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漠河归来话科研

    科研不总是白大褂、空调实验室。有一种科研,就和守边关的战士一样,需要默默坚守。新春前夕,我跟随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活动,来到漠河,亲眼见到了科研人员在野外的工作状态。

    漠河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设在我国最北端的科研野外台站,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扰动观测研究。在站上,我们见到在这里测试自主研制的地面电磁探测仪器的科研人员。现场的研究人员告诉我们,以前,这种仪器只有国外能造,我们只能高价进口,现在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仪器,但为了考验仪器性能,必须要让它经历最热和最冷的气候检验。我们去的这天,漠河白天最高气温是零下18摄氏度,夜里最低气温是零下38摄氏度。在此之前,他们带着仪器刚从40多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过来。研究人员说,希望我们的仪器能耐高温,也能抗严寒。看着研究人员趴在积雪中,一会儿一轮换地聚精会神工作,不能戴手套,而我们全副武装,手脚冻得生疼,哈出的气体一会儿就让口罩变硬了,我不禁感叹:科研真的不易。

    而真的不易的,也许还有远离城市的那份寂寞。站里养着大狗,二层小楼周边低矮的围墙上,排列着五颜六色的桶型冰雕。显然,这是他们以桶为工具美化生活的艺术创作。他们说,这份美丽每年可保持9个月以上。小楼是近几年新建的,研究人员说,这些年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多,野外台站的条件改善了许多,他们要用更多的科研成果来向祖国汇报。

    (本报记者 金振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大珩:我的自述
他让中国激光迅速赶上世界先进行列!
我心似水志如舟——纪念严济慈先生诞辰120周年丨科学史
观念创新最重要
报告: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教育部和中科院
驻捷克大使马克卿访问捷克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