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兴笔落英思壮采之千古骈文名篇《山亭兴序》

《山亭兴序》

(王勃 公元668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即云深山大泽,

龙蛇为得性之场;

广汉巨川,珠贝是有殊之地。

岂徒茂林修竹,

王右军山阴之兰亭;

流水长堤,石季伦河阳之梓泽?

下官天性任真,直言淳朴。

拙容陋质,眇小之丈夫;

蹇步穷途,坎壈之君子。

文史足用,不读非道之书;

气调不羁,未被可人之目。

颍川人物,有荀家兄弟之风;

汉代英奇,守陈氏门宗之德。

乐天知命,一十九年;

负笈从师,二千馀里。

有宏农公者,日下无双,风流第一。

仁崖知宇,照临明日月之辉;

广度冲襟,磊落压乾坤之气。

王夷甫之瑶林琼树,直出风尘;

嵇叔夜之龙章凤姿,混同人野。

雄谈逸辩,吐满腹之精神;

达学奇才,抱填胸之文籍。

簪裾见屈,轻脱履於西阳;

山水来游,重横琴於南涧。

百年奇表,开壮志於同明;

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山人对兴,即是桃花之源;

隐士相逢,不异菖蒲之涧。

黄精野馔,赤石神脂。

玉案金盘,徵石髓於蛟龙之窟;

山樽野酌,求玉液於蓬莱之峰。

溪横燕尾,岩竖龙头。

锻野老之真珠,挂幽人之明镜。

山腰半折,溜王烈之香膏;

洞口横开,滴严遵之芳乳。

藤牵赤絮,南方之物产可知;

粉渍青田,外域之谣风在即。

人高调远,地爽气清。

抱玉策而登高,出琼林而更远。

汉家二百所之都郭,宫殿平看;

秦树四十郡之封畿,山河坐见。

班孟坚骋两京雄笔,以为天地之奥区;

张平子奋一代宏才,以为帝王之神丽。

珠城隐隐,阑干象北斗之宫;

清渭澄澄,漾即天河之水。

长松茂柏,钻宇宙而顿风?;

大壑横溪,吐江河而悬日月。

凤凰神岳,起烟雾而当轩;

鹦鹉春泉,杂风花而满谷。

望平原,荫丛薄。

山情放旷,即沧浪之水清;

野气萧条,即崆峒之人智。

摇头坐唱,顿足起舞。

风尘洒落,直上天池九万里;

邱墟雄壮,傍吞少华五千仞。

裁二仪为舆盖,倚八荒为户牖。

荣者吾不知其荣,美者吾不知其美。

下官以词峰直上,振笔札而前驱;

高明以翰苑横开,列文章於後殿。

情兴未已,即令樽中酒空;

彩笔未穷,须使山中兔尽。

白话文:

仁义的人喜欢游山,

聪明的人喜欢戏水。

就说深幽的大山浩瀚的水泽,

是符合龙蛇性情的场所;

广阔的汉水巨大的河川,

是珍珠生长特别需要的地方。

这些地方何止只有茂密的森林茂林

和修长的竹子,

东晋王羲之曾经去过山阴县兰亭;

流水长堤,

西晋后赵国石季伦在河阳县的家乡。

在下天性率真,直言纯朴。

容态笨拙天质鄙陋,

人物渺小微不足道;

步履艰难处境窘迫,

是困顿不得志的君子。

自身的文史之学足够运用,

不读不合大道的书;

不读不是圣贤所著的书;

气概风度随意不羁,

没有达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境界。

是河南颍河来的人物,

荀淑的八个儿子都是当世的贤人;

在东汉号称奇才,留下了英名,

陈寔父子能谨家族的道德声望。

我安于天命安守本分,

总共是十九年;

背着书箱四处游学拜师,

行程有二千多里。

弘农县杨公,京城无双,

文章杰出位居第一。

杨公的仁义天下皆知,

如同光照增日月之辉一般;

杨公恢宏的气度冲破衣襟,

壮阔雄伟压住天地之气。

西晋的王衍行为神韵仙风,

高出尘世纷扰之外;

三国的嵇康文章可谓是龙纹凤姿,

在高雅愚昧之间皆可协调。

高谈阔论,吐露满腹勃勃生气,

博学奇才,一展胸中抱负,

留下煌煌典藉。

原本是显贵如今却忍受委屈,

轻视西阳郡守,就像脱鞋一般;

如今又来这里的山水山游玩,

你我再在华阴山涧中操琴。

具有当代非凡的仪表,

把自己的雄心壮志给显贵展示;

千里之外就心仪已久,

和我神交。

山居之士兴致相对,

就是如同桃花源中的避世胜地;

