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万能公式,研学人必备(建议收藏)

文 / 唐旭  图 / 网络

来源: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从本质上说,“3+N+2”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是基于学科融合,采用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学习建立的综合实践课程。你了解什么是“3+N+2”吗?

1

“3”:三大课程模块

所谓“3”,指基于三类文化形态而建构的三大课程模块。

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模块、中国革命文化研学课程模块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学课程模块。

国家倡导研学旅行“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这一角度看,文化研学旅行课程是要在广义的文化领域中实现文化实践育人的任务。

但是文化领域浩瀚复杂,中小学研学不可能全面呈现,因此需要有选择地建构课程,需要从文化内容到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转化。

2

“N' :多项主题项目式学习内容

基于项目的学习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

因此,编制文化研学旅行课程的“主题项目”应从这四方面考虑编制原则。

第一,注重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主题项目”选取的学习内容应与学生现实生活、个人兴趣紧密联系,应是值得学生深度探究并有能力探究的知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跨学科融合。

第二,注重学习活动的挑战性和建构性。

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强调研究性学习,因此在编制项目任务时,尤为重视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探究活动应落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建构知识的时空。

第三,注重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与具体化。

学习情境指支撑学习活动,完成探究任务的环境。它有两种形态:

  • 一是实体形态的物质环境,如文化遗迹、文化器物、文化复原场景等。

  • 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创设的仿真模拟环境。

编制“主题项目”时,应创设真实或拟真的具体学习情境。

第四,注重学习结果的多元呈现和过程评价。

学习结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束后所取得的成就,素质层面表现为所学会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物质形态表现为专题报告研究小论文和评价报告等。

作为“主题项目”设计者,编制项目必须把学习结果的呈现形式和评价标准放在重要的考量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如何开发?这个思路值得借鉴
既要核心素养、又要应试能力?跨学科课程应该这样“跨”
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理解与教学转型———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跨学科主题学...
研学旅行,点亮青春的火把
书香校园建设的五大误区
邦宝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1年度自查报告(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