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身体能记住每一次情感的呐喊

“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你一定不是第一次听见这句话。

你们知道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们的心里就被埋下了一颗期待的种子。它包含了对成长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有对当下的恐惧。

大人的世界总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孩子们似乎永远都在追赶着大人们的步伐。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但是来自父母的管教与约束却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有一些未知是他们这个年龄永远不必知道的,因为知道那些事的先决条件是“长大”。

你的身体能切实记住每一次情感的呐喊

可是怎样才是真正的长大呢?并没有一本教科书针对“如何长大”作出精确指导,孩子们的真切发问也很有可能换来父母的敷衍回答。那么,一个不知道何谓“真正的成长”的孩子,又如何能对“成长”不心怀恐惧呢?读完《身体不说谎》后我才发现某些针对孩子的敷衍和隐瞒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其实他们都明白的!我不禁这么对自己说,孩子们一定是知道真相的,只是真相被用各种方式掩盖和回避了。诚如书名,因为你的身体是不会说谎的,也许你无法抓住感觉,可是你的身体却能切实记住每一次情感的呐喊。

父母总会在孩子出生前就想好他们的名字,想好养育孩子的方式甚至预演他们的成长过程。这些都是孩子们出生前既定的路。那些未出世的孩子并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力,因为他们甚至没有选择的能力。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感知的欲望。身体是诚实的,爱丽丝·米勒真切地点出孩子们有感知这些情感的权利,有选择的权利,甚至有拒绝的权利!

身体的疼痛总有一天会消失,可是心灵的创伤却无法愈合

可是对小孩子来说,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真的可以被全然接受吗?孩子们真的会不带一丝犹豫地吞下这些滋养吗?若这些滋养是充满爱的那固然是好,但这些滋养若形成了错误的连结,孩子们该怎能么办呢?我不禁为孩子感到痛心,试想当父母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骂孩子,将一天的烦躁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时,他们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吗?

孩子是会痛的。身体的疼痛总有一天会消失,可是心灵的创伤却无法愈合。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该承受痛苦,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该被厌恶,他们都是带着翅膀降临到人间的天使,不能单纯地因为被灌输的思想就丢失他们自身的真相和感觉。他们有权利感知自己的真实,拥抱自己的真相。

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著作和作家越来越多,可是看完能让我有反观自己童年的欲望和冲动的,那就是爱丽丝·米勒了。她谈论的不仅仅是虐待儿童的严重后果,更能让人反思儿童虐待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压抑现象。

这是一本犀利的书,这是一个乐在为不可为之事的作者。毫无疑问。

——张德芬

看不见的伤害,痛苦更深

我们习惯将“虐待”一词与下列图像结合在一起想象:一个满身是伤的小孩,他身上的伤痕清楚地指出了他所受到的伤害。但我在这本书所用的“虐待”概念,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指对孩子在心灵和身体的整体性的伤害。

这种伤害在一开始时是看不见的,伤害的后果往往要到几十年后才会被人注意到,但即便到了那个时候,这种伤害与童年所受的苦痛之间的关系却只有少数会被看见且受到重视。

身为成人的我却一直不想承认。我就像许多其他人一样,心里想着:“我?我从来没挨过打。那几个耳光根本不算什么,我妈妈对我则是费尽了心力。”

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过去看不见的伤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正是来自于低估了童年的苦痛、否认了这些苦痛的意义。每个成年人都能轻易地想象,如果有个巨人突然对他大发雷霆,他会多害怕而且觉得丢脸。但我们却认为小孩子不会有这样的反应,虽然我们有很多证据可以着证明敏感和早熟的孩子会如何对周遭环境做出反应。

童年所受到的伤害会妨碍你爱自己的小孩

父母以为掴掌、打屁股绝不会痛,但是这些处罚会将特定的价值观传达给孩子,而孩子则会接受这种评价。有些孩子甚至学会嘲弄体罚这件事,并且嘲笑自己由于被侮辱、被贬抑所导致的痛楚。他们成年后会紧抓着这种嘲讽,对自己的挖苦感到骄傲,有些人甚至还将之写成文学作品。

如今已有许多母亲(在论坛上也有些父亲)会诚实地自述,她们自己童年所受到的伤害妨碍了她们去爱自己的小孩。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并停止继续将母爱理想化。接着,我们便不需要再透过分析将婴儿视为一个尖叫的怪物。而且我们会开始去理解婴儿的内心世界,领会孩子的孤独和无力感。

这些孩子在拒绝与之温柔沟通的父母身旁长大,因为父母们也从没有经验过这种沟通。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在尖叫的婴儿身上找到一种符合逻辑的、合理的反应,这种反应针对的是父母那些多半无意识但真实的残忍行为,但社会大众并不认为父母的这些行为是残忍的。

不只是身体上的伤害才算伤害

父母的残忍行径不全是发生在身体上(即便现今的世界人口当中大约有九成的人小时候都挨过打)。它包含了缺乏亲切的照顾与沟通、遗忘孩子的需求与心灵痛楚、无意义的变态处罚、性侵、压榨孩子无条件的爱、情感勒索、破坏自我感觉,以及不计其数的权力剥削形式。

这份清单是列不完的,其中最严重的是:孩子必须学习将所有这些行为当成非常正常的,因为他们不认识其他的行为。无论父母曾对孩子做了什么,孩子都会一直慷慨地爱着父母。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这个角色至今依旧享有绝对的豁免权。如果有一天发生了改变,那么我们便能去感觉父母的虐待对我们做了什么。

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更了解自己身体的信号,并且能够和谐地与身体生活在一起,但不是以被爱着的孩子的身份,不是那个我们从来不曾当过、未来也不可能变成的孩子,而是一个坦率、有自觉、以及或许是有爱的成年人,他因为了解了自己的故事而不需再害怕这些故事。

···

张德芬空间特别定制版

《身体不说谎》

裸脊精装

这本书,写给你心中那个受伤的小孩。

“在这本书中我主要关注的是:否认我们真实而强烈的情绪,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后果。”

作者简介 | 爱丽丝·米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不说谎,别再强迫自己去爱
为什么有的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
儿童虐待与疏忽:认识与预防
童年受到身体、语言、情感虐待的人,长大后会有羞耻感
父母有“毒”怎么办?
情感虐待后的孩子很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