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白也能看懂的木器漆病之万能药“帖”,精耕细作干货,收藏之(篇二)

写在前面的话

不知从几何时,撰写“写在前面的话”成为了一日之中最幸福的时光,替代了阅读、取代了电影,甚至连寸步不离的音乐也未能幸免。

在前面的话里,更能找回自己,宛如梦醒时分,伸一个懒腰,顿感生活尚且残留些许美好,似乎委已灰飞烟灭的万千期待,有了一点回心转意之势,即便心如明镜,一切的一切只是内内里的一点痴念与妄想罢了。

诚然,木器漆病这篇文章是柒君迄今为止投入精力最多的文章,没有之一,其他的文章最多耗费三天,而这篇文章从选材、资料搜集与自我求证、框架构建,直至文章深耕,已历时月余。而这种执念无外乎源自内心的某种不可抗拒之事的逃避,源自对病理真相的渴求,源自某种接近遁世情怀的向往。

柒君一直想写“歌单”,写“影评”或者“书评”也好,但此事不完,心思难全。

是为前面的话。

以下为正文:

为保证诸位值友能够看到第一篇《木器漆病》文章,特将链接附下:

问题六:白漆泛黄

原因一:阳光直射

阳光直射导致的白漆泛黄,原因只有一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白漆变色的罪魁祸首,紫外光只要一照白漆都会变色。所以,对于已经喷过白漆的家具尽量摆放在非阳光照射的区域,更主要的是,尽量选用一些耐黄变的漆。

但话说回来,每一种漆的耐黄变是相对的,耐黄变不等同于不黄变。

作为一个基本事实是,所有的白漆都会黄变,只是耐黄变的白漆相对不耐黄变的漆要相对好一些。一般来说,一种白漆喷涂在家具上,两年内若无明显变化,说明这漆很不错,如果说一种白漆喷涂后刚过了十天半月,白色就变成黄色的了,说明这漆质量肯定不过关,一点都不耐黄变。所以,在选漆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一些大品牌的水性木器漆。

值得一提的是,在耐黄变这个问题上,普通的水性漆要比具有耐黄变性能的油漆要好很多,这是由于油漆中的固化剂是导致黄变的罪魁祸首,有人或许会说,水性漆也有双组份,也有固化剂啊,但要明确一点,一般水性漆的主剂与固化剂比例是10:1,而油漆一般是2:1,所以并不是说有固化剂就一定会导致黄变,而是说当一种漆品固化剂含量过大时,才会导致黄变。

原因二:封闭底磨穿或者漆膜太薄,单宁酸上反导致白漆泛黄

我们知道,水性木器漆施工前,都要把木材打磨平整,然后喷涂一遍封闭剂,封闭剂的作用更多是充当隔离屏障的角色,不仅可以隔离木质基材中的水分,还可以隔离单宁酸等致黄物质上反,如果漆层被磨穿或者喷涂太薄,不安分的致黄物质定然上反之漆层中,兴风作浪,搞点小破坏。

那么,单宁酸究竟何许人也,木材中的单宁酸是溶于水的,而水是水性涂料的组成物之一,当涂料涂敷于木材表面时,木材中的单宁酸会迅速溶解到涂料的水中,随着涂膜干燥,溶于水中的单宁酸会随水份挥发迁移到涂膜表面,进而渗出引起涂膜变色。

规避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选用相对细一点的砂纸,一般对于底漆或面漆干透后的打磨,320以上即可,如果选用100多的粗砂纸,纯粹是跟自己的劳动成果过不去。

其实与漆膜太薄导致泛黄相类似的,还有一个情况,即温度过低,封闭剂成膜慢,无法有效封闭基材或者成膜性受温度影响大打折扣,单宁酸上反,也会出现白漆泛黄的现象发生。

原因三:基材经过漂白染色处理。

漂白染色导致漆膜泛黄的原理是,用来染色的氨水与漆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漆层泛黄。

那么究竟什么是漂白染色处理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严格来说,漂白染色处理工艺,就是一种能够各种颜色的劣质木料快速洗白白的方法,具体的洗法是,将液体氨水刷涂在木质表面,无论是黑色木头,还是黄色木头,刷涂之后就白,但这个所谓的白只是表层的,根本不会改变劣质木材的内里颜色。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相信不用过度阐述了吧,劣质木质做成高端家具,这种暴利怕很少有人拒绝吧。

但表面的光鲜仍掩藏不了内心的脏污,经过氨水处理的木材一旦与任何漆贴合,都会出现变黄的病态现象,洗心革面重做人的话,需要是从内而外的完整蜕变,任何的表面文章终究经不起考验。

相信要有值友问,如何判定所买的家具选用的木材,是不是经过漂白染色处理过的呢?

