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树冠外围开沟施肥,绕树盘浇水”这样的习惯原来是错的!

对当前苹果园施肥方法的三点思考

作者:焦世德

    目前苹果园栽培方式、施肥灌水方法多种多样,到底哪种方式方法更合理、更科学。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也是笔者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理想的施肥方法与效果

    鉴定某种方法是否正确,要看施肥效果及生产成本,也就是说要看效益。从理念上讲,只要能让肥料均匀分布在根系分布层,即40-50cm土层中,距树干50-100cm范围内(矮砧M9自根砧可距树干近些,乔砧应远些),就可达到合理的、理想的施肥效果。那么,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这要从根系特性、有机肥的作用及矿质元素与水分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来判断。

  1. 根系的“智能”吸收特性

        之所以导致“根系多分布在树冠外围”,实际是施肥方式造成的。因为植物根系具有“智能”捕食能力(即根系的吸收功能),具有趋肥性,会“自觉地”向着肥力条件好的地方生长。这种“智能”捕食能力决定了如果根系能在这个地方吃饱喝足,就不会再到别的地方去“觅食”了。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根往好处长”,针对土壤温度(生长适宜的土温是7-21℃,生长期为18-21℃)、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最佳)、土壤酸碱度(最适的PH值为5.4-6.8)等因素而言,哪个地方条件优越,有利于根系生长,根系就往哪里长。为什么80%的根系都集中在40cm上层内,而新生吸收根的60%-80%都集中发生在表层?除了肥水因素外,还有透气性、土壤温度等综合因素,说明这个区域土壤的水、气、热、肥条件优越。为什么根区砖瓦周围及盆栽四周根系分布较多?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方透气性好,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所以,应尽量在靠近中干范围内集中并均匀施肥,以缩短养分的运输渠道。根系分布状况取决于肥水管理水平,树体是根据我们的管理而进行适应性生长的,也就是说,根系的生长状况是树体遗传特性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束。

  2. 土壤有机质的“贮存”功能

        为什么要求有机肥集中并均匀施用?这与有机肥的特性和作用密不可分。

    第一,有机质是养分和水分贮藏库、土壤有机质分解后可为植物提供各种养分,同时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植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植物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机质还是养分和水分贮藏库。因为土壤腐殖质是一种胶体,有着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有保肥能力,像“仓库”一样把土壤中的养分贮存起来,避免养分流失。同时,土壤腐殖质是亲水胶体,具有巨大的亲水基因,是“蓄水库”,能提高土壤的有效持水量。土壤有机质的这些特性,对于浇灌栽培区意义重大。

    第二,有机质是重要的土壤酸碱度缓冲剂。腐殖质属两性胶体,本身又是弱酸,具有较强的缓冲作用,是重要的土壤酸碱度缓冲剂。

    第三,有机质是土壤水气热的稳定器。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是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增强土壤的疏松度,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腐殖质能有效调节和改善土壤水、气、热状况,创造一个具有稳定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的土壤环境条件,有利于根系生长,同时,腐殖质也极有利于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因此,在树体根系集中均匀施用有机肥极其重要。

  3. 水的“载体”功能

       怎样才能使化肥分布均匀并且充分利用?有效途径就是实行肥水“一体化”,小水勤浇,以保持根系分布层土壤湿润为宜。因为水是参与树体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物质之一,也是土壤及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的参与者,能溶解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为果树及微生物提供营养,所以说,浇水也是施肥。

        水是肥的载体,是矿质元素的运输工具。所以,水是肥料在土壤中运输工具,水到则肥到,肥水是一体的。如果水浇多了,会把肥料运到根外很远很深的地方,不仅造成肥料流失,也造成环境污染。

二、施肥灌水存在的普遍问题

    果园土壤施肥方法很多,比如环状沟施肥(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施肥,逐年外扩)、放射沟施肥(等距离由内向外挖放射状沟施肥)、条沟施肥(在树体株间或行间开条形沟施肥)、地面撒施(将肥料均匀撒于树盘)、灌溉式施肥(与滴灌相结合的施肥方式)等。

    目前的土壤追肥主要是开沟施入树冠外围,而浇水则沿树盘进行,这是不合理的。水是肥的运载工具,“水的流向决定肥的走向”,肥料到底去了哪里?这对于不起垄密植交冠郁闭园来说,似乎问题不大,肥水无非从这棵树流向那棵树,而对于起垄成台畦或宽行密植的果园则是人问题:肥随水流向树外行间而损失,水越大肥流失越多。所以,冠内施肥结合小水浇灌最为合理。

    接下来的问题是,不起垄行不行?我们当地近几年频繁发生连续降雨,无论是乔砧还是矮砧苹果树都出现了大片死树现象。如果不起垄,排涝问题解决不了。尤其是矮砧密植栽培更应当起垄。目前我国苹果栽培模式处于向矮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转变势在必行,因为这是由劳力紧张,果园必须实现机械化所决定的。既然是要起垄栽培,就应当改变传统施肥浇水模式。

