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色出行应从保障骑行人路权做起

    【环保笔谈】

 

    据报道,近期沿海某市正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与如火如荼的创卫工作不相协调的是,为了增加汽车停车位,该市在多个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划上了机动车停车位。

 

    非机动车道,顾名思义是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通行的道路,禁止非法占用,也禁止机动车辆驶入。因此,这个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在对既有道路改造中,为解决突出的交通矛盾,规划设计单位常常倾向于努力“挖潜”,即尽可能拓展机动车道及停车位。尤其是当道路空间成为一个定量,机动车道成为一个变量时,意味着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必须成为另一个被动的变量。最终结果只能是,非机动车道不得不作出牺牲。

 

    过去很多城市城区,几乎每条道路两侧都有非机动车道,根据中间机动车道宽度不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也相应有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可如今,因机动车激增,越来越多的司机为了逃避处罚或停车方便,将机动车辆开上了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俨然成了“公共停车场”。

 

    事实上,尽可能保证非机动车路权,对机动车交通也是一种有益疏解。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是,一辆非机动车占用的空间要比机动车少许多,而非机动车一旦“无路可走”被挤上机动车道,影响的至少是一个车道,还会引发安全问题。由此可见,非机动车道被“侵占”不仅影响城市形象,给骑行的市民通行“添堵”,还会埋下安全隐患。

 

    以前车少人多,人和车各行其道,城市漫步非常惬意。如今,车多人多,为了给机动车让路,非机动车道越来越“瘦”。各地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加强非机动车道的规范管理,确保城市骑行人的路权不被侵犯。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城市路权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整治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查处、疏通和引导工作,让非机动车道名副其实,保障老百姓的骑行安全。建设低碳环保城市理应从保障骑行人路权开始,强化城市管理,确保人车各走其道,让骑行人更加舒适、更加安全,让城市的交通血脉愉悦地流淌起来。

 

    一座幸福的城市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要尊重骑行人的行路权,不容许随意“跑马圈地”,为那些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公众提供良好的环境。

 

    (吴学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享单车火了 芜湖离自行车友好城市有多远?
倡导自行车出行,要做好路权保障
应着力解决城市慢行交通问题
中国城市自行车生存状态调查(自行车因何日益被边缘化)
408研究小组 | 解密一线城市的街道——全国团体标准《街道设计指南》问卷结果发布(下)
城市里的电瓶车,怎么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