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平时这样管教,却导致了孩子越长大越平凡!

对于孩子的逆商培养,在当今的社会尤为重要。现在的生活太过舒适,大人又舍不得放手,孩子顺利成长,但成年后,一切却变了模样。让孩子在安乐窝里舒适的成长往往会让孩子失去抗压的能力,长大后,当他暴露在真实环境里,经历生活的起起落落,就会表现脆弱,退缩,难以去接受现实。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提高孩子的逆商,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呢?

1.充实孩子的情感储备库。

很多时候,幼儿的哭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都是由于他们的情感储备库空虚所致。我们大人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爱的油罐空了,我们就去找东西填补,不补满了,我们没有能力去付出和爱别人。而孩子正在成长,他时刻需要从这个储备库里提取能量。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以各种方式不断地给他充满这个情感储备库。

在传达尊重和信任方面,沟通的方式很重要。我们都认为自己尊重并信任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孩子感觉到的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家长往往急于了解情况,问这问那。孩子说点什么,家长就会本能地要去指导、纠正,说出来的话就会是这样的:“怎么不多吃点呢?出汗了为什么不换换衣服?学了什么,都学会没?”这样的反馈,在孩子看来,都有评判指责的倾向。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招来大人的评判和说教,他就会闭上嘴,关掉沟通的开关。

所以,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去评判和说教,这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是保持沟通顺畅的前提。

2.通过日常聊天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对于幼儿,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错误和失败不是什么坏事,不可怕,而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要让孩子知道,任何负面的事情,都有积极意义。帮助孩子学会辨证地去看事情,明白对困难和挫折,不要躲避,要想办法从中学到东西,有收获。

比如,我女儿上幼儿园一个多月了,早晨醒来,有时还会说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如果我直接跟她说幼儿园如何如何好,应该去,那一定会激起她的反感和辩解。我会跟她一起聊,在家和上幼儿园,各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然后再问她几个具体的在幼儿园玩的事情,挑点好玩的事说,通常她马上就高兴起来了。

上幼儿园本来就不是什么坏事,这样分析,不仅便于她接受,更教给她客观的辨证的思维方式。

3.提供好的范例。

我们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难、应对逆境、从挫折中学习、扭转局面的成功经历,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阅读有关的故事、小说、传记等。

但是,我想,对孩子来说,教育效果最好的,是家长每天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跟我们的说教和书上的故事相比,我们的所作所为最生动、真实,最有影响力。孩子不看我们怎样说,就看我们怎样做。如果妈妈遇到不快的事情就反应过激,或是每天压力重重,被压得喘不上气来,或是做错了事情就自责个没完,沉浸于懊悔不能自拔等,这些都会传达给孩子不好的信息。

所以,家长认真提高自己的逆商和回弹力,做个好榜样,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4.培养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国外专家谈培养逆商时,同理心的培养常常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仔细一想,我觉得这很有道理。

因为,当我们具有变换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时,很多困难、挫折、逆境就会变得不那么严重了,甚至消失了。当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事情,我们会明白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还会发现,事情原本并没有那么糟,只是我们自己把它的坏处给放大了。这种跳出来看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把事情还原,看清真相,从而更加心平气和地去对待。

在给女儿讲的书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老鼠兄妹发现新搬来的邻居家的小孩对他们很不友好,他们很生气。小老鼠妈妈说,如果你们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们是什么感觉呢?这样小老鼠兄妹理解了邻居小孩的心情,决定开欢迎会请她来,跟她交朋友。

故事里的小孩能以德报怨,化解对方的敌意,就是因为他们能换位思考,变被动为主动,转化了逆境。

孩子在同学间遇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学习上的挫败等等,如果变换角度去看,孩子就更能看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培养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省、学会承担责任、摆脱受害者的心理模式,主动去扭转逆境。

5.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和失败。

家长们可能一方面在说教,要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错误;另一方面,当孩子真的暴露出错误和失败时,自己却反应很糟糕,失望、批评、责怪、教训、惩罚,都上来了。这样,既做了不好的示范,又吓得孩子再也不敢暴露自己,不敢坦率地沟通了。孩子会总结:别听他说的那套,这才是犯错并且坦白了的真实下场,而最好的对策就是隐瞒、撒谎。

我们现在常说,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而不是家长自己的需求。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这样做了?孩子做错了,我们禁不住要说:“我告诉你什么来的?我早就说过······”这是谁的需求?是家长的需求,是我们为自己的自尊在辩护。我们忍不住发火、生气,顺便带出一大堆牢骚话:“我得说多少次你才能记住?一天我累得够呛,回来还得管你这些事······”我们满足了自己自怜和发泄怨气的需求,可是这些发泄,对已经很难过了的孩子并没有什么的建设性的帮助。

6.不要为孩子屏蔽掉一切负面事物,不要追求让孩子时刻满足、快乐。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时刻都幸福、快乐,但问题是,我们要有长远打算,要为孩子漫长的一生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他错过了一切负面的事情、负面的情绪,那么他就错过了锻炼心理免疫力的机会,他的成年生活就将是痛苦的、不满足的。

过于完美的童年,要以不完美的成年生活为代价。小时候廉价的满足、快乐和成功,将以成年时昂贵的不满足、不快乐和失败为代价。

一个人如果始终幸福快乐,渐渐地,他就会丧失了感知幸福快乐的能力。

想起给女儿挑选绘本时,看到国外的绘本和儿童书里,有关于遭遇逆境的故事,比如家里失火了,跟妈妈攒钱买新沙发;或是搬到一个新的不太好的城市。我觉得这些绘本都很好,这种对逆境的虚拟体验,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很有益。

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去给孩子制造什么痛苦,只要我们不处处给孩子屏蔽,那么生活中自然有很多负面的礼物在等着他去打开。

7.鼓励孩子树立高远的目标。

美国一位逆商研究者凯缇.弗雷(Katie Frey)研究了许多突破逆境获得成功的孩子们,发现他们身上共有的性格特征是:“自我依赖、独立、有自控力、充满希望的、有目标感。

这个目标感是我们现在常常忽视的。家长和教育者常是忙着让孩子出成绩,然后奖励快乐。这样忙到最后,孩子仍然是被动的。如果孩子自己有目标,有动机,那才是家长和教育者的工作做到了位。

其实,前面说的那些条都只是装备零件而已,背后的动力才最关键。如果总是显示电量不足,那再好的装备,也不能帮孩子跳出逆境。

我们家长自己,真的要有这样的想法——人生和世事,并无顺逆可言!一切都是中性的,都有空性特质。一切都只在于我们的这个心,赋予了它什么意义!比如,孩子的成长,不只是鲜花和毕业照,哭闹和犯错,也是他在成长。

【本文来源:罗玲的空间,有删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招帮你提高孩子的“逆商”与“回弹力”
别让孩子遇“挫”无“力”——走出“挫折教育”误区
为一生的幸福奠基必须孩子帮助提高“逆商”
逆商培训课程大纲:如何提升孩子的逆商
人生总会遇逆境,自我修复力,可能是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面对孩子的抱怨,我们到底有多少误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