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成刚 | 用全心关注去倾听—— 解读同理心和倾听


我心里冒出几个问题:到底这几个词语的来源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倾听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做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关于来源。

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发现的,英文中对上述四个词汇基本上都用了一个单词来表达:EMPATHY,其动词是EMPATHIZE。

对Empathy的中文翻译比较广为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接受的是由台湾翻译的同理心(其他翻译还有共情、同理、移情、神入等),在《非暴力沟通》(中文版)中Empathy的翻译也只出现了同理心和倾听两种。

通过网上检索,“同理倾听”和“同理心倾听”是有人在做管理沟通和心理学培训的时候,由于语境的需要而创造的词汇,其内涵和释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或者说其实是同理心和倾听的一个延展,所以下面的讨论主要围绕Empathy的两种中文翻译——“同理心”和“倾听”——展开。

第二,那么同理心和倾听是一个什么关系?

先说明一点,查阅牛津词典,Empathy i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other person's feelings, experience, etc(同理心是一种理解他人情感和经验的能力),Empathy是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概念,从罗杰斯奠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就把Empathy作为其治疗当中的核心手段,马歇尔在非暴力沟通模型中将其发扬光大。

在《非暴力沟通》(中文版)中,当Empathy作为名词出现是,有可能被译为同理心或倾听,当Empathy作为动词出现是,则多数时候被译为倾听(倾听在一般意义上的英文表达常为Listening,而非Empathy)。

这是在英译中时考虑到词汇属性和语句通顺时的一种变通。不过,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Empathy作为动词的时候,如果仅翻译为倾听,就必须要有一个设定的场景(如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下),才能保证言辞达意。

有没有更好的翻译或者表达?在《非暴力沟通》(中文版)中第七章专门讲述了倾听,其英文标题为Receiving Empathically(中译为用全身心倾听),台湾还有一种译法叫以同理心领受,这个译法既彰显了同理心(Empathy),又突出了领受(Receive),也就是听的这一部分,所以总体说来以同理心领受更加传神,可惜不太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

另外,从非暴力沟通模型的角度,我们可以重新探究同理心和倾听的关系。非暴力沟通模型中包含了三种模式,诚实地表达自己(Expressing Honestly,向外发出信号),关切地倾听他人(Receiving Empathically,接收外部信号)和自我倾听(Self Empathy,向内观照),如果此时把非暴力沟通的整个模型理解为实现Empathy的套路的话,那么倾听(Receiving Empathically)就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值得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我们会用倾听泛指非暴力沟通用同理心来建立连接的整个过程(即包含诚实表达,关切倾听和自我倾听),所以仅仅把Empathy翻译成倾听是有一些局限性和误导性的,将Empathy翻译成同理心会更加准确,当我们希望表达听的行动时,可以说同理心倾听(Empathic Listening,实质同为Empathy)。

不过,把Empathy翻译为倾听有一个好处,就是提醒我们倾听(Receiving Empathically)确实是做到同理心,改善沟通的一个方便法门,很多关于沟通的理论和教程,都是从倾听开始着手的,但是我们知道倾听并不是非暴力沟通讲述的同理心的全部。

最后,讨论一下倾听(Receiving Empathically)的目的和如何做到。

  •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故而可以推断,倾听的目的是理解对方。

  •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的目的还可以进一步表达为建立连接,也就是不仅仅理解到对方,而且要创造一个场,和对方实现能量的交互。

  • 在我的经验中还可以进一步表达为“反求诸己,照见空性”,在倾听他人的时候,实际上也在倾听自己,寻找自己的投射,观照自己的念头,重新把注意力给予对方,不断加强倾听中能量的流转,进入对方的世界,理解对方并感受其中的美好。

具体说来,在倾听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给予倾诉者全心的关注,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轻轻地放在对方当下的存在上(可以有评价,可以有想法,看见评价和想法,任其自来自去,重新把注意力引领全身的注意力给予到对方就好),那么倾听就会发生。

这时候,我们会感受到对方情感能量的流入,经由我们的心再回馈到对方的存在上,我的身体是在当下这股能量交互的媒介,我的心是在全然地陪伴着对方、融化到对方的世界里,而“我”巍然不动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的发生。

当我们到达这股强的能量流转状态之时,表达只是这股能量要引领你说出的词语字句和做出的肢体动作而已。

我所体会到的倾听其实没有什么技巧,如果有的话,最大的技巧就是用心,用全心关注,这也是我对Receiving Empathically的诠释


感恩舒妞的话题,小满姐的建议和陶子给我的启发。此刻,我特别想念我的太太和两个孩子,愿他们健康、开心、如意!


参考资料

1.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华夏出版社,2009 

2.Marshall B. Rosenberg, Speak Peace in a World of Conflict, PuddleDancer Press, 2005

3.吕露西,爱的语言练习本,光启文化事业,2012

4.A S Hornby,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

5.肖福芳 申荷永,论Empathy的翻译及其内涵,心理学探新,2010年底6期

6.丁愚仁,禅不是修出来的,根本源教育

7.Empathy, wikipedia.org

8.倾听,baike.baidu.com






欧成刚

17年世界五百强、人力资源管理及咨询实践经验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企业导师

樊登读书会企业版特邀讲师

现主持“善意管理”(领导力、绩效管理、团队协作、管理沟通、情绪管理等)和“爱的养育”(亲子关系、个人成长等)辅导/培训,致力于非暴力沟通在企业管理及日常生活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

“爱的养育”亲子品牌创办人

清华大学-麻省理工斯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学士

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认证培训师候选人

跟随全球非暴力沟通中心主席凯瑟琳女士系统学习非暴力沟通,曾担任凯瑟琳女士高级课程翻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颈鹿语言-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人际交流和亲子关系的基础。
职场反馈的艺术:从非暴力沟通开始
《非暴力沟通》7:不去做什么,只是在那里
喜悦之旅·非暴力沟通体验式学习
《非暴力沟通》⑦|用全身心倾听
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既让自己舒服,也让对方舒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