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必看!孩子不能太早做的7件事

稀缺的资源、紧张的竞争、输不起的独生子女,这一切使得中国的父母成了世界上最焦虑的父母。口头上说或不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渗入到很多父母的潜意识深处。但是孩子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很多事情早不得。

翻看互联网,有很多这类文章。新浪和搜狐有《8件事不能做得太早》;太平洋亲子有《6件事孩子不能做得太早》;最近微信又流传《这7件事,请不要太早要求孩子去做》。列出的事情包括:1岁学走路、2岁画圆画直线、5、6岁骑脚踏车、6岁分左右、4岁学钢琴、6岁单排轮滑、8岁以前学绘画技巧等。

这些文章的立意很好,题目也醒目,里面的内容也基本正确,但是似是而非的也不少。文章列出的一些事情谈不上危害,也缺乏理论支撑。例如分左右。下面这段文字在网上能找到很多篇。

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左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3个阶段。

第一阶段,5岁~7岁。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能够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岁左右才可以分清站在他们对面的人的左右手。

第二阶段,7岁~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并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对抽象性,但对非直观、抽象的空间关系还比较模糊。

第三阶段,9岁~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其空间关系。从上面的发展规律来看,儿童从小到大,对空间和距离的知觉是逐渐完善起来的。

但是这是反直觉的,我们认识的很多3、4岁孩子能分辨左右。而且这个所谓儿童心理学研究,究竟是出自哪个论文、研究、实验?《两个贾说》一直找不到。孩子的客体感觉(站在别人角度看世界)的能力要到5岁以后才成熟,那么孩子不以自我为中心判断左右要到5岁的观点我们是认可的,但是其他观点都是反直觉的。

我们对于网文,抱的态度是大胆信任和小心求证,因为有太多的引用没有出处,太多的论断没有实验或理论支撑。相比之下,国外的育儿理论就严谨的多。

体育和绘画

另外一些事情,其实是孩子的娱乐活动,例如骑脚踏车、学单排轮滑,大部分孩子的强度远没有达到伤害的地步。当然,我们的一贯态度是对于有争议的事情,宁可信其有。很多活动晚点学也未必不可,但是7岁才能学单排轮滑,与我们的认知是相悖的。

再有一些事情提的正确,但是在讨论中不够具体,例如9岁前不要学绘画技巧。我们的建议是在9岁前,不要教孩子画任何具体形象,特别是不要学简笔画。

简笔画用固定的线条去画一种事物,由于儿童对图形、线条非常敏感,一旦学会简笔画就会反复重复,结果是简笔画的固定模烙印在儿童的心灵。好的简笔画是对事物的优秀抽象描述,但绝对不是对事物的完整和唯一描述。熟练某个物体的简笔画的孩子,会失去仔细观察该事物的兴趣、或者失去将自己的观察画出来的兴趣。

如果不学绘画技巧指的是简笔画等技巧,我们完全同意这一观点。但是还有另外一类绘画技巧,包括对画笔的了解和运用(知道画笔可以画、描、锉、点、甩),知道颜色、明暗、线条、质感等,我们不反对孩子学习这些技巧(在不学习画具体形象的前提下)。孩子天生充满了绘画的渴望,但是如果他们可怜的技巧库里面没有任何技巧让他们去尝试,锻炼,那么所谓释放创造力就是一句空话,而孩子也会深受挫折。

再就是2岁教孩子画圆、画直线。如果父母一根筋,把学会画圆、画直线当成一个任务,我们是反对的。但是在给孩子玩纸、颜料、笔的过程中展示给孩子,不无不可

说完了别人,我们来说说我同意的孩子不能过早做的N件事。

误区1:过早训练如厕和把尿

一般宝宝要到2岁左右膀胱功能才逐渐发育完善,才能明确感知想上厕所的身体信号,因此大小便训练最好从这时开始。

如果在宝宝生理上没有成熟时就进行如厕训练,会让他感到压力,并引发反抗,导致他拒绝使用坐便器。不同宝宝在如厕上有时间差异,父母尝试如厕训练如果效果不好,可以等等。

此外,我国还流行给小宝宝把尿,小到2个月的宝宝。小宝宝能被把尿,实际上是一个听到“嘘”声的条件反射。但是把尿时,宝宝往往窝在大人怀里,对宝宝脊柱不利;腿是抬起来的,对髋关节发育不利。

更严重的是,把尿扰乱了宝宝自身的生理信号。大人把尿时,宝宝也许没有尿;不把尿时,宝宝有尿会憋一会儿,对宝宝膀胱发育不利。如果大人把尿频繁,会导致宝宝条件反射式排尿,导致膀胱容量小,容易长大后尿频。

不把尿的孩子往往能更早学会自主排便。我们发现,穿纸尿裤的孩子很多到2岁可以告知父母自己要便便,可以把夜尿控制到早晨;而把尿的很多到2岁半还需要父母夜间把尿。

学习抽象知识

误区2:5岁前过多学习抽象知识

孩子出生后,在与大千世界的具体事物充分接触后,脑部会逐渐发育,智力会上升一个层面,即开始对抽象符号发生兴趣。孩子在5岁以后,大脑发育更加成熟,具备了永久性记忆的能力,此时学习的抽象事物,不仅能理解,也能够被记住。

比如孩子学数学的过程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先是从1、2、3、4.....这样数数开始,孩子对于数字的数学含义并不清楚;然后孩子会对数字感兴趣,就是具体地看懂、书写1、2、3这样的数字;到3岁前后,孩子才会点数,即指着具体事物数出个数来,会对数量感兴趣。这时,孩子才具备了最初的数学知识。

