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里闲置的SSD如何废物利用

前言


SSD经历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简单说:

从容量方面,最早的32G、64G、128G,到现在256G起步,512G、1T、2T。

从接口方面,SATA2、SATA3、M.2、U.2

从价格方面,已经从几块每G做到了2元左右每G的价格。

从标准方面,ACHI到NVME,队列深度提高,大大减小了数据的延时,从而提高SSD的性能。

而对于我们来讲,或多或少的涉足到上面的产品,如果你没用过上面之一,你太牛了,哈哈。

而实际上,对于我们把系统从HDD搬家到SSD上的带来性能提升远远大于升级内存、CPU等部件,费用也不贵,基本500元就能搞定,而且是增项升级,并不产生闲置损失,但是如果你是玩性能的风口浪尖,或者同一平台进行过二次升级,那么就会产生闲置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闲置SSD再次利用的两三事。

好了,进入正题,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闲置SSD如何再次利用,也就是已有处于更新淘汰下来的SSD,如果你觉得这几种玩法不错的话,楼主还是不建议你为这事花钱购新。我们知道对于SSD它是有寿命的,但一般情况下,仅是作系统盘来讲,还是很难使用到其寿命将至的,正如上面所讲,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SSD的发展速度虽快,但由于价格原因,我们大多是出于经济,只购买了够用的容量,而随着系统的升级,XP、WIN7、WIN10系统身材越来越大,SSD的容量就明显吃不消了,而我在短短的2年里,就进行了一次容量上的升级,所以说SSD寿命还早着呢,且自然淘汰下来的SSD还是有战斗力的,只是不合适再次作业系统盘使用了。

目前新装的大奶机上使用的是这块Nvme标准M.2接口的SSD,单位价格不到2元/G

原来的I5+Z68平台,现在使用的是14年购入的ITNEL 520 120G SSD,单位价格3.8元/G

而自然淘汰下来的这块三星 830 64G就闲置了,购自12年,单位价格7元/G

主角


这次的主角是这块2012年购入的三星830 64G SSD,容量上只有64G,装个Win7系统,都略显捉襟,更何况现在的Win10呢,所以这块盘有略显鸡肋了,但我还是要从中继续榨出最后的剩余价值来,先看下其性能。


玩法一、作不了主盘,作从盘


这个最简单的,也是最直接的,但也是最鸡肋的,小点的游戏装上意义不大,大点的游戏装不下,只因为身材太小

....,那要它作什么呢?

上面的性能就是SATA连接模式下测得的,实际应用与HDD区别不明显。

1、可以系统的页面文件设置到这里来,减少主盘的磨损。

2、同样的浏览器的缓存文件,也可以设置过来。

还有这些系统指定的文件夹

3、要不就直接设置成共享盘吧,方便其他设备读取。

4、如果真的找不到更好的'用途',那就狠点心,当下载盘吧。

小结

好吧,玩法一,确实因为容量问题,略显鸡肋了,而上面这些,楼主也真的蛋疼尝试过,效果聊胜于无,毕竟现在主盘都是SSD了,如果真的出于容量上必须要让你这么做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增加容量吧,闲下这块小盘,跟着我玩后面的几种方法。(如果你是128G的,就不再鸡肋了,可以再入块128G,组RAID,主盘身份,增加容量,增加宽带)


玩法二、加装移动硬盘盒,当作移动硬盘使用。


由于这块SSD是SATA3接口,对于当下移动硬盘盒来讲,选择性还是比较大的,操作难度不高,外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即可,而接口方面,早期产品都是MricoUSB接口,现在都提升到了Type C接口。而对于传输入速度的协议标准,对于目前产品来讲,还都是USB 3.0标准,非而高大上的USB3.1标准, 标注的Type C接口更多是噱头功效,速率上最大还是5GB/S,而对于SATA3协议的6GB/S的SSD来讲,影响不大。

注意:上面的这个图,就是在耍流氓,实际上和USB 3.1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这么硬生生的标著上了。关于USB 3.0和Type C的传输标准和接口方面的解释,可以参考我的这篇原创里的解释。


OK,移动硬盘装起来,如果新购移动硬盘盒的话,一定记着选个容易拆装的,这个很不起眼的事,却很容易让你不顺心起来。

既然做为移动存储了,那么相关测试也要测一测了,这个USB 3.0理论传输速度5GB/S和SATA3接口的6GB/S到底影响多大呢?

