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西论坛】杨旭:眩晕患者的眼震检查及评价
2016年12月24日,第一届北京地区眩晕论坛在北京圆满召开。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杨旭教授讲授题为“眩晕患者的眼震检查及评价”的精彩报告,以下是本次报告的内容:
一、眼震的概念、分类
眼球震颤(Nystagmus)定义
定义:眼球震颤(nystagmus;NY,眼震)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表现:临床可见摆动(pendular,双眼黑蒙和弱视患者多见)和跳动形式(jerking,存在快慢相)。
定位:常由视觉系统、内耳迷路及中枢前庭系统相关疾病引起。
病因:生理性或病理性。具体可分先天特发、眼性(视力注视障碍多见)及前庭性眼震(重点)。
眼震相关概念
1.眼震方式:
摆动性眼震:往返方向上速度及幅度相等
跳动性眼震:往返方向上速度及幅度不等(多为协同眼震,也有分离性眼震)
2.眼震方向:自发性眼震、诱发性眼震(摇头、位置变化、温度、声音、压力变化等)
水平眼震:左右来回运动
垂直眼震:上下往返运动
旋转眼震:前后轴反复旋转
混合性眼震:如水平旋转混合性及斜型眼震
3.眼震幅度:
细微型:5°以内(相当1mm以内)
中度型:5---15°(相当1-2mm)
粗大型:大于15°(相当3mm以上)
4.眼震强度:分为三度:Ⅰ°、Ⅱ°、Ⅲ°。
Ⅰ°仅出现于向快相侧注视时
Ⅱ°向快相侧及向前正视时均有眼震
Ⅲ°向前及向快、慢相方向注视时皆出现眼震
5.眼震频率(意义不大):
每分钟眼球往返的次数。其中10~40次/分的称慢性眼震, 40~100次/分称中速眼震,100次以上为快速眼震。
单位:次/秒或赫兹(Hz)。慢:1—2Hz,中:3—4Hz,快:>5Hz
眼球震颤分类
图1
1.生理性眼震:
包括斜性眼球震颤(疲劳性、终末性眼震)、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职业性眼球震颤等。
2.眼源性眼震:
由于黄斑部中心视力障碍使注视反射形成困难而形成的眼球震颤。包括盲性眼球震颤、弱视性眼球震颤。
先天性眼震(CN):由于固视反射或固视功能的发育不良所致。是一种原因不详、难以治疗的先天性眼病。有以下特点:发病早:自幼即眼球震颤或发病时间不明确。无晃视感:即视物无晃动感,即使眼震相当严重视物亦无晃动感。眼球的不自主持续有规律地摆动或跳动。眼球转动无障碍。日常生活无明显障碍:双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一般都在0.1以上,色觉正常。
3.前庭性眼震:
常见于前庭系统(外周或中枢)病变导致的静态张力不平衡。
眼球震颤的检查
前庭性眼震:由交替出现的慢相和快相运动组成两种。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由于无法持续注视目标,眼球缓慢向一侧移动偏离注视目标,之后紧随出现快速的纠正性眼球回跳,称之为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通常以快相方向表示眼球震颤方向。
检查方法:肉眼/Frenzel镜/眼震电图等:自发性和诱发性(摇头、位置、温度、声音、压力等)。
眼震观察内容:类型、方向、强度、频率、幅度等。包括是隐性或潜伏性,还是显性眼球震颤;眼震旋转轴,是共轭还是非共轭;眼震慢相波形(常速型、速度递增、速度递减、钟摆型);固视抑制。
A、裸眼检查法:检查者立于受检者正前方或稍偏于一侧。受检者按检查者手指所示方向,向左、右、上、下及正前方5个基本方向注视,侧方注视检查时,不超过30度角。
