍120师时,资料中出现的满坑满谷的“特货”做一对比,不得不说单从政委、政治部的工作内容来看,小平同志作为政委是非常出色的。另外从129师后勤组织沿革来看,1937年8月,129师后勤部门仅设供给(处长周玉成)、卫生(处长钱信忠)两个处,两个处都没有下辖单位,后勤机关的存在感比较低。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随着正规化建设的推进,后勤机关慢慢的充实起来,比如在38年129师直属机关的架构中,虽然后勤机构依然是卫生、供给两大部门,但供给部门已经改名为军需处,隶属政治部直接管理,同时政治部下还设立了组织、教育、军法、敌工、总务等部门共计9个处,不得不说小平同志的魄力还是蛮大的(对照37年8月时的机关架构,司令部下设了7个处:参谋、政训、供给、卫生、军法、锄奸、留守,到38年小平任政委时,除了参谋、卫生两大处还幸存外,军法、供给、锄奸、敌工等已经全成政治部下属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不过到了39年时,军需处重新更名为供给处,从政治部剥离,此后一直再未并入任何机关内,始终作为独立机构存在。 但43年129师师部与集总合并后,情况变得略为复杂,此时名义上原129师师部+集总前指保留了129师的番号,因此晋冀鲁豫军区下的太行、太岳等军分区均由集总前指统一领导,故129师供给部担负了双重角色,集总内是杨立三同志的集总后勤部下属单位,师内是勤务部的下属单位,但部长仍是周玉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这个情况也是土八路扩军的一个侧面反映,为什么这么说,以129师为例,37年8月改编后的序列实际下辖385(769、770团)、386(771、772团)2个旅共4个团,另辖1教导团,这5个团是正式的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国民政府按5个团发装备,结果短短一年内,129师就发展出了344旅(687、688、689团、独立团挺进纵队)、385旅(769、770团、新兵团、独立团、冀豫游击支队)、386(771、772、补充团)、独立旅、青年抗日纵队(1、2、3团)、东进纵队(1~8支队、津浦支队、骑兵支队、独立团、东纵1~3团、)这么多战斗单位,到了44年下半年,129师干脆取消了385、386两个旅的番号,改成了军分区直接领导基干团的形式,至此除了129这个师级番号外,能提醒我们129师仍然是国民革命军正式战斗序列的,就只剩下了769、772两个团级番号,老八路此时已经成长为坐拥百万大军的庞大组织。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了《亮剑》里面李云龙打平安县城时的段子……

        至于供给部门,能查到的最早最详细的编制就是1942年7月的一份冀南军区后勤组织序列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组织发展史料》

       在1941年9月,为了健全后勤保障力量,培养后勤人才,集总下发了开设供给干部培训班的通知,名额120名,129师则拿到了80人的配比,这也可看出129师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

《129师、太行军区关于培训供给干部的命令》

       总的说来,在整册史料中,129师的供给水平在1942年之前(含),部队的生活水平较好,这个好不仅表现在纸面上,实际的伙食配给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如冀南军区和385旅在42年时均整理下发了战士全年费用清单表,对单兵全年的费用和配给情况做了规定:

《冀南军区供给部一个战士全年费用一览表》
《三五八旅每人每年预算总表》

        需要注意的是,358旅的配给标准中,伙食一栏内的数字需要乘2,原因是战士的伙食由部队解决一半,这部分在表内未列出。而在实际执行时,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好坏不一,因此在执行中也有差异,甚至同一个军分区的差异都比较大:

《太行第6军分区1942年供给工作报告》

       相比较而言,太岳地区的部队伙食条件就比较好:

《太岳纵队1942年供给工作总结》

       而太行区的部队伙食条件则相对也过得去,不过也有较差的:

