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知识,多音字及其形成的5个原因

来自乐咕教育

乐咕教育,见证每一步成长。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多音字及其形成的原因。

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而不管其意义多少,在现代汉语的字典、词典里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汉字。汉字中的多音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常用汉字中多音字的比例更大,据统计,1000个最常用汉字中,多音字就有170个。

用同一个字形表示几个读音和意义不同的词,这无疑节省了汉字,可以少造一些字形,但同时也带来了学习的困难,即一字多读造成的读错现象。

多音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是汉语语音和汉字字形数千年来演变和发展中沉积下来的,其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第一,古代“四声别义”造成一字多音

这些多音字保留到现在而形成了词性或词义有别的多音多义字。在古代,由于语音表达的需要,为了记录新产生的词语,不再另造字形,而是在已有字形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读音来表达不同的意义,古人又叫“破读”。古人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分辨不同的字义,如“朝”在表示“早晨、朝阳”的意义时读为“zhāo”,在表示“朝代、朝廷”等意时读为“cháo”;另一方面是区别词语的词性(语法)的作用,如“好”作形容词时读作“hǎo”,作动词时读作“hào”。这种由于“破读”而产生的多音字习用已久,数量较大,是教学和学习的重点。

第二,古代假借通用文字造成的多音字

古人在写文章时,由于一时的笔误写了别字或是由于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形,便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有的久借不还,本义另造新字。如“其”本义为“簸箕”,被假借为代词“其”后,借而不还,本义只好另造新字“箕”。有些是借了又还,借义另造新字,如“见”本义是看见,曾被借为“显现、出现”之意,后借义另造新字“现”,“见”字又还给本义。由于古人普遍具有崇古的心理,引用前人之说时,为了不失其原貌而借义仍用原字,这就使得本字兼有本义和借义的两种读音。

一般来说,借义之音只保留在成语或古语词中,如“见”一般情况下读“jiàn”,在成语“图穷匕见”、“其义自见”中才作“显现”之意,读为“xiàn”。

第三,古今音变造成的多音字

汉语发展史中,语音的演变和发展是比较快的,上古有上古的语音系统,中古有中古的语音系统。同一个字的读音在不同时期会有变化,原来一个字有统一的读音,后来由于在不同的地方发展演变的速度不一样,因而同一个字有的还保留了古音,而有的则按照经过发展变化后形成的今音来读。反映到汉字读音中,一些姓氏用字、地名用字的读音与常用义的一般读法形成一字多音;成语、文言词中的特殊读音与常用义的一般读音形成一字多音。例如,“番”现代常用读音为“fān”,而在地名“番禺”中读“pān”,保留了古代的读音;“费”现代常用读音为“fèi”,但在地名“费县”中读“bì”,保留了古代的读音。

第四,方音与普通话音共存,造成一字多音

普通话为了丰富自己,会吸取一些有表现力的方言词汇。普通话吸收进来的词,为了保留地方色彩,往往仿读方音。如,“拆”本读“chāi”,在吸收吴方言“拆烂污”一词时,仿原来方言读音拟近似音“cā”。

第五,口语和书面语分读也叫“文白异读”,造成一字多音

中国自古就有文读和白读两种,文读主要指读书时的发音,白读是口语音。文白异读的多音字,字义基本相同,用在不同的语体中便产生了不同的读音,如“血”有两种读音:“xuè(书面语)”和“xiě(口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字形近 义不同
2009高考语文考点梳理一:识记汉字字音
申小龙:从山东“莘县”到上海“莘庄”——汉字何以包容和尊重异读?
100个易错读音,还不快给孩子收藏好?
取消多音字不如恢复原来的字形好多人认为多音字对现代汉语交流带来了
小学语文考试汉字类考题【答题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