蒙特梭利教学法非常重视现实世界与抽象概念的连接,其经典教具金色珠是培养孩子数学概念的工具。金色珠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实物化了,给孩子提供一套数字的具体形象的实物。金色珠用一个粒珠表示1,10个粒珠串在一起的一根串珠表示10,用10根串珠平铺成一个正方形的片珠表示100,用10块串珠垒成立方体块珠表示1000,非常形象地表示出数字之间的关系和人类使用的10进制。

0到6岁的孩子的大脑主要是一部感觉处理机器,对事物的感受主要来自感觉。小孩子对事物的属性、特征还没有较高层次的概念,他们所依赖的是感觉。因此0到6岁的儿童的反应多是肌肉及运动型,而不是心智型,所以这段年龄叫做感觉运动发展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感觉运动能够良好组合,孩子的心智和社会反应才取代肌肉和运动反应。

孩子需要到大自然跑、跳、追逐、观察;和伙伴争、抢、配合、协作;在音乐中徜徉;玩颜料、涂鸦;自己动手做玩具......仅仅偏科一门培养神童对孩子长期发展是不利的。6岁以前是大脑神经凸迅速联网之时,需要多种外界刺激让大脑神经发育,这个时段最需要发展听力、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能力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好奇心,在这个时期,将孩子从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拉出来进入抽象世界是得不偿失的。

过早识字

误区3:5岁前识字

图片来源宝宝地带

如果孩子4岁多,在父母给他读书时对汉字发生兴趣,《两个贾说》不反对父母教认汉字。但是专门在5岁前学习汉字,并且学习写字,或者再孩子不感兴趣时教,则需要慎重。

《两个贾说》认为早期识字的最大危害是破坏了孩子读图的能力。识字太早会让孩子对读图失去兴趣,很多早期识字的孩子在街道上只看牌匾、车牌等,对其他事物失去了观察的兴趣。失去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至于有培养神童心态的父母,早期识字还有一个巨大的危害。孩子幼年时由于识字而获得的巨大自信是基于一个提前抢跑获得的能力,等到读小学时,很多孩子由于早就学会了课堂教授的内容而对上课不感兴趣,一些孩子甚至失去了听讲的能力,如此一来,起跑再早也没有任何用处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一个早期识字孩子的真实的潜在危险。

过早学钢琴

误区4:6岁以前学钢琴

不能过早学钢琴的生理原因在于, 弹钢琴需要手指有劲,钢琴的每个发音都需要大约30克的按键力量,低音区所需要的力量更大。小孩子手指软软,本来就是没有多大力气,在孩手指的骨骼与手臂的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时候练习钢琴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此外,不能过早学钢琴还有智力的原因。音乐讲究对位、和声、曲式、调性等,有乐理这个逻辑武器,但是低龄孩子往往还不能理解这些逻辑。过早学琴,对孩子是一个智力的挑战,可能会带来挫败感。

不要让您的孩子的琴童生活像诗人谢尔描述的一样。

音乐生涯

谢尔·希尔弗斯

她想弹钢琴

手却够不着琴键。

当她的手好容易能够到琴键,

她的脚却够不着地面。

当她的手终于能够到琴键,

脚也够到了地面,

那架老钢琴她却不再想弹。

3、6岁前的孩子在音乐方面的练习,可以放在节奏感(敲鼓等)和视听练耳领域。

坑孩儿的简笔画

误区5:6岁以前学简笔画等具体形象的绘画。

图片来源:我爱简笔画网

简笔画用简单的笔触勾勒出事物的轮廓。因其简单易学,实用性强,得到了一些父母和教育机构的青睐。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栩栩如生的画出一条鱼,爸爸妈妈怎么能不惊叹哪?何况简笔画又寓教于乐。

但是学习简笔画对孩子的长期发展是有害的。简笔画用固定的线条去画一种事物,由于儿童对图形、线条非常敏感,一旦学会简笔画就会反复重复,结果是简笔画的固定模烙印在儿童的心灵。早在1860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培养服从精神,就把简笔画应用于儿童教学中。现在的日本早已经放弃了简笔画。

好的简笔画是对事物的优秀抽象描述,但绝对不是对事物的完整和唯一描述。熟练某个物体的简笔画的孩子,会失去仔细观察该事物的兴趣、或者失去将自己的观察画出来的兴趣。让孩子模仿简笔画等于给孩子的想象力套上了紧箍咒,长大后学习绘画,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会大打折扣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根据观察画画。与简笔画的不同点是,孩子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和创造,付诸笔端而形成的画面,也许是涂鸦,也许大人并不理解,但那是幼儿自己的创造,是真正的艺术品。

孩子6岁前画得像不像完全不是评判绘画水平的标准。对色彩的敏感、对细节的关注、能够专心致志等因素才是决定孩子长大后绘画水平的要素。当孩子的手成熟到能够熟练掌握绘画技巧时,想象力、观察力会成为区分好画家和画匠的因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可错过宝宝绘画敏感期,掌握住这几个方法,造就孩子一生的秉性
把尿是否对孩子有影响,多大开始把尿合适?
简笔画-睡觉的宝宝
孩子到底需不需把尿,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把尿合适?
这十个广为流传的育儿经验都是错的!
妈妈只要改掉这5点,带娃不但更健康、而且更轻松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