《太行一分区1942年全年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由于晋冀鲁豫边区的粮食作物毕竟以小麦为主,因此43年6月时,边区政府、太岳行署下发了通令,要求部队、边区各机关的主食配给一律改为小麦,部分以水稻为主的区块,也必须食用一定量的小麦,具体配给标准如下:“……产麦区:前方部队、游击队,每人每天麦子2斤8两,政民工作人员,每人每天麦子2斤……产米区,军队每月每人吃麦子三天共7.5斤,政民机关每月每人吃麦子2天共5.4斤……”—《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岳行署补充纠正吃麦子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晋冀鲁豫边区的配给标准里,并不是说拿武器的人就是战斗人员,就能吃公粮,比如民兵就是没有口粮配给的,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军区关于战时民兵食粮规定的命令》中,明确说明:“……战时参战民兵之食粮,均由民兵自带自给,公家概不供给,如有某些民兵一时无粮自带或带而中断时,均由指挥部设法临时筹措借予一些粮食,战斗结束或粮食收获后,即由这些民兵负责偿还……”对于战斗人员是不是全吃公粮,也做了措辞比较严厉的说明:“……禁止重复过去所谓战斗队就给以公粮吃的不合理办法……”—《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军区关于战时民兵食粮规定的命令》

        而从1943年上半年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如自然灾害、国军决堤等,导致根据地出现严重的灾荒,仅冀南一区就有近800余万亩耕地无法耕种:“……由于干旱受灾面积,差不多包括冀南和太行的全部、太岳的大部和冀鲁豫的一部分……冀南大部地区自春至秋,干旱持续近8个月,使该地区884万亩耕地未能播种……旱灾未除,水灾接着袭来,严重的是友军(指国民党军—编者注)利用秋汛,将运河、漳河掘口,河水泛滥波及到冀南区的三十余县……约一千四百平方华里的区域发生雹灾……”—《129师暨晋冀鲁豫军区抗日战争史》

       这一时期,不仅解放区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日占区和国统区的灾民也不断的向解放区逃亡:“……由豫北、冀西敌占区和黄河以南国民党统治区逃来太行、太岳根据地的灾民为数达25万人左右……” —《129师暨晋冀鲁豫军区抗日战争史》边区政府不但要帮助解放区受灾群众生产自救,还要安置日占区和国统区的逃亡灾民,在这种严峻形势下,129师也不得不根据形势,做出了减发粮食,增加瓜菜比例,准备吃菜饭的决定,在这之后,129师的伙食配给水平始终没恢复到1942年前的水平:

《129师解决军粮度过灾荒的紧急指示》

       口粮配给方面,129师也按照逐月递减的原则拟定了1943年8月至1944年4月后的口粮配给表(初步方案,实际执行时间不长):

《129师关于生产节食度过灾荒,迎接胜利的命令》

        另外晋冀鲁豫边区下各军分区都也综合师里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情况调整了自己的配给标准,比如冀南军区:“……菜金:轻伤病员及工厂工人、1月以上的训练班,每人每天1元5角,重伤病员2元,特重伤病员不能进饮食者,每人每天3元,普通人员每人每天1元……游击队及正规军等,一律取消豆子……津贴费:正规军班长、战士每人每月2元,上士2元5角,排级干部3元5角,连级干部4元,营团级干部4元5角,师旅级干部5元……”—《冀南军区关于克服财政物资困难,变更经费粮秣标准的命令》

       1944年时,各项开支又有了新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以前发伙食费、津贴费,这次两项费用全部改成了粮食的形式:“……伙食费改粮食规定:普通人员每人每日4两、各级工人、教学员每人每日6两、轻伤病员每人每日8两、重伤病员每人每日1斤……津贴费改粮食规定:每人每月,普通人员5元5角者改发小米1斤12两、4元5角者改发小米1斤8两、3元5角者改发小米1斤4两……特种兵(骑、炮、工人员)正副连长每人每月改发小米1斤8两、正副排长每人每月改发小米1斤4两、正副班长每人每月改发小米1斤、战士每人每月改发小米14两……”—《冀鲁豫行署、冀南行署、冀鲁豫军区关于办法各项开支规定的联合命令》,从这个内容看,根据地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粮荒依然在困扰边区政府和战斗部队。此外,这个命令中还有一个地方能看出根据地的形势之困难:弹药。