避免固视方法:
(1)遮盖一侧眼睛以打断固视,用眼底镜观察另一侧眼底的视乳头是否有飘移;
(2)在一侧眼睛观察眼震,同时间断遮盖另一侧眼睛以打断固视作用;
(3)暗室的Frenzel镜;
(4)暗室的眼震视图等检查。
B、Frenzel氏眼镜检查法:受检者戴此眼镜在暗室内检查。此镜为一屈光度+15D~+20D的凸透镜,镜旁有小灯泡。因受检者的瞳孔已被照亮并被凸透镜放大,观察眼震可更为清楚。
C、眼震视图等检查。
二、眼震的解剖生理基础
外周眼震产生相关原理
Flourens定律:半规管受到刺激引起内淋巴液的流动,眼震的平面与该半规管所处的空间平面相一致,例如外半规管受到刺激可以引发水平性眼震;
Ewald第一定律:在水平半规管,运动引起内淋巴向壶腹流动时引起兴奋反应,反之则为抑制反应。在后/上半规管,恰好相反;
Ewald第二定律:眼震的快相指向前庭功能亢进侧;
Alexander’s法则:慢相速度在朝快相方向注视时最大,慢相侧较慢。
1.耳石症眼震产生机制
图2
2.半规管&前庭神经外周段麻痹:眼震产生机制
图3
3.中枢性眼震机制与VOR的中枢调节受损机制
图4
三、自发性眼震检查及评价
自发眼震检查注意事项
1.自发眼震眼震检查:
(1)裸眼检查法时注意避免固视/暗室的Frenzel镜/暗室的眼震视图等检查:较强烈的眼震在原位固视时就能观察到。较弱的眼震仅在向眼震快相侧注视时才能观察到。
(2)眼震观察内容:类型、方向、强度、频率、幅度等。包括是隐性或潜伏性,还是显性眼球震颤;眼震旋转轴,是共轭还是非共轭;眼震慢相波形(常速型、速度递增、速度递减、钟摆型);固视抑制。
2.注意鉴别:
(1)生理性眼震:药物性、暗室出现。
(2)眼源性眼震:先天性眼震(由于固视反射或固视功能的发育不良所致)、由于黄斑部中心视力障碍使注视反射形成困难而形成的眼球震颤。
(3)视眼动通路受损:扫视侵扰。
1.外周性自发眼震(半规管/前庭外周/前庭神经核受损)
(1)一般而言,耳石症不会发生自发眼震。
假性自发性眼震(Psudo-SpontaneousNystagmus,PSN)可以发生:直立坐位发现眼震,应注意眼震是否受头位前倾后仰改变的影响(注意水平BPPV)。
(2)外周源性自发性前庭眼震:多为单一方向性,一般呈常速型的慢相速度波形,但速度可因向不通方向注视时而有所不同。根据Alexander’s法则,慢相速度在朝快相方向注视时最大,眼震慢相侧为病变侧。
多为水平加旋转的混合性眼震。眼震慢相代表病变侧,一侧迷路毁损性病变多同时累及一侧的水平半规管(水平性)及前后垂直半规管(上旋+下旋=旋转性)。
2.中枢性自发眼震(小脑、脑干为主)
典型的中枢类型眼震:
中枢源性的自发性眼震:向不同方向注视时眼震方向改变。慢相速度波形多为非常速型,如,凝视性眼震呈速度递减型或来回震荡的钟摆型慢相速度波形。
垂直性眼震:下向眼震(DBN,通常脑桥小脑损伤),上向眼震(UBN,延髓中线旁或者中脑)。
凝视性眼震(GEN):脑干神经整合中枢(NI)和小脑神经整合中枢(NI)病变漏电致无力把眼球维持在侧向凝视眼位上。眼球不断漂移回原位(慢相),再不断努力向凝视眼位固视(快相),因而形成凝视性眼震。变换注视方向时,眼震方向变化。
周期性交替性眼震(PAN):眼震方向每几分钟周期性改变常见于脑干和小脑病变(小结叶/舌叶损伤)。
纯粹性旋转性眼震(TN):中枢源性。
反跳性眼震(RN):向侧方凝视时有向该侧的凝视眼震,逐渐减弱消失,当眼球恢复到直视位时则出现向相反方向的眼震。见于慢性小脑疾患。常见于脑干和小脑病变。修复机制。
Burn眼震:病侧注视:低频率大振幅;健侧注视:高频率小振幅眼震。
翘翘板眼震(See Saw):两眼出现交替性上下旋转性眼震。