讲真,一般没经验的不好判定,只能说刷漆之后泛黄,说明该木材经化学处理过。此外,要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真理所在。任何一个商人都难改逐利的本能,宛如蝼蚁尚知苟且偷生。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进行判定,就是处理过的木质基材会有一种氨水刺鼻的味道,这种用来界定木材质量的方法。

再进一步讲,假定现在要给木材喷漆了,并且对所刷涂的木材质量没把握,有没有办法规避因氨水洗白变黄的风险,有,可以通过刷涂封闭剂来减缓泛黄问题的发生,但话说回来,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减缓,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假定原木质基材刷涂过两到三遍氨水的话,再刷涂封闭剂也不起作用。如果能退就退,退不了就权做交了学费吧!

那么,对于白漆泛黄的情况要如何处理呢?

常规的方法是240目左右砂纸将全部漆膜打磨掉,根据实际遮盖情况,选用同品牌的白色面漆喷涂1-2遍即可。

最后,还是老话,最好的弥补也抵不过留心留意的最初。

预防措施有以下两个:其一,选用封闭底漆,做好基材封闭处理,充分干透后再涂装;其二,可以考虑选用双组份的水性木器漆系列产品,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实木泛黄。

问题七:流挂

流挂,指代的是涂料施涂于垂直面上时,由于抗流挂性差或施涂不当、漆膜过厚等原因而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下边缘厚的不均匀涂层。简单说,就是在垂直墙面上涂刷内墙漆时,漆沿着墙面下垂,形成了一道一道的较厚的漆膜涂层。

那么,流挂的致病诱因有哪些呢?一共有如下五个方面:

原因一:喷涂距离太近,喷枪移动太慢;

如果说喷枪喷得太近或移动太慢,最直接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喷涂过厚,并且在底层没有挂住的情况下,再喷肯定也挂不住,受地球重力影响,过量的漆液肯定要往下垂,导致流挂的发生。

原因二:喷涂空气压力不均;

这种问题常见于空压机的气压一会大,一会小,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哪怕走枪的速度是相同的,枪跟被涂物表面距离是相同的,如果压力不均的话,就会导致喷涂的漆膜有薄有厚,基材上喷涂的漆也是有多有少,气压大的位置喷涂得厚,而气压小的位置,则喷涂得薄。

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常见于压缩机功率过小,容易导致气压供给不足,具体表现是,前几枪由于动力强劲,喷漆量就足,结果喷着喷着就没气了,于是喷漆量急剧降低,出漆量就小了。那么,究竟什么小功率呢,常规意义上,空压机分单缸、双缸、三缸,喷涂木器漆的话至少要是双缸的,最好选用三缸的,单缸的一般容易导致出气量不均。

原因三:被涂物表面过于光滑;

在喷涂距离和手法都没问题的前提下,如果基材过滑的话,漆层肯定抓不住,而漆是有自重的,流挂的发生再所难免。其实基材过滑导致流挂,不仅仅存在封闭剂,还体现在底漆和面漆施工上,无论是封闭剂、底漆还是面漆施工完成并且干透后,都要用砂纸进行打磨的,否则将会影响下一道漆膜的附着力。

原因四:水性木器漆兑水太多

这个致病原因就很懂了,水漆使用前是要兑水的,但兑水也是有一定比例的,假定水兑多了,漆的成膜物质会被过分稀释,导致成膜性差,漆膜的附着力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实,与水漆兑水过多比较相近的一种现象就是湿度大,在施工环境中,空气湿度大也会导致流挂。因为湿度一大,漆膜中的水分挥发就慢,干的慢,慢干就会导致流挂,干的慢会影响成膜性,需要更长的成膜时间。

在这里有必要插播一条小插曲,在同样的施工条件下,双组份要比单组份的水性木器漆干燥速度要更快一些,因为单组份的水性木器漆干燥方式靠自干,而双组份有固化剂,会有交连反应,会加速干燥。所以,如果强调施工效率的值友,不妨可以考虑下双组份的水性木器漆。(如下图所示)

原因五:喷枪口径太大;

喷枪口径过大与流挂有什么关系呢?