《冀鲁豫行署、冀南行署、冀鲁豫军区关于办法各项开支规定的联合命令》

      从上表看,这个时期每月每支步枪仅能补充1发子弹、每挺机枪仅能补充30发子弹。根据地形势如此严峻,相应的口粮标准也有了新的变动,新的配给标准如下:“……正规部队及地方武装之战斗人员、普通工人每人每日小米1斤11两,或麦子2斤5两;分区以上机关干部每人每日小米1斤7两,或麦子2斤2两……在敌占区活动之小部队或机关,每人每日麦子2斤8两,轻重病号吃麦时期,每人每日吃小米、麦子与正规部队同……” —《冀鲁豫行署、冀南行署、冀鲁豫军区关于办法各项开支规定的联合命令》

        当年8月20日,冀鲁豫行署、冀南行署、冀鲁豫军区在对《联合命令》中的供给标准略作修改后,正式颁布了《三十三年供给制度》,全篇分为粮秣、财政两部分,在第一部分《粮秣供给标准》中对各类人员的口粮配给进行了规定:“……团以下正规部队、地方武装之指战员,分区以上部队机关之骑兵、侦察员,各级政民机关之保卫队员,均每人每日食麦粮2斤6两,秋粮1斤11两……分区以上部队、机关,其余干杂人员,高初小公费生,每人每日食麦粮2斤2两,秋粮一律为每人每日1斤7两……”—《三十三年供给制度—粮秣供给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麦粮和秋粮并不是同时配给的,实际是一个折算的关系,简单理解为配给麦粮时的标准为X斤X两,配给秋粮时则为X斤X两即可,一般秋粮含水量较低,因此秋粮配给量较麦粮为少。

         随着形势好转,仅仅半年后,根据地又重新制定下发了《1945年供给制度》,但这个制度与《三十三年供给制度》内容并不完全相同,《1945年供给制度》中没有规定个人口粮的配给,反而是增加了“菜金费”“干部补助”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菜金费方面:“……住院特科伤病员,每人每天猪香油5钱、蔬菜8两、豆腐8两、猪肉2两、鸡蛋2个,每人每月母鸡6只、红白糖1斤……重伤病员,每人每天猪香油7钱、蔬菜1斤、豆腐4两、猪肉2两、鸡蛋1个……轻伤病员,每人每天猪香油1两、蔬菜1斤、豆腐8两、猪肉每月24两……保育院婴儿,1周岁后半吃饭的,每人每月猪香油8两、猪肉1斤、红白糖8两、大小米4斤、白面4斤、每人每天蔬菜8两、鸡蛋1个……全吃饭的婴儿,每人每月猪香油24两、盐1斤、鸡蛋45个、母鸡1只、大小米10斤、白面20斤,每人每天蔬菜1斤……”—《1945年供给制度》

       这个标准中争议比较大的是关于干部的补助食品方面,对此我不予评价,仅摘抄内容:“……补助食品:猪肉,每人每月排级8两、连级1斤、营级2斤、团级3斤、分区级6斤、军区级8斤……鸡蛋每人每月团级30个、分区级60个、军区级90个……” —《1945年供给制度》,这个制度洋洋洒洒,事无巨细,甚至结婚的费用都列出来了:“……凡结婚者准报10斤猪肉、30斤麦子、100斤柴火钱……”—《1945年供给制度》

       但是我私下认为,土八路的愿望永远是美好的,现实永远是残酷的,由于根据地经济实在是不允许,因此在5月4日、5月7日,根据地分别两次修改了《1945年供给制度》,不断降低配给标准,最终配给简要摘录如下:

《关于修改供给制度,整顿供给生产的训令》

       意外的是这篇电文倒是从侧面印证了一个长期以来,网络上打嘴仗的命题,即河南四大害“水旱蝗汤”里第四害到底是“汤”还是“蹚”:

