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商隐最凄婉的一首诗,其中一句堪称最动人的情话!

《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经典诗作,它也是李商隐为追悼亡妻王氏而作的一首悼亡诗。全诗格调无限凄婉,其中一句“身在情长在”最为凄婉,身长在,则情长在,情长在,痛亦长存也。但又可以解释为,此身一日不死,则此情一日不断,可见李商隐这句堪称最动人的情话!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诗一开头,李商隐内心的憾恨就在这读起来,有回环往复的情韵诗句中,喃喃而起。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荷叶枯时,秋恨又成。李商隐把本是无情的荷叶化为有情之物,这样无论是荷叶的春生还是荷叶的秋枯,都代表了内心的情感,只是这份情感比较沉痛。

李商隐诗《房中曲》中记载:“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公元849年春,李商隐妻子王氏已患病,李商隐也因被贬落魄返京,两人才得久别重逢,对其中悲辛只字未提,但了解李商隐长年飘泊,依人作游的经历,“春恨生”的含意就显而易见了。

诗《房中曲》中还提到“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当李商隐为生计奔波到徐州卢弘止幕府,并于公元851年春再次回京后,仅和王氏一起度过了最后几个月的时光,不幸王氏于秋天病殁,或许这正是李商隐“秋恨成”的真正含意,也由此有了下面一句无限凄婉的话。

“深知身在情长在”,李商隐这一句无限凄婉的话,将前面两句所蕴含的款款深情推向到了顶峰。这样一句动人的情话,难免会显得更为沉痛哀绝,或许只有《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比拟。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里也达到了极致的境界。

“怅望江头江水声”,诗的结尾,李商隐将自己的情语,转用新的情景来做结束,又是一年幕秋之时,诗人独自游览曲江,触景伤情。结合语意,似乎李商隐在怅望水声,而不是在听水声。视觉和听觉的错乱,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怅恨茫然。这也是因为曲江的流水,勾起了他对往事的追忆,对逝者的叹息。

虽然诗已至此,就戛然而止,但李商隐内心的深情,却如曲江流水有悠悠不尽之势。“身在情长在”,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改了
李商隐为爱妻所作的悼亡诗,比元稹更专情,比韦应物更长情
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爱情也会慢慢地枯萎!
李商隐最深情的一首诗,句句发自肺腑,动人心弦
李商隐为妻子写下一首悼亡诗,寥寥28字,深情绵邈
李商隐为妻子写下悼亡诗,平和的文字背后,是一颗震颤的心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