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真功夫是这样上身的:分享师傅亲授的三字秘诀

很多拳友在练了一段时间的太极拳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开始感觉枯燥无味了。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凡是看不透的未来的东西,总会让人迷茫的。每一个练拳者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但是,如果你有一个好师傅或者有一个非常好的同学,那就不一样了。

好的师傅会时刻告诉你现在所处的境界,并会因材施教,告诉你目前该努力的地方。一旦把师傅指出的问题攻克了,那就立马上升一个档次。好的同学也是一样,因为基础相同,但如果他在某个方面有所领悟,就会突飞猛进那么一下子,这就给一起学习的同学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也是很好的激励和鞭策。有了这样的师傅和同学,你的学拳生涯就不会那么枯燥,也就不会那么迷茫了。

既然,大家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太极拳,其实也都希望能把太极功夫练到身上。之所以会有迷茫,也不过是看眼前的情况,自己离太极真功夫相距甚远罢了。

其实,就拿走路来说,再远的路,只要走的方向正确,总有到达的一天。而一个好的师傅,就是一个会给你指明方向的人,一个告诉你正确路径的人。

一个初学者,经过什么样的路径才能练成太极功夫呢?这里我愿意把师傅的传授与大家共同分享。

记得初学太极时,在这个问题上我得到师傅这样的指点:打、练、行。就是这三个字。师傅说,这三个字就是练成太极功夫的路径。

师傅说:所谓打、练、行,就是打拳、练拳、行拳。简称打、练、行。走过打拳、练拳、行拳这个过程,一个人的太极功夫就基本练成。

所谓打拳,就是太极的初级阶段。为什么叫打拳呢?因为这个阶段,主要是记住动作,用的是胳膊和腿。表现也是从比较生硬、僵直,慢慢转向柔化。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松跨、劲断意不断、不丢不项、舍己从人”的这些“规矩”虽然也要求体验,但往往是顾此失彼。这一阶段。打个不恰切的比喻,就像练书法的楷书一样,横平竖直,练的是大的框架。

第二步是练拳。练拳阶段主要在“轻灵”、“松沉”和“虚实变化”、“阴阳转换”上下功夫。但是对于太极拳“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松跨、劲断意不断、不丢不项、舍己从人”的这些“规矩”,却有更高、更严的要求,此时,就不要拘泥于框架的大小,而是要根据你的情况,拳架可高可低、可大可小、可慢可快、可动可静,拳架的练习要从守规矩到破规矩再到合规矩并慢慢地要对意念和气有所体会,这个阶段好比书法的行书,练的是由外入内的功力。从打拳到练拳,也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的过程。也就是说,打拳,打出的是框架,练拳练就的是招熟,并由招熟而渐悟懂劲。

第三步就是行拳阶段了。行拳是懂劲之后的练法。所谓行拳,其实是意行和气行。也就是“用意念在里面练”,抛开外形的意行和气行,则能练就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界。到这种境界无论走、坐、躺,都在太极之状态了。师傅说的一个人“坐”在那里也在练拳,“躺”在那里也能“走”一趟拳,就是这种状态,达到这种状态,难道不是“神明”的境界吗。这就像大书法家醉后的草书了,无拘无束挥洒自如。

本文为头条号《龙门show阵》原创,如需转载,务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看过这套拳,就别说太极是假的没有真功夫,这是太极拳吧?
你是否每天,都在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
不是你练太极拳,而是太极拳练你
【音频】太极真功夫是这样上身的
自学太极拳常见的误区都在这儿了,一定要注意!
看看小师傅的真功夫是如何练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