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哪?

​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哪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主要活动于广大北方地区,中心活动区位于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主要活动于华北的敌方根据地。

至1945年3月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解放区共有19个,即:

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冀热辽边区、晋绥边区、晋冀豫边区、冀鲁豫边区、山东解放区、苏北解放区、苏中解放区、苏浙皖解放区、淮北解放区、淮南解放区、皖中解放区、浙东解放区、鄂豫皖解放区、广东解放区、琼崖解放区、河南解放区、湘赣解放区。

新四军活动范围是南方八省,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北、河南、安徽、湖南这几个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华北、华中抗日前线,发动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在抗战期间逐步扩大,发展成华北、华中解放区。华南广东省人民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38年和1939年先后开辟建立了东江和琼崖抗日根据地。

扩展资料:

新四军的成立: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任政委兼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

全军共一万余人,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杜平任副司令员。

1938年2月上旬,江南各游击队奉命到皖南歙县岩寺(今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集结整编;江北各游击队分别在湖北黄安(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和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集结整编。全军辖4个支队及军部特务营,共10300人。

八路军的成立:

抗日战争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为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协议。

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四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路军

八路军三五九旅

三五九旅

1937年8月25日,由红军第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等部编成,陈伯钧任旅长,王震任副旅长(后任旅长兼政委),隶属第一二○师,辖第717团、第718团。当年9月上旬,第718团归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建制,旅部率第717团由陕西省富平县出发,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1938年1月,编成第719团和新的第718团。1939年10月,进驻陕甘宁边区,接替绥德警备区的防备。1941年开赴南泥湾,实行“屯田政策”,至1944年垦荒播种26.1万亩。1944年11月,旅主力4000人组成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进军湘粤边。1945年后加入中原军区第二纵队战斗序列。中原突围后,归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建制,参加了西北解放战争的历次战役,改为第二军第五师,解放后编入。该旅另一部组成第二梯队,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军东北,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第二十八师,现隶属兰州军区某集团军。

以身作则的罗章

罗章,在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从政治机关调到旅供给部任政治委员,分管全旅大生产的组织实施。他经常扛上一把为自己特制的七八斤重的大镢头,往来于全旅分散在各个山头、山坳的100多个生产点上,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和干部战士一起开荒。他说:“干部的以身作则首先是要勇敢,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其次,干部的以身作则还要勤奋,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由于在南泥湾的生产运动中成绩显著,在1942年1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上,被评为全边区22位劳模之一,毛泽东题词授予他“以身作则”的奖状。1955年,罗章被授予少将军衔。

模范团长陈宗尧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三五九旅718团团长陈宗尧(中)曾受到毛泽东表扬:“陈宗尧同志是八路军的团长,他率领全团走几百里路去背米,他不骑马,自己背米,马也背米,全团指战员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人人精神百倍,无一个开小差。”在生产中,陈宗尧把团部设在第一线,指导各连的劳动生产,最先组织了百人开荒大竞赛,战士们还给他编了个《生产忙坏了陈团长》的歌。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为他题写了“模范团长”的题词。1944年秋,陈宗尧任第二支队长随军南下,1945年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特等模范家属陈敏

陈敏,1917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在大生产运动中,她的丈夫谭文邦在三五九旅一个团里当政委,带领官兵整日在南泥湾开荒、挖窑洞。陈敏带着两个孩子在家纺线,纺出大批头等细纱,她的模范行动鼓舞了许多妇女走上生产战线。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主席在题词表扬22位劳模的同时,为她亲笔题写了“模范家属”的赞语。1945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亲笔题名,给她颁发了“特等模范家属”的奖状。

