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57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请教:“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可以称为士?”孔子说:“本身操守廉洁而知耻,出使外国不负君主所托,就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说:“想请教次一等的表现。”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长辈。”子贡说:“想请教再次一等的表现。”孔子说:“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有结果,这种一板一眼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再问:“当前的政治人物怎么样?”孔子说:“噫!这些人的气量见识像是厨房里的小用具,算得了什么?”


【注解】

1.士:古代有“士”的阶级,在大夫之后。本书谈到“使于四方”,所以直译为“士”,不再泛指读书人。

2.行己:这句话表示德行与才干必须兼备。其次一等的“孝弟”则侧重德行。

3.小人:小人物。小在两个“必”字,看似一板一眼,其实可能忽略了“义”。因为这也是士的一等,所以不译为小人。可叹的是,当时的从政者连小人物都算不上。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

孔子说:“找不到行为适中的人来交往,就一定要找到志向高远或洁身自好的人。志向高远的人奋发上进,洁身自好的人有所不为。”


【注解】

中行:行为适中的人,文质彬彬,进退有节,有所为也有所不为。狂与狷也许与性格有关,中行则非高度修养不可。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协调差异,而不强求一致;小人强求一致,而不协调差异。”

【注解】

和:如调味与调音,差异中有原则,可以互相包容与欣赏。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舒泰。”

【注解】

泰:舒泰安详而自在。因为所求在己,不必向人示威。小人无法舒泰,因为一失落就难过,所以总想向人矜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懂这些受益终生《4》
《荀子·子道 》原文与译文(三百八十九)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四十五)
荀子《非相》》
千古名文《荀子非十二子》原译文「考量春秋战国诸子得失」收藏!
《孔子家语》原文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