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前最后一篇干货 |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总结整理

一切为了学生 / 责任重于泰山

教学至今沉淀 6 年 / 老学员口碑相传    

微博超话打卡互相督促进步:丹姐66911考研陪跑计划

B站 / 知乎 / 小红书 / 微博搜索:林缘考研


一、前言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低影响开发(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立,目的是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雨水管理示意图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本文内容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风景园林工程》(李瑞冬)中排水工程章节内容。

二、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1.规划引领:城市各层级、各相关专业规划以及后续的建设程序中,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先规划后建设。

2.生态优先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

3.安全为重:综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水安全。

4.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本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5.统筹建设: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在各类建设项目中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

三、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1.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2.生态恢复和修复。
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3.低影响开发。
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四、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需统筹协调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

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结合城市开发区域或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设计阶段应对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设计。
低影响开发设施建成后应明确维护管理责任单位,落实设施管理人员,细化日常维护管理内容,确保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正常。
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流程图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01

规划


1.城市总体规划:应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目标,制定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实施策略、原则和重点实施区域,并将有关要求和内容纳入城市水系、排水防涝、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相关专项(专业)规划。

2.分区规划: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低影响开发的总体要求和控制目标,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相关内容纳入其分区规划。

3.详细规划:应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专业)规划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因地制宜,落实涉及雨水渗、滞、蓄、净、用、排等用途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用地;并结合用地功能和布局,分解和明确各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低影响开发主要控制指标,指导下层级规划设计或地块出让与开发。

4.专项规划: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控制雨水系统;利用数字化模型分析等方法分解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细化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要点,落实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内容、建设时序、资金安排与保障措施。

02

设计


以城市绿地与广场为例。城市绿地、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城市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并衔接区域内的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

城市绿地与广场雨水管理流程示例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五、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


低影响开发技术按主要功能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可总结为渗、滞、蓄、净、用、排六个字。


1.透水铺装
透水砖铺装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主要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可用于机动车道。

2.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也称种植屋面、屋顶绿化等,可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

3.下沉式绿地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 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狭义的下沉式绿地适用区域广,其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均较低,大面积应用时,易受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实际调蓄容积较小。

4.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构造示意图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5.渗透塘
渗透塘是一种用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具有一定的净化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渗透塘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建设费用较低,但对场地条件要求较严格,对后期维护管理要求较高。
渗透塘典型构造示意图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6.渗井
渗井指通过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下渗的设施,为增大渗透效果,可在渗井周围设置水平渗排管,并在渗排管周围铺设砾(碎)石。

7.渗管/渠
渗管/渠指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管/渠,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渠和砾(碎)石等材料组合而成。

8.植草沟
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传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9.湿塘
湿塘指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雨水同时作为其主要的补水水源。湿塘有时可结合绿地、开放空间等场地条件设计为多功能调蓄水体,即平时发挥正常的景观及休闲、娱乐功能,暴雨发生时发挥调蓄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湿塘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

湿塘典型构造示意图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10.雨水湿地
雨水湿地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是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一般设计成防渗型以便维持雨水湿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雨水湿地常与湿塘合建并设计一定的调蓄容积。
雨水湿地与湿塘的构造相似,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
雨水湿地典型构造示意图
(来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11.其他还包括雨水罐、蓄水池、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不再详细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查阅相关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绵城市:让城市回归自然
南京开建海绵城市实现“呼吸吐纳”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规划师论坛2】“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
广州海绵城市规划公布 一半公共绿地要“下沉”
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内外实践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