特等劳动英雄赵占奎

718团模范班长赵占奎,原名赵占魁,1943年出席陕甘宁边区劳模大会时,工业上有位劳动英雄也叫赵占魁,为了区分,政府征求他的意见后,改为了带“土”的奎。718团曾组织过百余劳动英雄参加的开荒竞赛,有6个人创造了日开荒3亩以上的纪录。其中,李位和赵占奎更是分别达到了3亩6分和3亩7分,被边区评为特级劳动英雄。赵占奎的生产热情,不仅推动了所在班成为全连开荒最多的一个模范班,而且影响了全连,原来规定开荒800亩,结果开了1700亩。

背景链接三五九旅1937年8月25日,由红军第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等部编成,陈伯钧任旅长,王震任副旅长(后任旅长兼政委),隶属第一二○师,辖第717团、第718团。当年9月上旬,第718团归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建制,旅部率第717团由陕西省富平县出发,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1938年1月,编成第719团和新的第718团。1939年10月,进驻陕甘宁边区,接替绥德警备区的防备。1941年开赴南泥湾,实行“屯田政策”,至1944年垦荒播种26.1万亩。1944年11月,旅主力4000人组成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进军湘粤边。1945年后加入中原军区第二纵队战斗序列。中原突围后,归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建制,参加了西北解放战争的历次战役,改为第二军第五师,解放后编入。该旅另一部组成第二梯队,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军东北,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第二十八师,现隶属兰州军区某集团军。

南下支队的介绍

1944年党中央派出由三五九旅部分兵力,组成“八路军第一游击支队——南下支队” 路经河南,然后,南下广东,沿途开展华南革命斗争。一路南下途中,南下支队先锋营营长王宝山带领全营战士一路阻击日军,蒋介石获知南下支队后,暗中派出嫡系部队,一个独立混成师,追剿我军。南下支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了平汉铁路线,与新四军豫南游击兵团会师,又在大鲁山与两万多日军展开了激战,打乱了日军在大鲁山的行动计划,并渡过长江,为建立鄂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后被日军和国民党所逼,进入无人山,在日军飞机轰炸下,经历了无粮、无药、前有堵兵,后有追兵等种种困难,终于走出无人山,日军投降后,在国民党不顾国共两党停战协议,紧追不放之下,英勇奋战,经历种种艰难,终于回到延安

谁清楚八路军南下支队的事

八路军南下支队,是以王震的359旅一部5000余人组建而成,王震为司令,王首道为政委,于1944年11月9日从延安出发,1945年3月26日进入湖南省平江县,主要转战在湘东北和湘南各县,于1945年9月20日,撤出湖南省北返鄂豫皖边区。对八路军南下支队为何南下入湘,一些抗战史书和论文,几乎异口同声说,是为了开辟抗日根据地,是为了给抗战大反攻作准备。其实此说是不准确的,是片面的。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委所编《湖南人民革命史》一书,所述比较全面,准确,指出了支队南下的两个目的:

“八路军南下支队,深入敌后,建立湘鄂赣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力争北与新四军五师的鄂豫皖边区,南与东江纵队联成一线,进而在华南开辟一个强大的五岭抗日根据地,以便在即将到来的大反攻中,或在以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时,能以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战略根据地互相策应,配合作战。”

开辟湘鄂赣根据地,为抗战大反攻,或为应对国民党发动内战,作好准备,这就是八路军南下的两个目的,而后者更是主要目的。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论证:

一, 南下支队入湘时湖南省的抗战形势

南下支队进入湘北平江县的时间是1945年3月26日。湖南省是正面战场的主战场,经历了四次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常德会战等六次大规模的会战,湘东北和湘中湘南,是国民党大军云集的地方,并且己开始战略大反攻,1945年初,相继收复了平江,茶陵,安仁,益阳,新宁等县。八路军入湘后不久,1945年4月9日,中日湘西会战激烈进行,历时两月,中国军队大获全胜,以较小的伤亡代价,歼敌28174人,粉碎了日军攻占芷江的企图。

