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炎症性肠病大讲堂第八期: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方法(一)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用于诊断IBD和随访病情变化的检查手段有很多,主要包括:血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IBD的完整诊断应包括:疾病类型(UC或CD)、疾病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相关的并发症。在IBD的诊断中不同的检查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今天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BD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本文作者:高翠歌 贺胜铎 董锦沛 李俊霞


高能预警:本期文字较多,内容较枯燥,觉得看不下去的看官可收藏后慢慢回味。


X线检查

X射线透射人体后,我们能看到肠道的轮廓,以此诊断和评估疾病,但肠壁和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时难以清晰识别。虽然如此,目前常用的两种检查方法对IBD的诊断仍有很大帮助。

1、立位腹平片:该检查便捷、经济,可以发现由炎症或瘢痕引起肠道狭窄导致的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时,可因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而诊断

2、消化道造影:于钡剂不能透过X线,可与周围软组织形成明显的差异,随着钡剂在肠道里移动,可以清晰的观察肠黏膜的形态。如果做小肠造影,需经口服用钡剂。如果做结肠造影,则需要钡剂灌肠。做结肠造影的患者,需要在检查前一天清洁肠道。需要注意的是,近期突发的肠梗阻或肠穿孔的患者,禁止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为防止钡剂在胃肠道潴留,检查后要多喝水促进钡剂排出。

目前钡剂灌肠多被结肠镜检查所替代,小肠钡剂造影由于敏感性低也多被CTE(CT肠道显像)和MRE(磁共振肠道显像)所替代,但是在没有进行结肠镜和小肠CTE/MRE的地方,仍可进行钡剂检查。

UC的钡剂灌肠主要表现为:1、粘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2)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3)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CD时消化道造影可见多发性、跳跃性病变,病变处见裂隙状溃疡、鹅卵石样改变、假息肉、肠腔狭窄、僵硬,可见瘘管。


CT和磁共振肠道显像(CTE/MRE)

CTE/MRE是迄今评估小肠炎症病变的标准影像学检查,该检查可反映肠壁的炎性反应改变、病变分布的部位和范围、狭窄的存在及其可能的性质(炎症反应活动性或纤维性狭窄)、肠腔外并发症如瘘管形成、腹腔脓肿或蜂窝织炎等。

活动期CD典型的CTE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4mm);肠粘膜明显强化伴肠壁分层改变,粘膜内环和粘膜外环明显强化,呈“靶征”或“双晕征”;肠系膜血管增多、扩张、扭曲,呈“木梳征”;相应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CTE和MRE对评估小肠炎性病变的精确性相似,后者较费时、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但没有放射性。



   肠管充盈是观察管壁厚度及管腔结构的前提条件,肠黏膜聚集成团时,我们难以观察肠壁病变和肠壁厚度。为使肠道充盈,可选用气体或液体对比剂,目前一般使用液体对比剂,多采用甘露醇或聚乙二醇溶液以减少肠道对比剂的吸收。

小肠CTE的准备过程通常是:

第一步:清洁肠道:检查前1天晚餐后禁食,可饮水;晚餐后1小时:服用1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0分钟内服用完毕。

第二步:充盈肠道:配制2袋复方电解质散,CT检查前90分钟开始每10分钟服用200ml,直到进入CT检查室喝完。

第三步:抑制肠道蠕动:CT检查前30分钟予阿托品 0.5mg 肌注,用以减少肠道蠕动及肠壁张力,易于对比剂充盈肠道及CT扫描。需要警惕的是,该步骤有导致中毒性巨结肠风险,要结合患者疾病活动度决定是否采用。

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小肠CTE一般5分钟即可完成,CT最大的不足是要接受X线辐射。MRE检查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0分钟,软组织显像更为清晰,且没有X线辐射风险。


超声

传统肠道超声: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无电离辐射的检查方法,患者耐受性良好。为了减少肠道内气体的干扰,通常需要在检查前禁食水6小时。常规腹部超声前也不需要服用缓泻剂。超声观察内容一般包括病变部位、累及肠段长度、肠壁厚度、肠壁层次、肠壁回声、肠管蠕动、肠管周围脂肪组织、肠周淋巴结、肠周及腹腔积液以及并发症情况(肠瘘、瘘管、脓肿、肠腔狭窄、梗阻等)。采用口服不可吸收的无回声对比剂如聚乙二醇,可以将肠腔充盈,更好的显示肠壁结构,降低不同观察者间对IBD诊断的差异率。可以通过口服或者置入鼻空肠管的方式进行,患者常常对口服的方式更易于接受。

   CD活动期最常见的超声表现包括: (1)肠壁增厚(≥4 mm);(2)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3)深溃疡形成,黏膜下层的高回声界限中断;(4)肠腔狭窄、脓肿及瘘管形成等;(5)肠周脂肪增厚回声增高、肠周淋巴结肿大。

   UC活动期最常见的超声表现也是肠壁增厚, 但因为病变主要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肠壁层次基本保持正常, 其肠壁血流信号增加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情况不如CD。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 他通过经外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 使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组织和器官,采用造影剂特异性成像的成像技术,示踪显示造影剂在血管及微循环内的运行情况。

组织学研究表明,肠管壁新生血管生成是CD早期的病理改变,应用超声造影可提高病变肠管壁血管显示率,超声造影灌注特征表现为黏膜下层普遍高增强,或由管壁内侧开始往外侧的肠壁离心性增强,是炎症活动期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内侧肠壁新生血管增加所致。而灌注特征表现为管壁外侧往内侧的肠壁向心性增强,或肠壁低或无增强,是炎症缓解期的重要表现,主要是由于肠壁出现纤维化,毛细血管减少所致。目前临床常用的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 为包裹六氟化硫气体的微泡, 微泡外壳的主要成分为磷脂。超声造影在IBD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判断疾病活动性;对肠周炎性包块定性,区分肠周蜂窝织炎和脓肿;肠腔狭窄评估,有助于区分纤维性狭窄和炎性狭窄。




欢迎读者与我们互相反馈!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消化系统知识~






获取更多IBD资讯,可阅读《炎症性肠病——王化虹2016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炎症性肠病内镜、病理、影像检查质量控制标准正式发布
【已】10.小肠检查仪器的选择
克罗恩病检查之小肠造影
【学术】克罗恩病透壁愈合的超声评估方法和价值
西门子MAGNETOM Vida 3T 新技术系列介绍(二)
超声不能检查肠道?错!超声新技术,让炎症性肠病无处躲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