喷枪口径过大,出漆量肯定要多,即便是同样的手法,喷涂的漆膜厚度势必要大,原理与一次性喷涂过厚如出一辙。那么,常规意义下的水性木器漆喷枪究竟多大口径才算比较合适的呢?

因为水性漆比油性漆分子结构要大一点,所以一般口径在1.8至2.0就行,底漆喷枪2.0最好,面漆1.8最好,并且水性漆木器漆最好选用上壶喷枪。为什么水性漆选用上壶的比较好呢?因为上壶自备压力,水性漆比油漆喷涂的粘度要高,漆液在上壶的话,能够更加保证喷涂漆液所需要的压强值。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一般的喷枪口径大小都是可调的,常规的设定方法是将喷枪的幅度设在中间值位置即可。

如果出现流挂,要如何是好呢?

没什么好的办法,将流挂区域用320目砂纸打磨平整,若未打穿底漆,直接在打磨平整的基材面上喷涂1-2遍面漆即可,若打穿底漆,则需要重做,即喷涂一遍封闭剂,一底两面。

有值友或许会问,底漆是否打穿的依据是什么?

以是否显露木质基材为准,如果显露木质基材,则说明打穿了,如果没显露,则说明没打穿。

而相应的预防措施,规避掉原因里出现的那几个典型的问题就好。

问题八:目陷(吸陷)

目陷指的是漆膜塌陷,原因是底漆或者面漆喷涂不够,施工完成后表面无明显异常,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漆膜基底的问题凸显,造成塌陷。

导致这种病态现象的原因有四种:

原因一,下涂的涂膜不足,形成多孔的场合;

下涂涂膜指代的就是底漆喷涂得不够厚,与面漆无关。

众所周知,底漆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对基材拥有一定的填充性,比如说一个基材需要做三遍底漆才能盖住,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喷涂了一到两遍,底漆的喷涂量不够,漆膜厚度势必要缩水,面漆涂上去之后,当底漆充分干透收缩后,面漆必将随着底漆的缩水保留出底气不足的尴尬局面。此外,该问题的发生,与木质基材的平整度有关系,如果高低不平,有点糙,恰巧底漆的厚度又不够填平空隙的,目陷的事件则一定要麻烦。

原因二:下层涂料未干燥充分就开始打磨,或者打磨的时候使用了太粗的砂纸;

下层涂料未充分干透就开始打磨,松软的漆层势必会全部布满砂粒的痕迹,坑洼不平的结局在所难免。哪怕漆膜干透了,如果选用的太粗砂纸的话,粗大的砂粒势必会对干透的漆膜形成难以愈合的伤痕,一般情况下,封闭剂或底漆或面漆干透之后,打磨选用砂纸一般在400目左右即可,如果是100目左右的砂纸,纯属跟自己的工作成果过不去,或者就是施工的工人偷懒,因为砂纸越细,干起活来越费劲,砂纸越大,干活则相对轻松很多。

综上所述,不管是上述二者的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底漆表面坑洼不平,等同于底漆的填充作用被破坏,如果再喷涂面漆的话,在面漆漆膜形成之前是看不出异常的,但面漆中的水分逐渐挥发后,漆膜形成之时,凹凸不平的漆膜便随之显现,形成目陷现象。

原因三:一次性刷涂过厚,或重涂间隔时间太短,导致底层干燥不充分;

无论一次性喷涂过厚还是重涂时间太短,过程都是一样的,第一遍底漆没干,就上第二遍底漆,或者底漆没干,就上第二遍面漆。

那么,他是如何导致塌陷的呢?