在这样的形势下,八路军小股人马,孤军深入,千里劳师,进入抗日正面主战场开辟根据地,主要目的不在抗日,而在恢复一些地方的中共县委组织,为应对内战作准备。南下支队在湘东北各地,遭到驻防的川军王陵基部数万大军围剿,王震险被手榴弹炸中,第二支队长,南泥湾英雄陈宗尧牺牲。湘北本是中日两军血战之地,竟成了国共两军磨擦之处。南下支队寡不敌众,撤出湘东北,向湘中湘南前进,后被包围在湘南桂东县几十里不见人烟的“八面山”中,险些被歼。8月底突围北返,沿湘赣边界前行,一路遭围追堵截,9月20日,从湘北的临湘县出湖南省进入鄂豫皖边区。

南下支队此行,原定的建立湘鄂赣根据地和建立五岭根据的任务均未实现,实为当时湖南形势所迫也。南下支队在湘转战半年,足迹遍及湘东北和湘中南19个县市,恢复了平江,岳阳,临湘,浏阳等中共县委组织。

二, 从毛泽东发给南下支队的电报令看

1945年7月27日,南下支队在湖南省宁乡县收到毛泽东的电令:“唯一任务是争取目前一刻千金的时间,在粤北湘南创立五岭根据地,并与广东我军连成一片,准备于内战时牵制南方一翼”。

1945年8月11日,南下支队在湖南省衡山县收到中央电令:“苏军参战,日本投降(尚未投降,本文作者注),内战迫近,你们的任务仍然是迅速到达湘粤边与广东部队会合,坚决创造根据地,准备应付内战”。

以上电文均引自《湖南人民革命史》一书,“准备应付内战”,是两电文的关键词。

由此可见,建立根据地,为内战作准备,是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南下支队在湘北宣传抗日,策反伪军,伏击日军,亦有战绩。

悠长的岁月中南下受阻的最后目的地是哪里

八路军南下支队,又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是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组建而成,南下支队1944年 11月 9日由延安出发时共计5000余人,1946年8月29日胜利返回延安时仅剩下1414人。对于南下支队的此番远征,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组建八路军南下支队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七年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着重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在巩固和发展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抽调部分主力向华南地区发展,由北向南打通华北、华中和华南的联系,凭借五岭山脉建立新的根据地。

1944年7月,毛泽东与正在延安附近进行大生产的第359旅旅长王震进行了一次重要谈话。毛泽东说:“最近党中央准备派900名干部到南方去,路线是经河南先到新四军第五师,再南下广东,与东江纵队会合,发展华南抗日根据地。因路途遥远,沿途情况复杂,想从你359旅抽一名团长,带上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南下。今天找你来,就是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面对毛泽东的询问,王震直言:“抽一名团长和一个加强营是毫无问题的,不过,正像主席说的,路途遥远,沿途情况复杂,以一个加强营护送这批干部,兵力是否少了些?请主席再考虑一下!”

听了王震的分析,毛泽东指示说:“你先回去和其他同志研究一下,看看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案,总之,要圆满地完成任务。”

王震回到旅部后,立即找来几位团长商议,大家都感到这次护送要通过日、伪、顽军占领区,长途行军,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派一个团长去,恐怕难以完成任务。于是,王震主动向毛泽东请缨,亲自带部队护送干部南下。

为了使这次南下更有针对性,毛泽东和王震又进行了一次详谈。毛泽东说:“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的战略方针是,巩固华北、华中,发展华南,就是要向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发展。作为中央的部署之一,是由你们359旅组成南下支队,护送从广东、广西等地来延安学习的干部南下。共分成两个梯队,你带领第一梯队先走,等与东江纵队会合了,第二梯队再继续南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个大的解放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由来
抗战中新四军建立的几个根据地
黄炜华将军:曹甸战役与黄克诚的建议
山东八路军,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主要有哪些部队?
行程两万纵横八省的八路军120师359旅南下一支队征战记实
从3800到830,这是359旅南下支队的征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