3.水平性自发眼震的鉴别
中枢水平方向眼震易误诊
单侧眼震:只在向某一侧注视时出现眼震,大多朝向病侧。
单向眼震:单一方向眼震,看上去很像外周源性单向眼震,实为单向凝视性眼震。眼震方向大多朝向病侧,少数朝向健侧。
受累结构:小脑小结叶,舌叶,蚓部锥体和小脑扁桃体等小脑中线和下部结构。
鉴别方法
温度试验多阴性;
头脉冲实验多阴性,病变未造成VOR初级反射弧损害;
VAT检测可见增益增高:病侧前庭中枢性张力增高--小脑小结叶至前庭核的抑制性Purkinje纤维中断,对前庭核的抑制中断,病侧前庭内核和上核张力增高。
四、诱发性的眼震检查
1.摇头眼震(摇头后眼震)
检查迷路动态平衡以及速度储存系统的整合性和对称性
意义:摇头的主要作用在于把潜在的,或表现不明显前庭张力不平衡诱发出来。
方法:闭目条件下,由检查者水平摇动病人头部或病人主动水平摇动头部,以大约2HZ的频率持续10-15秒钟左右,停止后,观察是否诱发出眼震来。可用剔除固视抑制作用的方法,进行观察。
机制:(1)如果存在潜在的两侧前庭张力不平衡(一侧减弱或者一侧异常性兴奋性增高),可看到典型的摇头后水平眼震。初始慢相朝向张力弱的一侧,之后可能会有一个时相倒转。
(2)如果速度储存机制因任何原因受到抑制或受损而不健全,例如疾病的急性期,摇头眼震可能不会出现。速度储存机制是否健全也是能否诱发出摇头眼震的因素之一,这种潜在的张力不平衡是通过速度储存机制释放出来的。
2.位置诱发眼震检查
图5
3.冷热水诱发眼震
冷热试验可以评定单侧半规管的试验,也是前庭功能测试中最重要的试验之一
检查方法:受检者仰卧头抬高30°,使水平半规管处于垂位,按一定顺序每次向耳道内注入44°C热水或30°C冷水200ml,并记录每一次眼震方向、持续时间、频率和最大慢相角速度。其中眼震总值较小的一侧半规管轻瘫(canalparesis,CP)值≥25%判断异常,为该侧半规管轻瘫。
冷热诱发眼震高潮期,摘下眼罩,令受试者注视手指,正常人受视固定影响,冷热诱发眼震减弱或消失,中枢病变者眼震不能被视觉抑制反而增强为固视失败。
图6
4.其他类型诱发性眼震
将潜在的两侧前庭张力不平衡诱发出来(增加静脉回流、震动、声音、加压)(1)Valsalva手法:两种诱发方法。抵住声门呼气,通过增加颅内压提高中心静脉压。或捏住鼻孔呼气,通过耳咽管提高中耳压力。
(2)振动诱发性眼震(VIN):乳突头放置振动器,经振动诱发眼震。
(3)Tullio现象:比较大的声音所诱发出眼震的现象,如SCD。
(4)Hennebert现象:外耳道压力试验诱发出眼震。
(5)过度换气诱发眼震(HIN):深呼吸30-60秒,之后观察眼震。
外周性疾患:如外周性淋巴瘘,前庭神经胶质瘤,
中枢性疾患:如多发性硬化,某些小脑疾病。桥小脑角肿瘤比较敏感。机制不很清楚。伴有HIN眼震提示潜在前庭张力不平衡。
五、眼震的处理原则
1.检查:注意肉眼检查仅为初步评价,进一步在Frenzel镜/眼震电图等检查下更为客观、准确。包括,自发性和诱发性眼震(摇头、位置、温度、声音、压力等)的检查。
表1
2.定位:眼震为前庭眼动通路受损的主要体征。典型的容易定位诊断。而一些非特异定位的眼震(如单向水平眼震),常需要结合患者神经系统、耳科情况、耳石通路、前庭脊髓通路等体征进行综合判断,进行准确定位。
表2
3.对因治疗:病因学明确最为重要的。
4.对症治疗。
表3
本文作者:杨旭教授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花八门的眼震,你都会鉴别吗?(视频)
眼震:诊断、解剖定位及治疗
丁香园论坛
眩晕患者的评估
眼球震颤是什么病
聚焦 | 眩晕患者如何进行规范的床旁检查(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