两个测速工具的结果一致,读在350MB/s,写在150MB/s,整体感觉还不错。

实际应用写入在150MB/S,而写入112MB/S,这个应该是HDD拖的后腿。

整体感觉不不错,但是没有对比,怎么能看得出区别,所以我多作了一项横项的对比,供于参考。

SSD移动硬盘,读350MB/s,写150MB/s

CZ80 U盘, 读250MB/s,写160MB/s

HDD移动硬盘,读110MB/s,写110MB/s

所以速度性能从高到低排列为:SSD移动硬盘> CZ80> HDD硬盘。(HDD硬盘完全趟枪)

而实际使用情况就没上面测试那么明显了,读取速度受HDD写入性能影响限制在110MB/S的样子,而写入速度却被CZ80反超

SSD移动硬盘,读111MB/s,写111MB/s

CZ80 U盘, 读106MB/s,写162MB/s

HDD移动硬盘,读106MB/s,写94.1MB/s

小结:

从容量对比,SSD移动硬盘几乎没有占到任何的优势,自然还是HDD移动硬盘相对大些。

从性能对比,测速再快,实战不行啊,可以说CZ80完胜,对比HDD移动硬盘,SSD移动硬盘优势也不是太明显。

从体积对比,CZ80完胜,同容量CZ80小巧,同体积HDD移动硬盘容量大。

再进一步对比USB 3.0标准的5Gb/s与SATA3标准的6Gb/s如何,理论还是有一定损失的,但实际应用基本无区别。

所以,闲置的小容量SSD即使作为移动硬盘,也不是太实用。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既然在机箱里面作从不行,在外面又占不到优势,那还能怎样呢?


玩法三、智能响应技术


它的工作机制与CPU缓存的工作原理有点类似,我们知道CPU的读取顺序是CPU》缓存》内存》硬盘这样的过程,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缓存中查找,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CPU在缓存中找到有用的数据被称为命中,当Cache中没有CPU所需的数据时,CPU要透过内存访问HDD。而对于SRT技术来讲,就是把用户常用的软件进行缓存处理,待使用时直接从缓存里启动,这样就会比从透过内存访问HDD调取要快很多,而这个过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于HDD的4K随机写入能力也有了不少的提升。

这里要用到一款软件,英特尔? 智能响应技术 Intel Smart Response Technology(简称Intel SRT)这个软件是依附在英特尔? 快速存储技术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简称IRST),看出名称的区别了吗?楼主本人也是在各大论坛里上窜下跳的学习,经过深度的研究、比对效果之后,才有了这篇原创的分享。

这才是本文的重点,好戏才刚刚开始。

英特尔? 快速存储技术(简称IRST)的功能是什么?---单盘RAID

首先我们要先确认主板是否支持这个安装英特尔? 快速存储技术

上图只是笼统的说下支持的范围,具体情况要看主板的规格,比如我用的是华擎的太极X99,在官网规格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官网有时也不是特别的认真)。简单的说,只要主板支持RAID,就基本可以支持了,如果你买的是丐版的主板,很容易就不被支持了。

在文档下载区,可以找到软件下载地址

下载安装过程不表,没什么难的,如果缺少系统环境,根据提示安装即可,INTEL的软件,可靠度还是比较高的。

安装完成后运行软件,在任务栏会提示,并有相应的警告

这里说下注意事项和安装细节:

