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方不会出现严重冰冻灾害 近几十年京津冀降雪在减少

    1月25日,我国南方多地迎来雨雪冰冻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预计南方这一轮雨雪天气会持续到1月28日。据了解,本周北京虽然也将迎来大幅降温,但仍不会下大雪。那么,为何今年南方大范围降雪,而北京却不见雪?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的专家。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曾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比来看,2018年的这一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一周至10天左右,不及2008年的20多天。且过去一周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回升、天气晴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从气温、降水量等方面来看,本轮天气过程的整体强度和影响范围也不如2008年。所以南方地区不会重现像2008年那样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张芳华说,“目前进入春运阶段,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将对交通及煤、电、油、气等能源的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建议相关地区和部门做好保障工作。”

    寒冬已过大半,华北地区尤其是北京却罕见雪的踪影。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京津冀地区的降雪日数越来越少。

    从降雪日数的变化来看,北京在20世纪50年代平均降雪日数为19天,60年代为16.5天,70年代为14.7天,80年代为13.9天,90年代为12天,进入21世纪后,降雪为11天左右。天津和石家庄的降雪也在逐渐减少,2011年以来的平均降雪日数更是创下了新低,与鼎盛时期相比减少超过一半。

    气象资料显示,京津冀地区的降雪日数在减少,但降雪的极端性却在增加,一旦下雪,容易出现极端大雪。比如2009年11月12日,石家庄积雪深度达到了55厘米,不仅创下当地最深积雪纪录,也是目前中国省会城市的最深积雪纪录。北京在2003年11月6日至7日出现最强降雪,还出现了打雷下雪的情况。

    为何雪少了,但极端性增多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冬季变短了,气温低、能保证下雪日子的基数减少了,使得降雪日数减少。还有,暖冬频发,冬季平均气温高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副首席信欣说,不过,气候变化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通常不是持续的、均一的变化。如果强盛的暖湿气流深入北上,华北就容易出现极端降雪。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说,近期北方冷空气比较强,基本上是受西北气流控制,没有南方暖湿气流的配合,所以华北基本上是干冷的状况。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以来,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1毫米,达到201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更是严重偏少,水汽不充足,所以雪就更罕见。

    (本报记者 袁于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冷暖对立,长江以北要降温?分析:北极涡旋惹祸,东北雪最强
今年首个寒潮将携雨雪席卷29省市!局地降温超14℃
2018年的第一场雪,哪儿下得格外猛烈?
天气为何表现如此异常
天气丨断崖式降温!这些地方已经下雪了!今年为何冷得早?
记者直击东北暴雪,因雪太大没去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