    矮砧与乔砧相比,前者细根多且集中,所以在肥水管理上必须配套与之相适应的模式——肥水一体化。

    肥水一体化是机械化与自动化结合的灌溉技术,也就是滴灌与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是以水滴状不断缓慢流入树体根际,使土壤稳定保持适宜含水量的灌水方法。滴灌仅湿润根际土层,大大减少了水分蒸发,比喷灌省水50%左右,更利于肥水一体化,同时还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不会因灌水而造成土壤温度变幅过大,影响根系生长。

    滴灌系统主要包括水泵、化肥罐、过滤器、输水管及灌水管(毛管)或滴水器(滴头)。滴灌输水管顺果树行挂在第1道铁丝上,距地面60-75cm(也有更低的)。如意大利大多数果园采用矮砧密植栽培,密度为1m*3-3.5m,其滴灌系统是用直径80-120mm的铁管把水送到果园的运输主管道,然后用直径20mm的橡皮管将水运到果树株间,最后用喷头或直径5mm的橡皮管滴到株间地面。

三、立足实际逐步完善肥水管理

    我国的苹果园实现真正的肥水一体化尚需要时日,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肥水一体化经验,逐步完善果园肥水管理。

  1. 新建园有机质一次性投入充足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建园有机质最好一次性投入充足,即矮砧密植栽培在栽前进行一次性土壤改良,“先改良,再栽树”,一劳永逸。

        具体办法是,开深0.4-0.6m,宽2m左右的沟,沟内40cm土层中将配制好的有机质肥料按土肥3:1的比例混合。原永兵和刘成连教授介绍的有机基质肥配制方法是:作物秸秆、炉灰(或燃烧过的煤矸石)与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羊粪等)按7:1.5:1.5(体积比)混合堆放腐熟。其中,作物秸秆可以用麦秸、玉米秸、棉花秆、麦糠、玉米芯、生产食用菌的废料等,粉碎至1cm左右;炉灰(或燃烧过的煤矸石)粉碎过筛(0.5cm以下);农家肥(鸡粪、猪粪、牛粪等)过筛(1cm以下)。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加2%尿素,堆沤腐熟。如果土壤PH值在6.5以上,可酌减炉灰用量;如果PH值达到7以上,可不用炉灰等碱性物质。

  2. 逐步改进果园肥水管理方法

        合理的土壤施肥,应在有限空间内让肥料均匀分布(忌仅施于外围),并配合小水浇灌。同样的肥水量,分散使用更为合理。国外的肥水一体化,也不过是沿树行拉一道滴水管,肥水由内向外缓慢渗透而已。

        果园浇水方法与施肥方式多样,肥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不均匀,多施于树冠外围,水大流急。这样造成施肥越往外,水越大越急,肥分损失越大;若水小但化肥过于集中且量大,则局部肥液浓度大,有烧根的风险。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其破坏作用类似于喷打过量的除草剂,这与我们灌草保护表层根系作用正好相反,应当坚决克服。

        那么,每次每亩的用水量、施肥量多大为宜?我们可从理论上进行推算。根据降雨量为30mm时湿润土层约50cm作为计算参数,按目前推广的栽培模式行距4m,树盘2m计算,亩用水量为10立方;按浓度1mg/kg计算亩用肥量为10kg。交冠园加倍,亩水用量为20立方,用肥量为20kg。当然,这是理论数值,实际生产中果园用水量与用肥量远大于理论数值。

        在我国目前的栽培条件下,可起垄成台畦,实施“W”台畦双沟浇灌,由树行一分为二,分成两个浇水沟,这样既可以两条沟同时浇,也能够单边浇。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实行滴灌,并树盘覆草、行间生草。

        追肥可将肥料均匀撒于树盘后直接浇水(目前实行真正肥水一体化尚有难度,可采用此法),简单易行,得必须撒匀、量小、多次,每次10kg/亩左右,防止烧伤表层根。如果不能马上浇水,也可在树盘内树干周围由内向外多开道放射状沟,沟深10cm左右,施肥后覆土。

        土壤基肥若是有机厩肥,最小可条沟施用,量大可树盘撒施。这种方法可起到覆盖(类似覆草)的作用,稳定土壤温度与湿度,也可减轻未完全腐熟厩肥的副作用,避免烧根。施用有机厩肥最关键就是必须完全腐熟。

        提倡树盘覆草。树盘覆盖主要是防止表层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幅过大、忽高忽低,创造稳定良好的根际环境,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就覆盖而言,大自然的“发明”是落叶归根,是自然覆盖;老祖宗的“方法”中耕锄地,其实质是就地取土覆盖;上世纪福山苹果栽培老区有春天树盘压土的做法,莱州金城沿海果园压沙等,都是地面覆盖,所不同的是覆盖物不一样。以草覆盖效果最好,但必须注意春宜厚夏宜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现代新建果园的土壤管理模式。
果园一定要走出大水浇灌的误区!
怎样才能种活又种好蓝莓?种植蓝莓有3大基本要求,具体怎么做?
苹果建园规划及技术
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管理措施
浅谈宁夏南部山区旱地果园抗旱的几项有效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