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教育投资者而言,新政下的“研学旅行”会是下一个风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校园考察、文化体验、海外夏令营……各地中小学生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告诉我们,“最好的课堂就在路上”。今年暑假是教育部实行“研学旅行”新政的首个暑假,那么全国“研学旅行”开展的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对于教育投资人来说,“研学旅行”概念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研学旅行”毁誉参半,任重而道远

        “研学旅行”的形式来源于外国,其概念最早于2013年由国务院提出。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首次明确多部门联合发文落实推进研学旅行。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建议活动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不过,近日据媒体记者探访多家游学机构和近20名游学归来的中小学生发现,有些高价海外“研学旅行”活动只是在名校门口拍了合影,有些甚至就是一个旅游孩子团,有些国内“研学活动”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转悠,甚至有家长无奈地表示,“别人家的孩子都去游学了,咱家孩子也得去。研学旅行不过是遛娃的新方式。”但根据《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显然,这些“旅”而不“学”、质价不符、学而不真的游学活动是与教育部发布的《意见》精神相悖的。

        针对上述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旅游市场上“重旅轻学”、“只旅不学”的研学旅游产品居多,从“游学”到“研学”,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学旅行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发“研学”产品的公司多半为旅游行业人员,缺乏真正站在教育层面去引导学生“研学”的教育人员,更缺乏导师的带领,很难实现研学旅行过程中知识的梳理和转化。因此,市场上急需具备实力的专业化机构开发优质可靠的“研学”产品。

       腾翔圆梦教育作为集团全力打造的主要聚焦青少年领袖素质教育培训及家庭教育专业连锁机构,在“研学旅行”的产品研发上担起重任,凭借集团十年的资源和积累,首先开通“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系列产品”,让每一位中小学生从亲身体验当年的革命场景,重走红军路,做一个爱国、感恩、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集团计划阶段性推出国内、国外不同主题的系列课程,让中小学生不光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研学旅行”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2017年8月22日,中国首届研学旅行公益论坛在北京召开,“研学旅行”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作为《意见》正式颁布后的第一个暑假,“研学旅行”概念无疑是最为火爆的,带动了旅游观光及教育游学产业。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中国旅游投资报告》显示,研学旅游产品被视作未来旅游投资的十大重要领域之一,虽然现在“研学旅行”市场乱象不断,但是也不能掩盖该产业的蓬勃兴起,专业化机构开发的“研学”产品依旧有很强的竞争力,对于教育投资人而言,“研学旅行”概念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就政策方面而言,“研学旅行”的火爆发展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的。从国务院2013年提出该概念到2016年末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一连串的动作肯定了“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加上“二胎政策”的间接影响,导致游学研学的需求激增。

        有机构对“研学旅行”学生家长做了调查,超70%的家长认为境内外“研学”活动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我修养,境内“研学”活动有助于帮助孩子了解国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境外“研学”活动则有助于启发孩子接受精英教育,开拓视野,培养全球化思维。整体而言,家长对优质的“研学”产品有很强的付费能力,在主观上也非常愿意为孩子的游学进行教育投资。

      根据有关产业数据显示,自2013年各地“研学旅行”试验区开展后,经过一年多市场酝酿,到2014年我国游学人次迅速增长,境内游学人数由最初的140万增长至预计2017年的340万,境外游学人数则由2014年的35万增长至预计2017年的85万。目前国内中小学生人数过亿,2016年游学研学行业市场空间约300亿元,未来5年还将保持30%到50%的复合增速,未来发展前景惊人。

       就市场竞争而言,资本的进入加快了“研学旅行”产业发展的进程,跨界融合发展是新潮流。当一个新的“概念”形成,资本就永不缺席。目前,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教育企业都争相抢滩布局研学游学市场,资本的进入加剧了行业竞争的无序。据左驭资本执行董事王亭分析称,中国旅游业发展快速,竞争愈发激烈,旅游机构急需新的“元素”及开发新的产品来差异化发展,通过提高利润率来实现做大做强。

         毫无疑问,“研学旅行”未来会形成下一个风口,只是在该风口下,《意见》强调公益性原则为主,教育企业想开发或者吞并旅游公司来实现拓展“游学研学”的业务需要更多考量。

        腾翔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强勇老师认为,相比国外成熟的市场运作,我国“研学旅行”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学旅行”仍存在市场痛点。内容为王,若没有优质的“学”来辅助,只会沦为单纯“旅”的传统旅游业。除去个别专业化机构开发的产品外,大部分“研学”产品趋向同质化,而国内研学旅行“重旅轻学”的产品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重学旅行”产品,通过政府监督、学校和教育或者旅游企业的三方通力协作,规范化运作才能确保这个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青程
【研学旅行】潜力无限,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研学旅行丨国内研学市场发展概况
最好的成长在路上!听陶西平顾明远等名家聊当年的故事 | 大家说
【科普】研学旅行的前世今生
中小学生境外研学旅行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