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刘和您说说《论语》是个啥?

老刘手中的几个版本


老刘手抄本,老刘深信书非抄不能读也,抄书乃读书最好的方式


今天百度阅读无意中看到《论语》一书,封面黑纸白字写着作者孔丘,老刘一看很生气,这不扯犊子吗?犊子可以扯,我可以扯你也可以扯,但是作为大众传媒平台百度阅读来扯,就难免会误人子弟。

君不闻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也就是说有疑问的放在一旁,有把握的也要谨慎的说出来,才能少犯错。可见百度阅读犯了一个大错。

《论语》是中国在世界上知名度颇高的一本书,《论语》英文译为TheAnalectsofConfucius(孔夫子文选);俄语译为КонфуцийЛУНЬЮЙ(孔夫子论语);西班牙语译为AnalectasdeConfucio(孔夫子文选)。迄今为止已经被翻译成了几十种文字。可是究竟有几人读过论语呢?我想可能很少吧。

那么《论语》究竟是个啥?上学时课本中只教到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统称四书,仅此而已。老刘我也一直懵懂了好多年。

其实关于《论语》我也是直到读了中华书局出版张燕婴译注的《论语》、杨伯峻《论语译注》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杨树达《论语疏正》才搞懂点皮毛,愿与大家分享。

《论语》其实是记录孔子言行,以及孔子和孔门弟子以及其他当时要人问答的一本书。该书的写作基本上以一问一答形式为主,大部分是弟子问孔子答,以叙事为辅,从一问一答中体现了孔子教育理念、学习方法、政治主张、道德伦理思想、礼仪礼教理论等等。《论语》成书年代久远,但大概成书于战国初期。后秦始皇一统天下,因为秦实行的法家理论治理天下,所以《论语》作为当时的非法印刷品而被秦始皇在“焚书坑儒”运动中烧掉。但是孔子门生遍天下,儒家思想并不是秦始皇的一把火所能烧掉的,《论语》仍被孔门弟子口口相授,一直流传着。到了西汉时期又从孔子住宅夹壁里发现了部分《古论语》。这样流传下来的《论语》总计有几个版本:鲁国人口头传授《鲁论语》20篇,齐国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孔子家夹壁发现的《古论语》21篇。当然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论语》都是后人整理的,西汉末年,张禹根据《鲁论语》、《齐论语》书就了《张侯论》,我理解就是张版《论语》;东汉末年郑玄在《张侯论》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书就《论语注》,也就是今本《论语》。现在我们所读的其实是郑玄版《论语》,当然了也少不了后来人的整理。现在的《论语》共20篇,492章,据我读张燕婴版《论语》统计,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其当时要人谈论之语444章,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看似章数不少,其实基本上都是一问一答就为一章,前后也就一句话,所以这20篇,492章的《论语》有有心人统计过,字数为15900,还有说为11705字,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统计版本不同之故罢,但据我所看过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几个统计数字大抵一万五千字左右是靠谱点的数字(那天老刘有空也找来几个版本数一数)。

那么《论语》的作者到底是谁,其实老刘也不知道,概因为成书太早,又经历了战乱、焚书坑儒,批林批孔等一系列、将近两千年的折腾,实在是难以查清作者是谁了,但是我知道肯定不是孔丘本人。这就像后来记录帝王的《起居注》,你能说就是皇帝写的吗?

关于它的作者我们只能推断,按照张燕婴的说法,当然也是史学界一致的认为《论语》不是一个人书就的,而是一个创作班底。这个创作班底就是孔门弟子。

简单说来《论语》其实就是孔子及其弟子、当时其他一些要人言论篇章的大杂烩,按照二十个门类又分了一下。这些篇章前后并没有极强的逻辑关系,大部分上一章是子张和孔子说话,下一章就是鲁哀公问政于孔子,通篇都是这样;再举一例,在我读的张燕婴著《论语之杂谈》谈到了《论语》中频繁出现重复章节,有的字句字数完全一样,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见于《阳货篇第十七》,所以老刘也认为《论语》肯定不是一个人写的,如果是一人所写,肯定不会写的这么断片,不会写出多处重复。

但大抵是孔子门生弟子多人整理书就的是不会错的,对于此结论老刘也是没有异议的。

在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学而》篇1.3章第三页注释说道:《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外冉有和闵子谦偶尔称子),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是有两个人的学生写的。对此,杨伯峻先生存疑:有若称子,可能是孔子死后他一度为孔子学生所尊重;在此我再补充一个证据,如果是有若弟子所写,在《先进》篇11.3章孔子将自己的学生按照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分类,并不见有若名字,所以可能写作者中不包括有若弟子。

但是《论语》一书作者是孔子门生应该是没错的。老刘认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论语》是经过了几千年后人不断地整理、发现、发现、整理,可能也有部分章节是后人的杜撰增补,因为《论语》一书在汉以后已经成为了启蒙读物,在汉以后读书人必须要先读《论语》、《孝经》,然后才能学习《尚书》、《诗经》等其他书本知识。在汉初自从崇尚黄老思想的窦老太后死了以后,尤其是又经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动,儒学更是一枝独大,应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孔老夫子已经不是人了,他被神化了,那么我想可能也不排除有后来统治阶级的学者为了神化孔子而把一些可能不是孔子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补充进这部记录孔子及门生言行的《论语》,当然对于这一点基本上所有的学者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历史上出现过几次这样的声音,基本上都是一出现就被立刻批得体无完肤。张燕婴对这种说法就持批判态度,但是我仍然觉得这种推断未必是不可能,只是有待新的证据加以佐证。

以上浅论了一下《论语》是个啥的问题,其实关于《论语》是一个特别深奥的问题,要真想研究它可能需要耗尽一生的精力,而我因水平、学识有限,在这里也只能说出个皮毛,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有待研究吧。

后记:关于《论语》我只读了几本书,要不是看到百度阅读扯犊子惹我生气,还不打算写东西,因为我对《论语》知之甚浅,写出来难免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这件事情真的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越读越觉的摸不着头脑,颠覆了好多以前知道的一些东西,所以有的时候不敢写,《论语》两千年来无数大家在钻研,关于《论语》译注的书也是汗牛充栋,而我今天也只是写出一点点自己从别人书上读到东西,本人不是大家,写错了也不会误人子弟,仅仅自娱而已。

作者:卓尔不凡 ,作者版权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讯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孔子家语译注》出版
《孟子》是孟子自著还是门人编成?
网上对孔子弟子介绍最完整的文章-孔门十哲(1)
《论语》智慧: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孔子为何这么伤心?
《论语》全文解读教学课堂记录视频教程17集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