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新设“学习科学与技术”本科辅修专业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新设“学习科学与技术”(Learning, Design & technology,LDT)本科辅修专业,2017年春季学期进行首批招生,计划招生人数25人。项目将于2017年秋季学期正式开课。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新设“学习科学与技术”(Learning, Design & technology,LDT)本科辅修专业,2017年春季学期进行首批招生,计划招生人数25人。项目将于2017年秋季学期正式开课。

学习科学与技术作为新设立的辅修专业,有何重要意义?“学习科学与技术”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该辅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课程体系如何设计?对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有何帮助?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该项目的主要设计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曼丽教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曼丽教授

率先开设意义重大

李曼丽老师谈到,“学习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由清华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设立学习科学与技术本科辅修专业是国内教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重迫切需要。如何支持和促进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教”与“学”的活动,历来是教育学科探讨的支柱性问题,心理科学中的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教育科学中的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对此问题的研究均为传统相关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工智能、脑与神经科学、以移动互联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设计学科的交叉的加深,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一个新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学习科学。近十余年来,由于技术驱动全面切入教育发展,教育学的研究重心逐渐从“怎么教”(how to teach)逐渐向“如何学”(how to learn)转变,学习科学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成熟,21世纪日益勃兴。目前,学习科学已经成为整合认知科学、教育学、信息科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知识论等最新成果的前沿学科,全面研究学习活动的认知过程、社会情境和设计范式,从而给学习、教育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指导,以迎接教育的重大变革。在国际组织及国际一流大学均有相当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人才培养上,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均开设了相关教育项目,以适应教育与技术融合、解决教育改革创新中短缺的人才需求。清华大学率先开设此项目,是极具探索意义的人才培养举措。

其次,设立学习科学与技术本科辅修专业,是响应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一项探索活动。《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清校发〔2014〕29号)文件倡导各人才培养院系探索多样化的成长路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完善有利于建设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新形势下学生自由成长的氛围与环境,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和成长路径。技术深深地渗透于教育,给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契机,使得教育使得人类的学习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模式、理念等进行反思,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拓思路培养具有新理念、新技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对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和创新,以引领教育领域的改革和新举措。

跨学科多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李曼丽老师谈到: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人类对及其行为的认知,重建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史无前例的重构着人类的生活图景、教育图景,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写作、绘画、翻译等领域的大胆尝试,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最值得学习的核心素养和技能究竟有哪些?

学习科学与技术作为跨学科的领域,支撑的学科包括认知科学、教育学、信息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及设计学科等。近些年来,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带给了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学习科学与技术可以用于多个领域:比如如何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如何创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学环境,如何利用技术协助管理者进行管理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如何利用技术工具开发智慧产品帮助学习者愉快而有效的学习……..。

李老师也谈到,从国际视野来看,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在数十年前就开始在教育实践中探索,目标都在于如何更好的落实“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育。尽管进行了多方努力,但是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并未取得好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以往技术上的局限性尚不能对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而现阶段,未来教育理念、相对成熟的技术、人员和环境等各个因素基本达到了能够相互支撑的耦和状态,所以可以说,教育改革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期待有更多跨学科、有热情的创新人才去深耕、播种。

多层目标,三位一体

“学习科学与技术”辅修项目按照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进行设计。

在知识与技能层面,通过教育学的辅修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学习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认识教育与学习规律,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在能力层面,鼓励同学们通过对学习科学基本理论的掌握,可以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交叉融合,帮助学生优化主修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发展多维智力、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等。

在情感与态度层面,鼓励学生在多元、科学的教学方法中,能够认识并掌握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情怀。

课程设计,兼具平衡与弹性

李曼丽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的两个理念:平衡与弹性(Balanced & Flexible)

在课程设计的平衡性方面,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联结了四个关键领域,包括学习科学、学校发展、在线教育产品设计、教育创业与政策,相关课程将围绕这四个领域进行平衡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既能够在教育领域、以及科技创新领域发挥潜力和作用。

在课程设计的灵活性方面,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组与选修课组。其一,必修课组内容相对固定,包括教育学原理(如何认识教育对象---人----的基本特征及基本规律)、教育社会学导论(如何认识教育、人、环境之间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设计(基于设计的课程原理及应用)、教育心理学(人的认知发展及学习规律)四门入门课程。其二为选修课组,分为K-12高质量师资和新技术与教育创新人才两个模块,学生可自由选择。

汇集优秀师资群智打造高效学习共同体

李曼丽老师谈到,学习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教育研究院、心理系、计算机系、美院等院系的专业师资队伍,为同学们提供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同时还有业内资深实践导师加入师资队伍,为同学们提供支持。此外,学习科学与技术专业还计划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计划构建“学习科学实验室”(Learning Science Lab),为同学们提供开展学习实验的场所。

就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通过辅修项目可以获得哪些方面的职业规划指导。李老师指出,首先,学生可以继续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习,在相关领域拓展学术成为学术界的后备军;其次,同学们可以进入教育领域尝试学校管理的引领人、创新者,或者进入创业企业做推动教育创业创新的领航者;此外,热爱教学的同学,可以加入优质学校的教师队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为志业的新型教师。

“学习科学与技术”(Learning, Design & technology,LDT)辅修专业为各个专业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学习科学,摸索教育规律,探索跨学科研究的窗户。它能够帮助我们改进自身学习效率与效果,思考我们课堂发生的变革,畅想未来教育的新模式。

对此辅修项目感兴趣的同学,请及时登陆信息门户info,网上填写辅修专业申请并将个人自述电子版上传至附件。教育研究院将组织评审及面试考核,请同学们留意email通知。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作者:刘威童,汪潇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清华-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普通艺术类课程比较分析
清华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STEAM教育理念火热 教育机器人前景可期
斯威本科技大学——学校有着一流的学术声誉,10所澳洲名校之一
在北大,每个人都“跨学科”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需要怎样的通识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