隐逸之士欣然相逢,

无异在广州山间的不老溪涧中相会。

用黄土之精的天然野食,

吞吃赤石之脂炼成的神仙丹药。

玉制的台案金质的碗盘,

在蛟龙住的洞穴中看钟乳石。

山人的酒杯自制的野酿,

在蓬莱山中求仙人的酒。

溪水横流,如燕尾一样分开,

山峰岩石突兀。

老人磨砺织席制作龙潭的珍珠,

背挂山中隐士驱鬼用的明镜。

山腰崩裂,流石落下,

王烈如同吃糖一般甜;

洞口豁开,

钟乳石滴下的水严遵喝了感觉芳香。

山梨树上有藤蔓牵连的纹路,

南方的物产由此可知一斑;

青田树的果核可以酿酒,

西域的风俗就在眼前。

人品高洁格调高远,

大地明爽天气明清。

怀抱金书玉册登高秋赏,

眺望佛国仙境神思以远。

西汉二百年都城,宫殿平看;

秦朝四十个州郡,山河坐视。

班固驰骋雄笔做两京赋,

我以为这就是天地奥妙的所在;

张衡奋发宏才而写出三都赋,

我认为写出了帝王之城的神奇艳丽。

西汉皇城盛大隐约可见,

纵横斜贯象征北斗之宫;

秦皇都城咸阳在渭水边,

广阔荡漾就像是天河之水。

长松茂柏高入苍穹,

钻入宇宙停在风云之上;

沧海横流遍灌溪涧,

吞吐江河悬挂在日月之下。

凤凰聚集的神灵山岳,

腾起的烟雾当成窗帷;

重岩洞壑之间飞瀑激流,

夹杂云气布满山谷。

眺望平坦的原野,

荫凉茂盛的草丛。

望见山间景色心情豪放旷达,

天下之水皆清;

看野外风光心情逍遥闲适,

洛阳之人皆智。

摇头昂首坐这里唱歌吟诵,

跺足挥手起来舞蹈。

高风亮节潇洒飘逸,

如同大鹏鸟直上南海九万里;

胸怀宽广气势雄阔,

如同华山吞吐高达五千仞。

裁剪天地作为车驾,

依傍八方做成门窗。

荣者自荣却不知为何荣,

美者自美却不知为何美。

在下我以锐利词峰直上青云,

振动文笔作为前锋先驱;

高明像您一般在皇家文苑并且开府署,

把文章列于宫禁后殿。

情绪兴致未了,

即便是杯中酒空;

五彩笔要穷尽,

必须要使山中的兔子全部没有了。

《山亭兴序》作者及作品介绍

《山亭兴序》作者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王勃。

王勃约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约公元650年),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为“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高宗皇帝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成,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

那一年,王勃二十六岁。他用一首诗和一篇文,让一座楼和一座城,还有一顿饭和几个人,从此千古留名。

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据说唐高宗看见此文后,曾“一惊三叹”: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高宗便给出五星好评:“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见序文后,尚有《滕王阁诗》一首,皇帝老儿大为称奇:“这娃,文思泉涌,势如雪崩,根本停不下来啊!”

一篇读罢,高宗回味良久,突然问左右:“王勃现在哪?朕当初不该赶走他啊。”

侍臣却回答:“启奏陛下,王勃离开洪州后,前往交趾探亲,返程时,在南海溺水,受惊吓而死,年方二十六岁。”

高宗一下子愣在原地,痛惜不已。

除了王勃,“初唐四杰”中,其他三人,结局也都较为悲惨:杨炯四十余岁,便卒于盈川;卢照邻因文入狱,后又患病致残,自投颍水而死;骆宾王参与扬州起事,“亡命不知所之”。

“初唐四杰”共同的特点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这就是”天妒英才“吧!

序,也叫做“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古代多列于书末,称“跋”,也叫做“后序”。二者体例略同,因此合称序跋文。

王勃于沛王府任职期间的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秋,与杨炯在杨炯的老家华阴县小住,这篇《山亭兴序》就写于此时,同时还有《秋日饯别序》、《山亭思友人序》。文中“有弘农杨公者”、“傍吞少华五千仞”均可证。

《山亭兴序》被后人评价为初唐骈文中气势雄壮之精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荷花雅集】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千古第一骈文,辞藻华丽更是无人能及,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下的《滕王阁序》。天才,何为天才,名曰...
王勃
历史名人:误落凡尘的大唐奇才,一篇《滕王阁序》千古扬名!
初唐“短命天才”王勃(中):一篇《滕王阁序》,成就其不朽之名
为什么《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网友:背过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