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桑树群成文化遗产

    “来来来,吃这个白色的椹子,最甜了。”古桑树下,农人在三轮车上摆下几筐新鲜的桑椹,甜美的滋味、低廉的价格吸引了过往的游人,你一盒,我一桶,没多久,桑椹销售一空。桑椹十分娇嫩,为了延长果实的新鲜度,农人特意为远道而来的游客准备了装有冰块的泡沫箱。

    这是记者5月19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看到的景象。当天上午,2018德州“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暨第十一届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开幕。椹果生态文化节是夏津县的一张名片,连续举办了11届,名气越来越大,去年,夏津旅游吸引游客超过2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6亿元。

    面对这样的成绩,古桑树群功不可没。

    就在今年的1月,“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意大利罗马为其正式授牌,这是山东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此次生态文化节开幕式上,特地举行了揭牌仪式。

    这是夏津的喜事。夏津县桑树栽培历史长,规模大,最盛时夏津境内有桑林8万亩之多,历史记载“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在平原地区,保存如此完整的古树群落非常罕见。时过境迁,现遗存古桑树群6000多亩,百年以上古桑2万余株。

    为了保护这片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夏津县制定了古桑树群保护与发展规划,建立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同时挖掘农桑文化,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对民间文艺、习俗谚语以及各种古建筑物进行调查保护,全面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休闲度假康养等项目。此外,还引导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鼓励群众以桑树入股并分享旅游门票收入,合作社与企业对接入驻,打开了乡村旅游新局面。

    今年的生态文化节,夏津迎来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客人。19日下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的140多名蚕桑专家学者、加工营销企业代表应邀参加会议,共同研讨果桑发展路径,交流果桑发展经验,搭建沟通合作平台,以促进全国果桑产业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桑树的产业链已经越拉越长。会议现场,摆放着各种品牌的桑椹挂面、桑椹干、桑果汁、桑果干红、椹果糕、桑叶茶、桑叶粉,还有桑椹与其他食物的结合品,如紫椹山楂条、椹果芝麻酥、椹叶桃酥等等。夏津美食布袋鸡也与桑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我把桑枝和桑叶作为原料加入到老汤的熬制中,推出了这款桑叶布袋鸡。”鸿熙居布袋鸡制作技艺传承人魏宪华笑着介绍道。

    据了解,夏津县年产椹果14000吨,其中古桑椹年产7500吨,鲜果销售量3000吨左右,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围绕桑叶、桑果、桑枝、桑树皮、桑根、桑菌、桑籽油等,“桑”元素得到了充分利用,药品、食品、饮品、保健品全面开发,使椹果升值空间翻了几番。而桑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正让遗产地的群众尝到更多甜头。

    椹果飘香,黄河故道上的桑树林,愈发郁郁葱葱。 (本报记者 蒋新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既是“世界遗产”,又是山东唯一!老祖宗留下的古桑群在夏津焕发生机
国内桑椹最好的产地是哪里?
山东夏津椹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生态夏津,醉美旅游区
黄河故道上残留下2万棵“保命桑”,能活千年能挡风沙,也能救命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开发乱象调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