《关于修改供给制度,整顿供给生产的训令》
《关于修改供给制度,整顿供给生产的训令》

       河南第四害确系“汤”无疑,不过我的看法是在此“汤”之前,河南第四害确实是“蹚将”的蹚,不过某汤祸害地方甚于蹚将,第四害才逐渐变成了某汤之“汤”。

        到这里129师的伙食配给情况就基本说完了,下期将整理讲述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配给情况。

——————我是分割线——————

接下来是喜闻乐见的史料花絮时间:

①   晋冀鲁豫边区37~45年的损失,这篇资料很有意思,数字很详细,而且居然还折算成了美金,我简单算了一下,差不多是1只鸡1美元、1头牲畜210美元的样子,8年一共损失了一百多亿美元:

《129师暨晋冀鲁豫军区抗日战争史资料选编》

       换算的比率在文中也写的比较清楚:

《129师暨晋冀鲁豫军区抗日战争史资料选编》

       文末还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名义向日本政府提出了高达“139736万万美元”的赔偿要求……

《129师暨晋冀鲁豫军区抗日战争史资料选编》

②   土八路装备有多差?看看下面就知道了,1个连才3挺轻机枪、3个掷弹筒,甚至连步枪也是纷乱复杂。

《129师1941年军事工作总结报告》
《129师1941年军事工作总结报告》
《129师1941年军事工作总结报告》

      再比如在这份37年10月的129师武器统计表中,别的不看,每只步枪差不多只有10发子弹,全师手榴弹只有203颗,人均0.02颗……

《129师1937年10月人员武器统计电》

       再再比如下面这份统计表里,仅七九步枪种类就有9种,六五步枪也有4种,不过居然还有毛子的65口径,大概是日本出口给毛子的那批三八式,不大可能是费德洛夫这玩意,机枪一栏里面的24挺六九口径重机枪猜不出是什么东西,有知道的望不吝赐教:

《129师武器种类口径统报电》

       不过41年的统计表里面129师的人员数吓了我一跳,37年时129师全师1.3万余,41年就膨胀到了8万多了,而且电文中明确说“百团大战后部队建减员很大”,要是不减员,10万冒头妥妥的,你告诉我这是“师”?……

《129师11月份人员马匹武器弹药统计报告电》

      但是在41年之后的很长时间里,129师的扩编速度逐渐放缓,全师人员数量变动不大,但战斗人员比例和枪支数量有了很大提高(下表“指”系战斗员、“非”系非战斗人员):

《129师1943年夏季实力统计电》

③   卫生工作的落后,在所有的史料汇编中,似乎所有资料都在大骂土八路的后勤医疗水平,这不是哪一本哪一篇的特有现象,基本上每一本每一篇都在骂……

《129师1941年军事工作总结报告》
《129师1941年军事工作总结报告》
《冀南军区1942年军事工作总结》
《冀南军区1942年军事工作总结》
《冀南军区1942年军事工作总结》
《晋冀豫军区1943年上半年卫生工作指示》

④ 李云龙抢友军装备的灵感,大概是从这来的:

《385旅1942年供给工作报告》

⑤ 我党现在喜欢往各地派巡视组的传统从抗战时期就有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资料选编—目录》

       简单看了看,这些巡视报告措辞都非常严厉,不是一般人想的哼哼哈哈就过去了,甚至连各级行政首长都被点名批评。

⑥   129师在百团大战中武器弹药消耗,这篇资料有两个地方比较意外,一是土八路也用过燃烧弹,二是损坏了一支“自动步枪”,不是很清楚这个自动步枪是哪种武器,也许是比利时的FN M1930,找了别的资料也最终没搞清是个什么东西

《129师百团大战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少将向守志回忆参加邯郸(平汉)战役
刘伯承和聂荣臻同时去平原,为什么说冀南的发展优于冀东?
开国将帅张希才少将
晋冀鲁豫边区交通徽地球图(邮政局)邮票
赖勤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徽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