不干,说明漆层中的水分没有完全挥发出来,也就是说还没有完全成膜,漆膜中的水分撑起着漆膜,等里边的水分挥发出来以后,漆膜自然收缩,而喷涂过厚势必会引发喷涂薄厚不均的问题,所以当漆膜中的水分全部挥发后,凹凸不平的漆层随之也就形成了。

原因四:选用不合适的涂料

不同的基材要选用不同品类的漆品,正如同样是药,对症下药才有效,不可包治百病一样。一旦选错就特别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举个栗子,为红橡木上漆,按常理应选用一款高填充的底漆(即填充性比较好的底漆),但实际施工时选用了一款高透明的底漆(透明性好,填充性不怎么样)。假定用这样的底漆,哪怕喷涂个两三遍,基材肯定也填充不起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应该刷涂底漆填充,我偏不,我就用封闭剂将他填起来,将封闭剂当底漆使。如果封闭剂与底漆作用机理相同的话,二者就没有同时存在的必要了,封闭剂的作用在于封闭基材,在木材基材与底漆中间充当一个隔离屏障的角色,一方面防止基材中的水分或单宁酸上反,另一方面,强化底漆作用,增强底漆附着力。

还有一种可能是,施工面积小,底漆不用,选面漆填充。在喷涂完面漆之后,在漆层还没有干透之前,水分占据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基材不平,面漆是没有填充作用的,底漆才有,所以假定不用底漆的话,当面漆漆层中的水分褪去,即便喷涂了一遍面漆,也难以掩盖基材的不平。

那么,如果出现这种问题,要如何是好呢?

用400目左右的砂纸将漆膜打成毛玻璃状,以侧光无亮点就可以,然后喷涂一到两遍面漆就好。(无亮点,说明漆面已高低一致)

至于预防措施方面,着重提两点:

其一,下涂涂膜应足够,砂光后应完全平坦无孔;

上完底漆后,用砂纸打磨一遍,打磨至毛玻璃状,侧光无亮点就OK。

其二,涂膜应充分硬化或干燥再施予上涂下一道,打磨时选用合适的砂纸;

可以说,未干重涂是导致目陷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上一遍漆应该彻底干透,防止上一层里面的水分还没有挥发出去。另外,砂纸的选择也很重要,建议选用圣戈班诺顿砂纸,水性木器漆用这款砂纸最好。而目数的话,320为好。

在此重新普及下,砂纸目数的概念,比如320目,指的是一平方厘米有320个小砂粒,目数越大,砂纸越细,越难打磨,打磨出的基材面越细腻,反之亦然。

问题九:跑油(漆膜缩孔)

在某种意义上讲,跑油与漆膜缩孔是一个意思,指代是的涂膜表层全是小坑状,流不平,再简单点说,同一块木质基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是一些无法被漆润湿到的个别区域,这些区域与漆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那么,该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原因一:喷涂时空气有油水

一般情况下,喷涂环境中有油或水的情况很少,这里指的油或水指代的是空压机里的油或水。

空压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该设备内有一个电机,电机里有个传动轴,传动轴里有一个密封圈。而这个密封圈属于易耗品,假定密封圈一旦坏掉,电机里的机油就漏到气罐里边了,所以在气罐放气的时候就会有油有水混迹到漆液中,而油与漆是势不两立的,所以当二者同时落到木质基材上时,有油的地方就没漆,反之也成立。

如何规避这种问题发生呢?

除了定期检查空压机运转状态外,建议为空压机安装一个油水分离装置.

油水分离装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油水分离装置分大小两种,大的一般是安装在空压机的出气口,小的安装在喷枪上,也有喷枪自带油水分离装置的,通过该装置的安装,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的发生。

原因二:被涂物表面油脂或腊或皂类等东西,或过于光滑

如果表面有油脂、蜡或皂,漆液肯定难以与之共融,出现跑油现场在所难免。

而木质基材过于光滑的话,漆喷涂上去之后,肯定抓不住,漆散开了,形成了一种跑油的视觉效果。要知道,在喷涂漆之前,都要对基材进行打磨,而打磨的核心作用就是要跟基材紧密结合,如此以来才能形成漆膜。

原因三:环境被污染

这种情况常见于不太规范的木材家具厂,所谓的环境污染,指代的是喷涂油漆与水性漆交叉施工,比如在喷涂水性漆的时候,油漆要暂时缓一下,不然会导致空气中有油漆的雾气残留,会污染水性漆的成膜环境。还有一种情况,家具厂在对回收上来旧木材加工过程中,旧木材表面蜡或油会飞溅到空气中,成为交叉污染的隐患。

可以说,这种污染本质上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小心或留意是可以避免的,属于操作不当导致的问题。

原因四:色浆与漆相容性差

在我们的既定认知中,购买同品牌中的同系列产品是理所当然的,柒君暂将之定义为配套使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又是我们十分看重的,抑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色浆与漆品不配套,无论哪种情形,一旦色浆不配套的话,就会出现色浆与漆品相容性差,就会出现跑油的问题。

如何规避这类问题发生呢?