1、先将SSD数据腾空,该删除的删除,该备份的备份,里面的数据值多少价值,你自己知道,一会可是要格式化的。

2、重启电脑,进BIOS,将硬盘模式从SATA调整至RAID。

或在BIOS的快速调整项里设置

Tips:下图来自官网的《用户手册》P158,结合上下图看更直接,确认你的缓存SSD没出现在上图左则红框里,否则,请自行查找原因。

3、F10保存,重启后,过了BIOS自检后,按ctrl+I会有这样的画面,什么都不用点,直接选4,Exit略过,

Tips:如何不再显示这个RAID设置,详见官网《SATA 硬盘安装和 RAID 配置指南》中有具体说明

4、如果正常进入系统了,进行验证查看硬盘的工作模式是否为RAID。

5、查看硬盘管理中SSD分区情况,如缓存SSD有相应分区,删除。

6、运行IRST软件

①具体软件设置,请点帮助按钮,里面特别的详细。

②查看此区域是否有缓存SSD存在,如果没有尝试点击刷新

③选择“性能”进行下一步

7、设置缓存模式及容量,RST最大为64G,最小14.9G。

英特尔智能缓存技术还为用户提供了两种加速模式,默认状态下是采用的增强模式来进行加速。该模式采用直写高速缓存方法即时的将数据写入高速缓存内存和磁盘。而最大化模式则为用户提供了更强的性能,其采用回写式高速缓存方法,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数据写入磁盘。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所提供的性能也不尽相同。

Tips:如果你的硬盘为128G,RST最大支持到64G缓存,选择最大64G缓存后,会自动进行分区,将多余部分可作为本地磁盘使用。

8、查看状态,是否成功

至此,软件安装设置完成,调整请自行学习帮助。后面我们来看下效果如何?

其实,这个智能响应技术,最为直接的是提升4KB随机写入能力,已经较为接近SSD固态硬盘的速度了,但也止于性能速度快速方面的,更多的是基本用户常用的软件,会进行分类,有点像CPU里的缓存机制。

下面是部分对比测试:上图为原始2T性能,下图为加速后的性能,使用增强模式。

ATTO Disk Bechmark

HD Tune-基准

HD Tune-随机存取

而于前面玩法一来对比,加速后的HDD与纯SSD

对于常用软件启动速度加快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长期使用以后,可惜,之前并没有打算写这篇帖子,所以没有过多的记录形成对比,但软件启动确实感觉快了。


总结

智能响应技术对于性能方面的提升并不仅是在读写速度上,而是更侧缓重于存机制、用户的习惯数据,在刚刚完成组建首次运行应用时,其性能不会有太大的提升,但随着用户的使用,对于经常使用的软件来说,其在多次运行后的打开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这还是取决缓存机制的作用体现。而对于数据安全方面,如果SSD出现了问题,IRST也会发出警报提示的,即使其SSD真的挂了,损失的也只是一部分软件的使用习惯,对于数据方面,它的回写机制还是比较积极的。

经过上述三种玩法对比,将闲置的SSD用于智能响应技术,我认为比较前面两个玩法要有趣(前面两个多少都有些鸡肋),而且使用时间越长,提升越明显,之前开IE进主页明细能感觉出延时,但有了智能响应技术,这个延时明细缩短了很多,手里有闲置SSD的值友可以进行尝试。

当然还有第四种玩法,就是将其设置为RAID阵列中的缓存,但这个除了高端点的储存用户会用到,主要是还要配单独的RAID阵列卡使用,对于处置闲置的SSD来讲,成本费用有些高,所以在这里就不介绍了,至于把SSD放到群晖里缓存,除了黑的以外,正版群晖只有相对高端的会有应用,其他相对于64G来讲,还是小了些。

如果你还有更好玩的玩法,可以一起过来讨论一下。

BTW

剁主计划天津站启动 招募剁友 天津的值友还在等什么?赶快报名加入吧

天津分剁剁主:@飞累了的鱼 @SMZDM小小值 以及广大天津值友期待你的加入



请不要只记得收藏,配合着点赞打赏是才是正确的操作方法,

,谢谢。

如果哪里写的不对,还请指点,但不要做无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哥学姐告诉你:买电脑 如何看配置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机器
TLC/QLC硬盘的死结,SSD为什么会掉速?
硬盘有哪些分类?分别有什么作用
SSD vs. HDD?那些我们终将更换的硬盘
250G“膨胀”1.2TB:AMD StoreMI磁盘加速测试
intel傲腾内存是什么意思?Intel傲腾内存加速性能实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