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诗笔记】肖三羊:《李商隐五律精品赏读》(一)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汎,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赏读】


蝉之徒劳费声,足可为我之警。概因我与蝉之处境相类。树碧而无情,恨鸣亦属无用,我即不必相因。蝉为己鸣,不关乎于听者;而听者自策为警,全诗言己在不如意中清高自守。前人评此诗清绝,即在此处。


于诗法最可取之处,在于五六两句宕开,说泛梗与故园,兴叹身世。这本不是诗之主旨,即是以漂泊中思乡常情,别开一面,用来衬底薄宦清高。更觉其中不易。一树碧无情,个中世态炎凉之况味,凄绝难尽,最是憾心感人之句。尾联倒叙,相警句前置为重,后句补之;并合首句高难饱之意,全诗意韵完足。


以,古字与已通。《说文》:“謂人意巳堅實見諸施行也。凡人意不實則不見諸施行。吾意巳堅實則或自行之。”历来把以解作凭藉,是为错解。本以,即是本已,言其所守在清高之处,自然不同凡俗。后面附录中,钱钟书所评别有见地。错综曲婉,为本篇特有之意蕴。




【历代评析辑要】


《唐诗快》:?


说得有品有操,竟似虫中夷齐(“本以”句下)。?


《唐律消夏录》:?


首二句写蝉之鸣,三四写蝉之不鸣;“一树碧无情”,真是追魂取气之句。五六先作“清”字地步,然后借“烦君”二字折出结句来,法老笔高,中晚一人也。?


《五朝诗善鸣集》:?


清绝。?


《围炉诗话》:?


义山《蝉》诗,绝不描写用古,诚为杰作。?


《唐诗成法》:?


三四流水对,言蝉声忽断忽续,树色一碧。五六说目前客况,开一笔,结方有力。?


《李义山诗集笺注》:?


姚培谦曰:此以蝉自况也。蝉之自处既高矣,何恨之有?三承“声”字,四承“恨”字。五六言我今实无异于蝉。听此声声相唤,岂欲以警我耶?不知我举家清况已惯,毫无怨尤,不劳警得也。?


《玉溪生诗说》:?


起二句斗入有力,所谓意在笔先。前半写蝉,即自喻;后半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


《唐诗三百首》:?


无求于世,不平则鸣;鸣则萧然,止则寂然。上四句借蝉喻己,以下直抒己意。?


《岘佣说诗》:?


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诗境浅说》:?


学作诗者,读宾王《咏蝉》,当惊为绝调;及见玉溪诗,则异曲同工,可见同此一题,尚有馀义,若以他题咏物,深思善体,不患无着手处也。?


《钱钟书》:


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李商隐《蝉》赏析
徒劳恨费声,一树碧无情,李商隐的《蝉》是在埋怨这个人吗?
李商隐诗歌《蝉》中的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烦君相警举家清:李商隐五律《蝉》与唐诗咏蝉三绝
三只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