很简单,配套使用就好,尽量选择同品牌同系列产品,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保证,建议听取下漆品的技服人员建议。虽然推销自家商品是每一个技服的天职所在,但柒君坚信,也有很多负责任的技服会给你提出一些中肯并很实用的建议,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原因五:一次涂装太薄,对底层的润湿性差,还没形成漆膜

这个原因不难解释,不论是喷漆量小还是施工不当导致的涂装太薄,在基材上都很难形成漆膜,一旦未形成漆膜(等同于漆膜无法覆盖基材),就会造成跑油的情况发生。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要如何是好呢?

首先考虑的是打磨,先用320目砂纸打磨,后用400目检砂,检砂的目的在于将砂痕打磨得更加细腻。

如果基材表面还有油脂或蜡,建议洗洁精兑水稀释,抹布擦拭表面,表干后,建议选择一小块区域试喷,如果试喷表干无问题,则大规模喷涂即可。如若不行,建议在面漆中兑入适量抗油剂(一般抗油剂的添加比例在2%-5%之间),重涂即可。

问题十:有喷涂漆痕

有喷涂漆痕,顾名思义,在漆层表面有十分明显的喷涂痕迹。

导致喷涂漆痕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

原因一:喷枪的喷幅开展不良;

一般喷幅太窄才会极易导致喷出的漆痕一道一道的,像极了斑马纹。

那么何谓喷幅呢?简言之,指的就是喷枪喷射的宽窄度,一般喷枪都会有一种调整喷幅装置的,正常的情况下,调到适中即可,不宽也不窄。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案例很多,在实际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工人为了图省事,故意把喷幅调窄,并且拉大喷枪与被涂物之间的距离。事实上,这样在喷涂大块板材的时候,一时还是比较奏效的,但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导致喷涂出来就是一条一条的。

因为一旦调得窄了,容易压不住枪,何谓压枪,指的就是在喷涂第二道漆时,要压住第一道漆的三分之一,即形成一定的重叠,如果说喷幅调窄了的话,是很难有效压住上一道漆的,最终导致喷涂的漆痕是呈条状的。

规避这种问题发生的根本在于,将喷幅调整到合适的区间,即中间的区间即可。

原因二:喷枪的运行技术不佳,喷涂是重叠不充分、不均匀;

这个原因纯属就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就是师傅就不会喷漆,东来一枪西来一枪,导致喷涂薄厚不均匀。

在所有木器漆施工中,由于喷涂失误导致的最为可见的情况是,在打磨木质基材后,封闭剂没有喷匀,无论是薄厚不一还是没有涂匀,再一擦格丽斯就花了。事实上,无论是封闭剂,还是底漆、面漆没有喷涂匀称,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漆病问题发生。

原因三:面漆调漆时无充分稀释搅拌;

其实,喷涂漆痕不单体现喷涂的漆膜或薄或厚上,漆膜是否均匀铺展开上,此外,还体现在光泽度上,漆膜的光泽度不一同样隶属于喷涂漆痕范畴。

那么,漆膜的光泽度不一是如何造成的呢?

我们知道,一般的面漆分为全哑或者三分光、五分光、八分光等几种。哪怕是同一桶漆,如果搅拌不均匀的话,也会导致漆膜的亮度不一,这边亮,那边哑,因为每桶面漆是有很多成分的。举个例子,比如说减光剂,如果它沉淀在下边了,喷涂之前没有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势必会导致上面的漆喷出来会亮,下面的漆(减光剂多)喷出来会哑,这种就是典型的用前没有搅拌均匀造成的。

那么,针对喷涂漆痕的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用400左右的砂纸对木质基材进行打磨,然而根据情况再喷涂一到两遍面漆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油漆工艺知识
汽车涂装技术
深度剖析水性漆涂装的痛点难点
水性漆涂刷工艺及12项注意事项
油漆材料施工工艺
水性木器漆的涂装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